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家子”或“二十间房子”,源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朝在今县城地设置驿站,当时驻地蒙古族称其为“和林格尔”。一说,有二十户到此建立驿站,故命名为“二十家子”;一说,驿站建有二十间办公房,故称其为“二十间房子”。后形成城镇,遂以“和林格尔”命名。民国元年(1912),由厅改县。1995年11月,由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划归呼和浩特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8%;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7亿元,较2016年增长14.8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80亿元,较2016年增长27.97%;非税收入1.07亿元,较2016年减少48.4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68亿元,较2016年增长6.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0亿元,增长23.56%;教育支出累计完成6.83亿元,较2016年增长116.26%;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累计2.01亿元,较2016年减少48.72%;节能环保支出累计0.46亿元,减少23.98%。
和林格尔,蒙古语,意为“二十家子”或“二十间房子”,源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朝在今县城地设置驿站,当时驻地蒙古族称其为“和林格尔”。一说,有二十户到此建立驿站,故命名为“二十家子”;一说,驿站建有二十间办公房,故称其为“二十间房子”。后形成城镇,遂以“和林格尔”命名。民国元年(1912),由厅改县。1995年11月,由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划归呼和浩特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
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4.8%;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7亿元,较2016年增长14.8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80亿元,较2016年增长27.97%;非税收入1.07亿元,较2016年减少48.4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68亿元,较2016年增长6.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0亿元,增长23.56%;教育支出累计完成6.83亿元,较2016年增长116.26%;社会保险和就业支出累计2.01亿元,较2016年减少48.72%;节能环保支出累计0.46亿元,减少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