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4665.7万亩 ?

发布时间:2024-07-18 【字体:
  • 2024年6月26日,在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座谈会上获悉,2023年,内蒙古新增农业节水能力3.7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73个大中型灌区完成新一轮定调价,并实现取水口在线计量,65万眼农灌机电井实现“以电折水”计量。目前,全区已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4665.7万亩,将于2024年提前1年完成改革任务目标。

    据介绍,自治区通过理顺机制体制、推进基础建设、坚持两手发力、探索智慧发展等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动农业节水与粮食稳产增产协同发展。自治区先后出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方案、“一盟(市)一策”、解决“大水漫灌”问题专项方案和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奖励办法等系列措施,成立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组,用水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10年,全区累计投资75亿元,对31座大中型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697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1亿立方米、粮食产量8亿斤,灌区工程建筑物完好率提高到60%,骨干渠道输水能力提高15%~20%,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3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403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2787万亩,压减高耗水作物33万亩,推广耐旱作物品种1100万亩。

    2021—2024年,自治区投入近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节水奖补,大力推进黄河流域跨盟市及盟市间水权转让工程,转让农业用水指标4.76亿立方米。2023年,启动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总投资23.13亿元,至2024年6月已完成投资13.21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沿黄盟市1.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问题。统筹约12亿元资金,在18座大中型灌区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逐步建成、完善覆盖骨干渠道的水位、流量、视频等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和输水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加快推行地表水灌区水务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渠长制,在井灌区推行“井长制”“表长制”;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建立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全部分解到嘎查村等基本用水户,将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细化分解到全区371个地下水管理单元。

     


上一篇:
内蒙古草产业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下一篇:
全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正式落成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经济概况  /  农牧业

内蒙古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4665.7万亩 ?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内蒙古日报        【字体:
  • 2024年6月26日,在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座谈会上获悉,2023年,内蒙古新增农业节水能力3.7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73个大中型灌区完成新一轮定调价,并实现取水口在线计量,65万眼农灌机电井实现“以电折水”计量。目前,全区已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4665.7万亩,将于2024年提前1年完成改革任务目标。

    据介绍,自治区通过理顺机制体制、推进基础建设、坚持两手发力、探索智慧发展等方式,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推动农业节水与粮食稳产增产协同发展。自治区先后出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方案、“一盟(市)一策”、解决“大水漫灌”问题专项方案和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奖励办法等系列措施,成立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组,用水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10年,全区累计投资75亿元,对31座大中型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697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1亿立方米、粮食产量8亿斤,灌区工程建筑物完好率提高到60%,骨干渠道输水能力提高15%~20%,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3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403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2787万亩,压减高耗水作物33万亩,推广耐旱作物品种1100万亩。

    2021—2024年,自治区投入近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节水奖补,大力推进黄河流域跨盟市及盟市间水权转让工程,转让农业用水指标4.76亿立方米。2023年,启动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总投资23.13亿元,至2024年6月已完成投资13.21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解决沿黄盟市1.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问题。统筹约12亿元资金,在18座大中型灌区开展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逐步建成、完善覆盖骨干渠道的水位、流量、视频等数据采集系统,提高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和输水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加快推行地表水灌区水务合作社、农民用水者协会、渠长制,在井灌区推行“井长制”“表长制”;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建立覆盖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将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全部分解到嘎查村等基本用水户,将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指标细化分解到全区371个地下水管理单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