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山溶洞,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楼子店乡上烧锅村月牙山脚下。溶洞距赤峰市32公里,距锦山镇60公里。溶洞第一层1996年发现,呈自然状态,无破坏,全长约140余米,内有1个大洞厅,3个小洞厅,最大的高30余米,面积达25平方米,最小的面积仅2平方米。溶洞第二层发现于1997年,长150米左右,内分若干岩洞,其位置与第一层呈垂直状态,相距约6米,洞内空气流动性较强,湿度较高。
目前发现的两层洞穴内石笋密布,妙趣横生。石壁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笋、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石瀑布等碳酸钙造型,在灯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玲珑滴翠,熠熠闪光。这些碳酸钙的自然雕塑艺术品,天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座引人入胜,观赏价值极高的地下仙境。
溶洞内空气充足清新,尘埃微粒和有害微生物极少,温度适宜,湿度较高,含有大量空气负离子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等,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肺气肿、哮喘、风湿、心悸、头晕等疾病有明显疗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洞穴医院”和“天然氧吧”。
来源:《内蒙古旅游》
月牙山溶洞,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楼子店乡上烧锅村月牙山脚下。溶洞距赤峰市32公里,距锦山镇60公里。溶洞第一层1996年发现,呈自然状态,无破坏,全长约140余米,内有1个大洞厅,3个小洞厅,最大的高30余米,面积达25平方米,最小的面积仅2平方米。溶洞第二层发现于1997年,长150米左右,内分若干岩洞,其位置与第一层呈垂直状态,相距约6米,洞内空气流动性较强,湿度较高。
目前发现的两层洞穴内石笋密布,妙趣横生。石壁上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笋、石花、石葡萄、石珊瑚、石瀑布等碳酸钙造型,在灯光照射下晶莹剔透,玲珑滴翠,熠熠闪光。这些碳酸钙的自然雕塑艺术品,天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座引人入胜,观赏价值极高的地下仙境。
溶洞内空气充足清新,尘埃微粒和有害微生物极少,温度适宜,湿度较高,含有大量空气负离子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等,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肺气肿、哮喘、风湿、心悸、头晕等疾病有明显疗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洞穴医院”和“天然氧吧”。
来源:《内蒙古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