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达斡尔族居住习俗之村落布局

发布时间:2017-11-10 【字体:
  •    

    达斡尔族的村落多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以便于生产生活。依山可以伐木、狩猎,傍水可以打渔、放牧。达斡尔族屯基开阔,便于各家各户选宅院,开辟园田。达斡尔族习惯在住房的后面和左右两侧开辟园田。达斡尔族的家畜和家禽均随意散放,并不刻意圈养。为了防止这些家畜家禽进入园田,在园田四周筑围墙,围墙有的是用树木或柳条编成的,有的是筑土墙。住宅和园田相连,各家各户排列整齐,村中以东西为干线形成纵横的车马道路,通向村外。整个村落的设置规整有序。

     

    达斡尔族自然村落以哈拉(氏族)为单位形成一个居住区域。民国年间,开始了不同氏族姓氏杂居现象,但这种杂居的多数人家之间仍有亲属联系。自然村从几户到几十户都有。村与村距离近的只有五六里,距离远的有几十里。在20世纪上半叶,村中除了各家住房外,在较大的村里还有“阿勒此·格日”,即公房,用于传达公务和村中聚会。为了防止土匪的侵扰,布特哈地区的一些村,如库热浅、达克浅、哈力浅、绰日格勒、修日托日苏、满乃伯日喀等村中,建筑了有一丈高围墙的“炮台”。围墙内有3间公房,院子很大,能聚集全村人。在围墙的四角有可以瞭望和射击的炮台。这一公共建筑的设立,对于维护村民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有一些村还有“阿勒此·霍列”,即公共畜圈,建在村边的高坡处,在全村统一放牧时,用于夜里圈所有的牲畜。

      

    由于外来人口和达斡尔族的频繁迁移,原来的一部分达斡尔族村落已没有达斡尔族居住,达斡尔族原来的以哈拉、莫昆建村居住的传统也日趋削弱。

上一篇:
蒙古族——射箭
下一篇:
汉族民间舞蹈——大秧歌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达斡尔族居住习俗之村落布局

发布时间:2017-11-10 来源:方志内蒙古        【字体:
  •    

    达斡尔族的村落多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以便于生产生活。依山可以伐木、狩猎,傍水可以打渔、放牧。达斡尔族屯基开阔,便于各家各户选宅院,开辟园田。达斡尔族习惯在住房的后面和左右两侧开辟园田。达斡尔族的家畜和家禽均随意散放,并不刻意圈养。为了防止这些家畜家禽进入园田,在园田四周筑围墙,围墙有的是用树木或柳条编成的,有的是筑土墙。住宅和园田相连,各家各户排列整齐,村中以东西为干线形成纵横的车马道路,通向村外。整个村落的设置规整有序。

     

    达斡尔族自然村落以哈拉(氏族)为单位形成一个居住区域。民国年间,开始了不同氏族姓氏杂居现象,但这种杂居的多数人家之间仍有亲属联系。自然村从几户到几十户都有。村与村距离近的只有五六里,距离远的有几十里。在20世纪上半叶,村中除了各家住房外,在较大的村里还有“阿勒此·格日”,即公房,用于传达公务和村中聚会。为了防止土匪的侵扰,布特哈地区的一些村,如库热浅、达克浅、哈力浅、绰日格勒、修日托日苏、满乃伯日喀等村中,建筑了有一丈高围墙的“炮台”。围墙内有3间公房,院子很大,能聚集全村人。在围墙的四角有可以瞭望和射击的炮台。这一公共建筑的设立,对于维护村民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有一些村还有“阿勒此·霍列”,即公共畜圈,建在村边的高坡处,在全村统一放牧时,用于夜里圈所有的牲畜。

      

    由于外来人口和达斡尔族的频繁迁移,原来的一部分达斡尔族村落已没有达斡尔族居住,达斡尔族原来的以哈拉、莫昆建村居住的传统也日趋削弱。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