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兴安盟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发布时间:2021-11-04 【字体:
  •  

    一、行政区域建制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麓。东及南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赉县,吉林省镇赉县、白城市、洮安市、通榆县为邻;西南及西与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接壤;北与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毗连;西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22.03公里。盟境南北长376公里,东西宽317.6公里,面积59806平方公里。人口161.1万,非农业人口51万,有22个民族,蒙古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0%。盟行政区划代码152200。

    兴安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管辖区域划分为乌兰浩特、阿尔山2个县级市,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扎赉特3个旗和突泉县,计6个市、旗、县行政区域建制单位。辖10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的派出单位);19个镇、34个苏木、31个乡、1个民族乡,计85个基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474个嘎查委员会、45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居民委员会。

    二、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19461月,兴安盟政府随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相继成立,当时兴安盟管辖西科中旗、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同年,“四·三”会议后,525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528成立兴安省政府,驻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兴安地区属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214,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总部迁驻王爷庙街。51,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成立,兴安地区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121将王爷庙街改建乌兰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政府辖市。

    19481114,内蒙古自治政府命令,成立兴安盟政府。1121,兴安盟民主政府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成立(设盟长),为一级行政区域建制单位,隶属内蒙古自治政府。同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撤销喜扎嘎尔旗,其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493月,将内蒙古自治政府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政府领导。同月,将西科中、后二旗的名称分别恢复科尔沁右翼中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同年12月,兴安盟政府改称兴安盟人民政府(设盟长)。盟及各旗、县、市都实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制。1950年盟属各旗、县、市人民代表大会议1272名代表中,蒙古族占47.4%,汉族占51.6%,其它民族占1%。盟及所属各旗、县、市人民政府都分别由各人民代表大会议选举产生。195266,撤销科尔沁右翼后旗,将原辖察尔森、好仁、额尔格图3个努图克(区)划归科尔沁右翼前旗;将图牧吉努图克划归扎赉特旗管辖。这时,兴安盟人民政府管辖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突泉县(突泉镇)。

    195312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兴安盟建制,其所辖旗县市划归新建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管辖。21,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在乌兰浩特市成立。510,将乌兰浩特市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521,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同时将原兴安盟、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区域合并,设置呼伦贝尔盟。并将自治区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划归呼伦贝尔盟领导。1958年,撤销乌兰浩特市,其行政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60717,撤销突泉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19621020,恢复突泉县。1965824,将呼伦贝尔盟辖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哲里木盟领导。196975,扎赉特旗随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随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530,上述31县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和突泉县仍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管辖,科尔沁右翼中旗属哲里木盟管辖。

    1980726,国务院批准,恢复兴安盟建制。同年101日,兴安盟行政公署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辖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科尔沁右翼中旗(驻白音胡硕镇)、扎赉特旗(驻音德尔镇)、突泉县(驻突泉镇)。同时,恢复乌兰浩特市(县级),兴安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1996610,国务院批准,兴安盟设立阿尔山市,划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阿尔山地区为阿尔山市的行政区。

    三、历史沿革

    今兴安盟地区,秦朝属东胡,汉至西晋属鲜卑,东晋属地豆于,南北朝属室韦,隋朝分属南室韦和霫。唐朝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时,在霫部地置有居延都督府,管辖有今兴安盟大部分区域。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时,今兴安盟北部区域属室韦都督府,中南部属霫。辽代置有金山县(约在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国县(约在今扎赉特旗境内东边地),均隶属上京道泰州。金山县治所,有记载在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在辽代便是上京道北部设置的9个边防城之一,是泰州德昌军节度使下属三县之一的金山县”;另有记载,“辽金时期乌兰浩特地区始有政权建制,为辽代金山县治所?!薄霸诹缮癫崴哪辏ü?SPAN lang=EN-US>919年),为上京道泰州金山县”?!傲商烨炝辏?SPAN lang=EN-US>1116年),金山县升为静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今兴安盟地区属临潢府路泰州、东北路招讨司。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今兴安盟地区基本属泰宁路。明朝永乐元年至宣德八年(14031433年),今兴安盟地区分属朵颜卫和泰宁卫,隶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乌兰浩特市北境置有木塔里山卫。明思宗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清王朝将扎赉特部编为扎赉特旗。明思宗崇祯九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清王朝编科尔沁部为6个札萨克旗,其中有科尔沁右翼前旗(包括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包括今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后旗。清顺治七年(1650年),科尔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和扎赉特旗均隶属哲里木盟??贫哂乙砣焓苁⒕┙喽?,扎赉特旗受黑龙江将军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在科尔沁右翼三旗和扎赉特旗奉旨招民垦地,设府、厅、县,各旗区域缩小。

