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满族歌舞——秧歌舞

发布时间:2019-11-28 【字体:
  •  

     

     

    秧歌是满族人十分喜爱的歌舞。早在清朝初年,每逢喜庆佳节,满族人就载歌载舞,予以庆贺。据《柳边纪略》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可知,秧歌表现了满族在上元节的喜悦与欢乐。清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在吸收了汉族秧歌优点的基础上,满族的秧歌又有了创新和变化。据《奏天通志》记载:“按今之秧歌与此微异,前导者反穿皮褂,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继其后为一参军,靴袍褂,挎腰刀;继为沙公子,汉装之生,手持折扇;继为老叟,伛偻挂杖;继为老妪,耳挂红椒,手执蒲扇;继则丑旦相匹偶,或十数。卖膏药者殿其后。行列环行,错综歌舞,间以科白、鼓、钹和之。”这说明,满族接受汉族的秧歌后,按照本民族的审美兴趣、民族心理和生活习惯去改造秧歌,发展秧歌,并将本民族的某些舞蹈融会其中。如参军为旗装打扮,头戴红缨凉帽,斜挎腰刀等。在舞蹈动作和风格上,满族的秧歌多是大开大合大扭摆,还有许多模拟征战和狩猎的姿势,如鹰步、虎步、熊步、丁字步、蹶子步、大跨步、醉酒步、拉蹲步等。这些动作奔放、姿态优美的舞姿,显示出满族人浓郁的渔猎和征战的生活色彩,也反映了满族人古朴、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
满族歌舞(四)
下一篇: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打造“国际时尚创意之都”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满族歌舞——秧歌舞

满族歌舞——秧歌舞

发布时间:2019-11-28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秧歌是满族人十分喜爱的歌舞。早在清朝初年,每逢喜庆佳节,满族人就载歌载舞,予以庆贺。据《柳边纪略》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可知,秧歌表现了满族在上元节的喜悦与欢乐。清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在吸收了汉族秧歌优点的基础上,满族的秧歌又有了创新和变化。据《奏天通志》记载:“按今之秧歌与此微异,前导者反穿皮褂,斜披串铃,手执长鞭,前行开路;继其后为一参军,靴袍褂,挎腰刀;继为沙公子,汉装之生,手持折扇;继为老叟,伛偻挂杖;继为老妪,耳挂红椒,手执蒲扇;继则丑旦相匹偶,或十数。卖膏药者殿其后。行列环行,错综歌舞,间以科白、鼓、钹和之。”这说明,满族接受汉族的秧歌后,按照本民族的审美兴趣、民族心理和生活习惯去改造秧歌,发展秧歌,并将本民族的某些舞蹈融会其中。如参军为旗装打扮,头戴红缨凉帽,斜挎腰刀等。在舞蹈动作和风格上,满族的秧歌多是大开大合大扭摆,还有许多模拟征战和狩猎的姿势,如鹰步、虎步、熊步、丁字步、蹶子步、大跨步、醉酒步、拉蹲步等。这些动作奔放、姿态优美的舞姿,显示出满族人浓郁的渔猎和征战的生活色彩,也反映了满族人古朴、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和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