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1-12-31 【字体:
  • 2021年12月20日召开的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治区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2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农牧业“产业集群航母”。

    2021年,在播种面积增加、结构调优、因灾损失减少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加上秋收保障措施到位,内蒙古粮食产量达768.1亿斤,较2020年增加35.3亿斤,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再创历史新高,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前三季度,牲畜存栏7740.9万头只、肉类产量160万吨,同比均保持增长,今年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大大推动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自治区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组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9支农牧业重大协同推广团队,示范推广新品种130个,集成示范新技术300项?;拐嫌攀浦忠底试?,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领军企业为依托,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ぃ炕贾址庇亟ㄉ?。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科技已成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农牧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带动260万户以上农牧民进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与此同时,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要素强化政策引导,加快以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小农牧户,以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为重点,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区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10654个,托管服务总面积达到7799万亩次,有力推动小农牧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

    自治区着力构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农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兴安盟大米等11个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草原民丰马铃薯等6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天赋河套”迅速崛起,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第一。同时,加强品牌?;ず凸芾?,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ぃ炕乩肀曛九┬蟛返牡羌潜;?。

    在着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深入开展牧区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牧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子。

     


上一篇:
2020年自治区建成4125万亩高标准农田
下一篇:
768.06亿斤!内蒙古迎来粮食产量“十八连丰”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经济概况  /  农牧业

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发布时间:2021-12-31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字体:
  • 2021年12月20日召开的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治区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2个千亿级和10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农牧业“产业集群航母”。

    2021年,在播种面积增加、结构调优、因灾损失减少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加上秋收保障措施到位,内蒙古粮食产量达768.1亿斤,较2020年增加35.3亿斤,全国排名上升2位,跃居第6位,再创历史新高,迎来第十八个丰收年。前三季度,牲畜存栏7740.9万头只、肉类产量160万吨,同比均保持增长,今年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融合大大推动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自治区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组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9支农牧业重大协同推广团队,示范推广新品种130个,集成示范新技术300项?;拐嫌攀浦忠底试?,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领军企业为依托,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延伸,科技已成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农牧业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带动260万户以上农牧民进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与此同时,围绕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要素强化政策引导,加快以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小农牧户,以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经营为重点,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区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10654个,托管服务总面积达到7799万亩次,有力推动小农牧户与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

    自治区着力构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农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培育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兴安盟大米等11个特色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草原民丰马铃薯等6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天赋河套”迅速崛起,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第一。同时,加强品牌?;ず凸芾?,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和产权?;ぃ炕乩肀曛九┬蟛返牡羌潜;?。

    在着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自治区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深入开展牧区现代化试点,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牧区现代化建设新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