    民国初年(1912年),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隶属奉天省,扎赉特旗属黑龙江省。这四个旗仍为哲里木盟建制区域内。各旗仍设札萨克为旗首长。同年,将醴泉设治局升为醴泉县。民国3年(1914年)更名突泉县。民国21年(1932年)3月,伪满洲国取消哲里木盟,设置兴安南分省,科尔沁右翼三旗和扎赉特旗(驻巴彦哈剌)归属伪兴安南分省管辖。同年715,将科尔沁右翼前旗(通称札萨克图旗)更名西科前旗,驻乌兰哈达;科尔沁右翼后旗(通称苏鄂旗)更名西科后旗,驻察尔森;科尔沁右翼中旗(通称图什叶图旗)更名西科中旗,驻代钦塔拉。同年,将索伦设治局升为喜扎嘎尔旗,隶属伪兴安南分省。民国23年(1934年),兴安南分省改为兴安南省,隶属伪满洲国兴安总署(11月改为蒙政部)。同年12月,伪兴安南省公署宣布取消蒙古王公制度,实行蒙旗公署制,旗札萨克改为旗长。民国24年(1935年)9月,伪兴安南省省会由郑家屯(达尔罕王府)迁驻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民国32年(1943年)10月,撤销伪兴安南省,改建为兴安南地区行署,管辖有科尔沁右翼三旗和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隶属伪兴安总省,驻王爷庙。民国34年(1945年)9月,今兴安盟地区属辽北省。

     

上一篇:
兴安盟
下一篇:
兴安盟(一)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建置沿革  /  兴安盟

兴安盟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兴安盟行政区域建制概况

发布时间:2021-11-0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志•行政区域建制志        【字体:
  •  

    一、行政区域建制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麓。东及南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赉县,吉林省镇赉县、白城市、洮安市、通榆县为邻;西南及西与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接壤;北与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毗连;西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22.03公里。盟境南北长376公里,东西宽317.6公里,面积59806平方公里。人口161.1万,非农业人口51万,有22个民族,蒙古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0%。盟行政区划代码152200

    兴安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管辖区域划分为乌兰浩特、阿尔山2个县级市,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扎赉特3个旗和突泉县,计6个市、旗、县行政区域建制单位。辖10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的派出单位);19个镇、34个苏木、31个乡、1个民族乡,计85个基层行政区域建制单位;474个嘎查委员会、455个村民委员会、210个居民委员会。

    二、当代行政区划调整

    19461月,兴安盟政府随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相继成立,当时兴安盟管辖西科中旗、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同年,“四·三”会议后,525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528成立兴安省政府,驻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兴安地区属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214,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总部迁驻王爷庙街。51,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成立,兴安地区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121将王爷庙街改建乌兰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政府辖市。

    19481114,内蒙古自治政府命令,成立兴安盟政府。1121,兴安盟民主政府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成立(设盟长),为一级行政区域建制单位,隶属内蒙古自治政府。同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决定,撤销喜扎嘎尔旗,其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493月,将内蒙古自治政府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和突泉县划归兴安盟政府领导。同月,将西科中、后二旗的名称分别恢复科尔沁右翼中旗和科尔沁右翼后旗。同年12月,兴安盟政府改称兴安盟人民政府(设盟长)。盟及各旗、县、市都实行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制。1950年盟属各旗、县、市人民代表大会议1272名代表中,蒙古族占47.4%,汉族占51.6%,其它民族占1%。盟及所属各旗、县、市人民政府都分别由各人民代表大会议选举产生。195266,撤销科尔沁右翼后旗,将原辖察尔森、好仁、额尔格图3个努图克(区)划归科尔沁右翼前旗;将图牧吉努图克划归扎赉特旗管辖。这时,兴安盟人民政府管辖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葛根庙)、科尔沁右翼中旗(高力板镇)、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突泉县(突泉镇)。

