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满洲里市

发布时间:2012-05-24 【字体:
  • 【概况】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西起东经117°12′~117°53′,南起49°19′~49°53′。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划内的一个准地级市,是一座边境口岸城市。总面积为732.4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68 325人(公安口径),总户数72 266户,男女性别比例为50.649.3。全年出生1 235人,全市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11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5‰以内。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7.3亿元,增长4.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5.1万元,增长6.3%;财政总收入完成22.8亿元,下降5%。  

    【农牧业】 2010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5 288万元,增长11.1%(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种植业产值完成3 982万元,增长3%;牧业产值完成10 128万元,增长5.9%;渔业产值30 301万元,增长1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877万元,增长8.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 200公顷,下降1.9%;菜薯总产量117吨、瓜类3 727吨、水果170吨。牲畜总头数59 479头(只),增长0.7%。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计36 157头(只),增长0.9%;生猪存栏23 322口,增长0.5%。貂、狐等特种经济饲养量5.4万只,其中貂2.5万只、狐2万只、獭兔0.9万只。  

    【工业】 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08.5亿元,增长27%。实现增加值32.2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户,实现产值74.5亿元,增长19.5%,实现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0%。轻、重工业结构比重为496(总体为100)。原煤工业实现产值13.7亿元,增长47.3%;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实现产值3.9亿元,增长13%。2010年,木材落地加工量347.6万立方米,增长13.6%,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49.6亿元,增长15.9%  

    【口岸疏运】 2010年,满洲里货运量完成3 552万吨,增长5.1%。口岸过货量达2 611万吨,增长8.1%(铁路口岸2 528万吨,增长8%;公路口岸83万吨,增长9.2%),其中,进口2 015万吨,增长1.9%;出口185万吨,增长49.1%;转口410万吨,增长28.5%。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021元,增长10.0%。在岗职工31 851人,增长0.3%。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6 432元,增长14.7%。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8亿元(不含外币),增长7.6%;居民均储蓄存款达5.2万元,增长6.1%。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 291元,增长11.8%。其中,食品支出仍占主要份额,占30.1%(恩格尔系数)。  

    【社会保障】 2010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 449人,增长5.8%,全市养老保险费收入16 64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3 167人,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7 40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0 141人,工伤保险费征缴完成35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5 040人,生育保险费征缴完成39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7 74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5 028人,失业保险费征缴完成2 536万元。  

上一篇:
牙克石市
下一篇:
海拉尔区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建置沿革  /  呼伦贝尔市

满洲里市

满洲里市

发布时间:2012-05-2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概况】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西起东经117°12′~117°53′,南起49°19′~49°53′。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划内的一个准地级市,是一座边境口岸城市。总面积为732.4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0万人,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68 325人(公安口径),总户数72 266户,男女性别比例为50.649.3。全年出生1 235人,全市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11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5‰以内。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7.3亿元,增长4.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5.1万元,增长6.3%;财政总收入完成22.8亿元,下降5%。  

    【农牧业】 2010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5 288万元,增长11.1%(按现价计算,下同),其中:种植业产值完成3 982万元,增长3%;牧业产值完成10 128万元,增长5.9%;渔业产值30 301万元,增长1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877万元,增长8.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 200公顷,下降1.9%;菜薯总产量117吨、瓜类3 727吨、水果170吨。牲畜总头数59 479头(只),增长0.7%。其中,大牲畜和羊合计36 157头(只),增长0.9%;生猪存栏23 322口,增长0.5%。貂、狐等特种经济饲养量5.4万只,其中貂2.5万只、狐2万只、獭兔0.9万只。  

    【工业】 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08.5亿元,增长27%。实现增加值32.2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户,实现产值74.5亿元,增长19.5%,实现增加值21.3亿元,增长20%。轻、重工业结构比重为496(总体为100)。原煤工业实现产值13.7亿元,增长47.3%;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实现产值3.9亿元,增长13%。2010年,木材落地加工量347.6万立方米,增长13.6%,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49.6亿元,增长15.9%。  

    【口岸疏运】 2010年,满洲里货运量完成3 552万吨,增长5.1%。口岸过货量达2 611万吨,增长8.1%(铁路口岸2 528万吨,增长8%;公路口岸83万吨,增长9.2%),其中,进口2 015万吨,增长1.9%;出口185万吨,增长49.1%;转口410万吨,增长28.5%。  

    【人民生活】 2010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021元,增长10.0%。在岗职工31 851人,增长0.3%。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6 432元,增长14.7%。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8亿元(不含外币),增长7.6%;居民均储蓄存款达5.2万元,增长6.1%。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 291元,增长11.8%。其中,食品支出仍占主要份额,占30.1%(恩格尔系数)。  

    【社会保障】 2010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 449人,增长5.8%,全市养老保险费收入16 64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93 167人,医疗保险费征缴完成7 40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0 141人,工伤保险费征缴完成35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5 040人,生育保险费征缴完成396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57 74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5 028人,失业保险费征缴完成2 536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