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呼伦贝尔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5-01-15 【字体:
  • 徐占江

     

    “呼伦贝尔”这个名称,历史上专指大兴安岭以西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的广阔草原地区,这个名称出现在史籍上已有250多年了。

    17世纪末叶,《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后,呼伦贝尔地区便成了清政府抵御沙俄侵扰的门户。18世纪上半叶,面对沙俄的侵略,清政府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清雍正十年(1732)将大兴安岭东麓布特哈地区的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等部3796人移驻呼伦贝尔地区,从中选出3000名壮丁,编成两翼八旗五十个佐。因为这次迁来的索伦人占迁来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称索伦左翼和索伦右翼,每翼各辖四旗,也称索伦八旗,同年又从新疆一带移来额鲁特蒙古一部、自成一翼编一旗。

    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政府又将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愿意加入八旗的巴尔虎蒙古2984人移驻贝尔湖、呼伦湖、克鲁伦河下游一带广阔草原上。这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称作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而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蒙古人则被称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清政府按索伦兵制,从新巴尔虎蒙古人中选出240名壮丁编为新巴尔虎左右两翼八旗四十个佐。

    当时呼伦贝尔共五翼十七旗,由北京派副都统衔统领一员进行统辖。清政府决定在这一边防要地建城,以资镇守,作为发号施令之所。起初准备在今扎罗木得一带建城,但因那里降霜太早,不易农耕,便改今海拉尔一带。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今海拉尔正阳街一带修筑土房,并招山西等地商人来此地经商。因为建城地点距其西部烟波浩渺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较近。根据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名称命名地名的习惯,于是便将两湖名称定为城名,称呼伦贝尔城,并在这里设置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后来便将其辖境大兴安岭以西广阔的草原称呼伦贝尔地区了,这便是呼伦贝尔一词的由来。

     


上一篇:
数字地名的故事——探索五卡”“七卡”“八卡”“九卡”的奥秘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地名溯源  /  呼伦贝尔  /  地名故事

呼伦贝尔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刊物(1985)》        【字体:
  • 徐占江

     

    “呼伦贝尔”这个名称,历史上专指大兴安岭以西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的广阔草原地区,这个名称出现在史籍上已有250多年了。

    17世纪末叶,《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后,呼伦贝尔地区便成了清政府抵御沙俄侵扰的门户。18世纪上半叶,面对沙俄的侵略,清政府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清雍正十年(1732)将大兴安岭东麓布特哈地区的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等部3796人移驻呼伦贝尔地区,从中选出3000名壮丁,编成两翼八旗五十个佐。因为这次迁来的索伦人占迁来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称索伦左翼和索伦右翼,每翼各辖四旗,也称索伦八旗,同年又从新疆一带移来额鲁特蒙古一部、自成一翼编一旗。

    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政府又将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愿意加入八旗的巴尔虎蒙古2984人移驻贝尔湖、呼伦湖、克鲁伦河下游一带广阔草原上。这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称作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而1732年从布特哈地区迁来的蒙古人则被称为陈巴尔虎,即先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清政府按索伦兵制,从新巴尔虎蒙古人中选出240名壮丁编为新巴尔虎左右两翼八旗四十个佐。

    当时呼伦贝尔共五翼十七旗,由北京派副都统衔统领一员进行统辖。清政府决定在这一边防要地建城,以资镇守,作为发号施令之所。起初准备在今扎罗木得一带建城,但因那里降霜太早,不易农耕,便改今海拉尔一带。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今海拉尔正阳街一带修筑土房,并招山西等地商人来此地经商。因为建城地点距其西部烟波浩渺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较近。根据蒙古人以山、河、湖泉名称命名地名的习惯,于是便将两湖名称定为城名,称呼伦贝尔城,并在这里设置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后来便将其辖境大兴安岭以西广阔的草原称呼伦贝尔地区了,这便是呼伦贝尔一词的由来。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