    195312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兴安盟建制,其所辖旗县市划归新建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管辖。21,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在乌兰浩特市成立。510,将乌兰浩特市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521,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同时将原兴安盟、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区域合并,设置呼伦贝尔盟。并将自治区直辖的乌兰浩特市划归呼伦贝尔盟领导。1958年,撤销乌兰浩特市,其行政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60717,撤销突泉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科尔沁右翼中旗。19621020,恢复突泉县。1965824,将呼伦贝尔盟辖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哲里木盟领导。196975,扎赉特旗随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划归吉林省白城地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随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530,上述31县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和突泉县仍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管辖,科尔沁右翼中旗属哲里木盟管辖。

    1980726,国务院批准,恢复兴安盟建制。同年101日,兴安盟行政公署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辖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科尔沁右翼中旗(驻白音胡硕镇)、扎赉特旗(驻音德尔镇)、突泉县(驻突泉镇)。同时,恢复乌兰浩特市(县级),兴安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1996610,国务院批准,兴安盟设立阿尔山市,划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阿尔山地区为阿尔山市的行政区。

    三、历史沿革

    今兴安盟地区,秦朝属东胡,汉至西晋属鲜卑,东晋属地豆于,南北朝属室韦,隋朝分属南室韦和霫。唐朝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时,在霫部地置有居延都督府,管辖有今兴安盟大部分区域。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时,今兴安盟北部区域属室韦都督府,中南部属霫。辽代置有金山县(约在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国县(约在今扎赉特旗境内东边地),均隶属上京道泰州。金山县治所,有记载在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在辽代便是上京道北部设置的9个边防城之一,是泰州德昌军节度使下属三县之一的金山县”;另有记载,“辽金时期乌兰浩特地区始有政权建制,为辽代金山县治所。”“在辽神册四年(公元919年),为上京道泰州金山县”。“辽天庆六年(1116年),金山县升为静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今兴安盟地区属临潢府路泰州、东北路招讨司。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今兴安盟地区基本属泰宁路。明朝永乐元年至宣德八年(14031433年),今兴安盟地区分属朵颜卫和泰宁卫,隶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乌兰浩特市北境置有木塔里山卫。明思宗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清王朝将扎赉特部编为扎赉特旗。明思宗崇祯九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清王朝编科尔沁部为6个札萨克旗,其中有科尔沁右翼前旗(包括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包括今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后旗。清顺治七年(1650年),科尔沁右翼前、中、后三旗和扎赉特旗均隶属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三旗受盛京将军监督,扎赉特旗受黑龙江将军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在科尔沁右翼三旗和扎赉特旗奉旨招民垦地,设府、厅、县,各旗区域缩小。

    民国初年(1912年),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隶属奉天省,扎赉特旗属黑龙江省。这四个旗仍为哲里木盟建制区域内。各旗仍设札萨克为旗首长。同年,将醴泉设治局升为醴泉县。民国3年(1914年)更名突泉县。民国21年(1932年)3月,伪满洲国取消哲里木盟,设置兴安南分省,科尔沁右翼三旗和扎赉特旗(驻巴彦哈剌)归属伪兴安南分省管辖。同年715,将科尔沁右翼前旗(通称札萨克图旗)更名西科前旗,驻乌兰哈达;科尔沁右翼后旗(通称苏鄂旗)更名西科后旗,驻察尔森;科尔沁右翼中旗(通称图什叶图旗)更名西科中旗,驻代钦塔拉。同年,将索伦设治局升为喜扎嘎尔旗,隶属伪兴安南分省。民国23年(1934年),兴安南分省改为兴安南省,隶属伪满洲国兴安总署(11月改为蒙政部)。同年12月,伪兴安南省公署宣布取消蒙古王公制度,实行蒙旗公署制,旗札萨克改为旗长。民国24年(1935年)9月,伪兴安南省省会由郑家屯(达尔罕王府)迁驻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民国32年(1943年)10月,撤销伪兴安南省,改建为兴安南地区行署,管辖有科尔沁右翼三旗和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隶属伪兴安总省,驻王爷庙。民国34年(1945年)9月,今兴安盟地区属辽北省。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