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民族工作——区域自治(1956—1990)

发布时间:2019-04-18 【字体:
  •  

    195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鄂温克族代表提出“在原索伦旗行政区域内,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提案,引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视?;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派调查组,深入索伦旗苏木、嘎查调查研究,同各族各界人民协商,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经过深入了解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矛盾交错在一起,一些复杂的不同见解,有碍于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一是有些群众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不同的认识;二是有些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提出“都是少数民族,既要自治,就应建立各自的自治政权”或“几个民族联合自治”的意见。

    针对各族人民群众中反映的不同的认识和意见,索伦旗党委和人民政府配合自治区调查组,向各族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宣传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意图,讲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道理,提高了各族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认识,为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铺平了道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和依据索伦旗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已具备的成熟条件,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58411日向国务院提出《撤消内蒙古自治区索伦旗,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报告,经国务院1958529日第77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撤消索伦旗,在原索伦旗的行政区域内设立鄂温克族自治旗。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于1958726日决定在195881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旗人委主持召开旗人代会和政协全委会,讨论和实施国务院和自治区的有关决定,选举产生自治旗领导机构,同时举办全旗那达慕大会,庆祝自治旗成立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

    培养和选拔更多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自治旗建旗3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鄂温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1958年,在全旗职工中鄂温克族104人,蒙古族233人,达斡尔族198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13.7%、30.6%26%。在干部中,鄂温克族66人,蒙古族192人,达斡尔族122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4.1%、41%26%。其中旗级干部6人,即鄂温克族1人、蒙古族3人、达斡尔族2人;在4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鄂温克族5人、蒙古族15人、达斡尔族16人、汉族13人。

    1990年,自治旗管辖内干部有2373人,其中有鄂温克族407人、蒙古族893人、达斡尔族633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7.2%37.6%、26.7%。副科级269名干部中,鄂温克族73人、蒙古族102人、达斡尔族62人,分别占27.1%、37.9%、23%。正局级96名干部中,鄂温克族22人、蒙古族46人、达斡尔族23人,分别占22.9%、47.9%、24%。副处级(旗级)29名干部中,鄂温克族10人、蒙古族10人、达斡尔族5人、汉族4人,分别占34.5%、34.5%、17.2%、13.8%

    自治旗成立后,高希布(鄂温克族)、阿尤勒图贵(鄂温克族)、哈斯图亚(鄂温克族)、娜仁格日勒(鄂温克族)、前德门(蒙古族,军人代表)、贺希格扎布(鄂温克族)分别出席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业喜巴图(鄂温克族)、业喜扎木苏(鄂温克族)先后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治区历次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都有自治旗代表出席,体现了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参与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的权利。

     

上一篇:
兴安盟民族源流
下一篇:
盟市宗教机构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民族工作——区域自治(1956—1990)

发布时间:2019-04-18 来源:《鄂温克族自治旗志>>卷五民族>>第一章民族工作>>第二节区域自治》        【字体:
  •  

    195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鄂温克族代表提出“在原索伦旗行政区域内,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提案,引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视?;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派调查组,深入索伦旗苏木、嘎查调查研究,同各族各界人民协商,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经过深入了解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矛盾交错在一起,一些复杂的不同见解,有碍于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一是有些群众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不同的认识;二是有些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提出“都是少数民族,既要自治,就应建立各自的自治政权”或“几个民族联合自治”的意见。

    针对各族人民群众中反映的不同的认识和意见,索伦旗党委和人民政府配合自治区调查组,向各族干部和群众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宣传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意图,讲明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道理,提高了各族干部和群众对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认识,为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铺平了道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和依据索伦旗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已具备的成熟条件,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58411日向国务院提出《撤消内蒙古自治区索伦旗,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报告,经国务院1958529日第77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撤消索伦旗,在原索伦旗的行政区域内设立鄂温克族自治旗。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于1958726日决定在195881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旗人委主持召开旗人代会和政协全委会,讨论和实施国务院和自治区的有关决定,选举产生自治旗领导机构,同时举办全旗那达慕大会,庆祝自治旗成立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

    培养和选拔更多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自治旗建旗35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鄂温克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1958年,在全旗职工中鄂温克族104人,蒙古族233人,达斡尔族198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13.7%30.6%、26%。在干部中,鄂温克族66人,蒙古族192人,达斡尔族122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4.1%41%、26%。其中旗级干部6人,即鄂温克族1人、蒙古族3人、达斡尔族2人;在4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鄂温克族5人、蒙古族15人、达斡尔族16人、汉族13人。

    1990年,自治旗管辖内干部有2373人,其中有鄂温克族407人、蒙古族893人、达斡尔族633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7.2%37.6%、26.7%。副科级269名干部中,鄂温克族73人、蒙古族102人、达斡尔族62人,分别占27.1%、37.9%、23%。正局级96名干部中,鄂温克族22人、蒙古族46人、达斡尔族23人,分别占22.9%、47.9%、24%。副处级(旗级)29名干部中,鄂温克族10人、蒙古族10人、达斡尔族5人、汉族4人,分别占34.5%、34.5%、17.2%、13.8%

    自治旗成立后,高希布(鄂温克族)、阿尤勒图贵(鄂温克族)、哈斯图亚(鄂温克族)、娜仁格日勒(鄂温克族)、前德门(蒙古族,军人代表)、贺希格扎布(鄂温克族)分别出席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业喜巴图(鄂温克族)、业喜扎木苏(鄂温克族)先后出席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治区历次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都有自治旗代表出席,体现了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参与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的权利。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