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石拐区

发布时间:2013-07-23 【字体:
  • 【概况】 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位于包头市东北部。辖大磁、大发、石拐、五当沟、白狐沟五个街道办事处,五当召镇一个半农半牧镇,全区总人口约5.13万,面积约618平方公里。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7亿元,同比增长22.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15亿元,同比增长21.2%  

    【农牧业】 投资690万元实施节水灌溉工程4处、安全饮水工程3处、建设淤地坝6座,改善灌溉面积5 000亩,实现土地流转600亩。建成包头市首家水土保持控制站,对边墙沟径流场、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投资270多万元实施了三岔口嘎查整村推进项目和爬榆树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新建肉牛养殖基地2处、山鸡养殖基地1处、种鸡场1处。采用高垄播种、增肥保墒等技术推广覆膜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大葱种植。马铃薯提前上市高价出售,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应季蔬菜和花卉146栋,亩产平均收益2万元。加大规?;沉Χ?,舍饲肉羊、肉牛增长60%。  

    【工业】 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8.3亿元;实施5 000万元以上项目58,完成投资40多亿元,建成投产项目8个。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1 798元,同比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 500元,同比增长13.2%  

    累计投资7亿多元,完成市级好事实事1418项和区级好事实事1020 项。投入50万元实施了“四免一关怀”、孕前风险评估等优生促进工程,落实了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等计生导向政策。为42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33万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区属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圆满完成全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新农合参合农牧民19 668人,参合率99.3%,市级统筹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万元。认真落实补偿政策,为680名牧民发放生活补贴169.5万元。  

    【社会保障】 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 004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 043人。275名创业人员得到小额担保贷款1 77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以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标223元,达到1 648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 329人,同比增长15%。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913名困难企业职工获得医疗保险。政府补贴78万元使城镇低保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11 579人,覆盖率99%,列全市第一。3 856名“五七工”纳入社会保险范畴,神包矿业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补贴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工作开始实施,惠及下岗职工4 894人,年人均减轻社会保险费负担4 655元。认真落实低保政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50元和4 000元,月人均补差和年人均补差分别达到297元和 2 216元,4 7539 349名城乡低保对象获得低保金和各类救助金3 741万元。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6 700元和4 300元。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796户低保家庭领取廉租住房补贴81万元。  

上一篇:
九原区
下一篇:
东河区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建置沿革  /  包头市

石拐区

石拐区

发布时间:2013-07-2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概况】 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其意为“有森林的地方”。石拐位于包头市东北部。辖大磁、大发、石拐、五当沟、白狐沟五个街道办事处,五当召镇一个半农半牧镇,全区总人口约5.13万,面积约618平方公里。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7亿元,同比增长22.4%;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15亿元,同比增长21.2%。  

    【农牧业】 投资690万元实施节水灌溉工程4处、安全饮水工程3处、建设淤地坝6座,改善灌溉面积5 000亩,实现土地流转600亩。建成包头市首家水土保持控制站,对边墙沟径流场、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投资270多万元实施了三岔口嘎查整村推进项目和爬榆树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新建肉牛养殖基地2处、山鸡养殖基地1处、种鸡场1处。采用高垄播种、增肥保墒等技术推广覆膜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大葱种植。马铃薯提前上市高价出售,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应季蔬菜和花卉146栋,亩产平均收益2万元。加大规?;沉Χ?,舍饲肉羊、肉牛增长60%  

    【工业】 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8.3亿元;实施5 000万元以上项目58,完成投资40多亿元,建成投产项目8个。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21 798元,同比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 500元,同比增长13.2%  

    累计投资7亿多元,完成市级好事实事1418项和区级好事实事1020 项。投入50万元实施了“四免一关怀”、孕前风险评估等优生促进工程,落实了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等计生导向政策。为42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33万元。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区属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圆满完成全国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新农合参合农牧民19 668人,参合率99.3%,市级统筹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每人每年10万元。认真落实补偿政策,为680名牧民发放生活补贴169.5万元。  

    【社会保障】 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 004人,农牧民转移就业4 043人。275名创业人员得到小额担保贷款1 77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以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标223元,达到1 648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 329人,同比增长15%。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913名困难企业职工获得医疗保险。政府补贴78万元使城镇低保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11 579人,覆盖率99%,列全市第一。3 856名“五七工”纳入社会保险范畴,神包矿业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补贴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费工作开始实施,惠及下岗职工4 894人,年人均减轻社会保险费负担4 655元。认真落实低保政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50元和4 000元,月人均补差和年人均补差分别达到297元和 2 216元,4 7539 349名城乡低保对象获得低保金和各类救助金3 741万元。五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6 700元和4 300元。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796户低保家庭领取廉租住房补贴81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