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春节

发布时间:2021-02-12 【字体:
  •  

    春节快乐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来源

     

     

     

    春节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明代起,春节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历和农历并行,春节也得以传承。20065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春节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传说,“年”是古代的一种猛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性命。有一年,一个外乡来的老人晚上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闯进村后,浑身一抖。老人点燃鞭炮,“年”便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从此,每年除夕,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

     

    春节习俗

     

    开门炮仗

     

    早晨,人们出门走亲探友前会先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被称为“满堂红”。民间认为,“开门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征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拜大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幼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迎财神

     

    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所以人们一般在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祭品中必须有羊头与鲤鱼,羊头有“祥”之意,供鲤鱼则因为“鱼”“余”谐音。初五零点后,人们开始燃香放爆点烟花,欢迎财神降临人间。之后,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欢庆到天亮。

     

    春节防疫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度过一个温暖、安全、健康的春节,不少地区都倡议大家就地过年。春节期间还是要减少聚餐,不参与人数较多的大型聚会,出门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在外逗留时间。坚持非必要不返乡、非必需不聚集。勤洗手,实行分餐公筷。希望大家共同防疫,都能过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上一篇:
除夕
下一篇:
雨水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春节

发布时间:2021-02-12 来源:        【字体:
  •  

    春节快乐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来源

     

     

     

    春节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明代起,春节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历和农历并行,春节也得以传承。20065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间,春节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传说,“年”是古代的一种猛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性命。有一年,一个外乡来的老人晚上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闯进村后,浑身一抖。老人点燃鞭炮,“年”便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从此,每年除夕,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

     

    春节习俗

     

    开门炮仗

     

    早晨,人们出门走亲探友前会先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被称为“满堂红”。民间认为,“开门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征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吃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拜大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之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幼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迎财神

     

    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诞辰,所以人们一般在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祭品中必须有羊头与鲤鱼,羊头有“祥”之意,供鲤鱼则因为“鱼”“余”谐音。初五零点后,人们开始燃香放爆点烟花,欢迎财神降临人间。之后,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欢庆到天亮。

     

    春节防疫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度过一个温暖、安全、健康的春节,不少地区都倡议大家就地过年。春节期间还是要减少聚餐,不参与人数较多的大型聚会,出门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在外逗留时间。坚持非必要不返乡、非必需不聚集。勤洗手,实行分餐公筷。希望大家共同防疫,都能过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