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苏巴音

发布时间:2020-05-20 【字体:
  •  

    苏巴音(1908—1964),本名巴音达赖,蒙古族,准格尔旗人。清光绪末年(1908),出生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乡召沟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务农,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召沟子村位于旗东部,地处库布齐沙漠东端南缘,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遭受风沙侵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巴音积极参加土改、合作化运动,他认识到要改变家乡水土风蚀沙化的状况,就得治沙造林种果树。于是,逢人就讲植树造林的好处,并将党的林业政策等编成小调和快板书,利用大、小会和人多的劳动场面进行宣传,使社员群众认识到改变荒沙、治理沟壑唯一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1952年秋,在他的组织发动之下栽植小叶杨200亩,全村形成植树的风气。1953—1955年,全村共造林1220亩,人均1亩。

    1956年,任级社社长。同年到呼和浩特参加果树栽培训练班,回来时带回83株苹果、梨等树苗,动员社员们栽植。经过浇水、锄草、施肥精心的管理,全部成活,结出累累果实。这是准格尔旗乃至全盟最早的苹果树种,打破当地不能栽培果树的神话,1956—1957年,全村共造林1776亩,其中果树106亩,育苗83亩,其中果树23亩。

    1958年2月,苏巴音被评为林业劳动模范,出席全自治区劳动模范大会。1959年,他帮助有关部门进行果树栽培技术传授工作。1960—1961年,他在大路乡举办两期栽培技术训练班。将自己的果树修剪刀赠送给学员,鼓励他们多多发展果树,仅在召沟子村经他一手培养的林业、果树技术员就有8名。1961年,他再次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党代会。到1963年,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全村营造一条宽5米,长25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栽起用材林660亩,办起集体果园1个,栽植各种果树41860株,使召沟子这个不毛之地,成了林茂粮丰、花果飘香的好地方。

    1964年11月,苏巴音病逝,终年56岁。

上一篇:
奇子俊
下一篇:
格日勒图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人物风采  /  近现代

苏巴音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苏巴音(1908—1964),本名巴音达赖,蒙古族,准格尔旗人。清光绪末年(1908),出生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乡召沟子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务农,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召沟子村位于旗东部,地处库布齐沙漠东端南缘,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遭受风沙侵袭,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巴音积极参加土改、合作化运动,他认识到要改变家乡水土风蚀沙化的状况,就得治沙造林种果树。于是,逢人就讲植树造林的好处,并将党的林业政策等编成小调和快板书,利用大、小会和人多的劳动场面进行宣传,使社员群众认识到改变荒沙、治理沟壑唯一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1952年秋,在他的组织发动之下栽植小叶杨200亩,全村形成植树的风气。1953—1955年,全村共造林1220亩,人均1亩。

    1956年,任级社社长。同年到呼和浩特参加果树栽培训练班,回来时带回83株苹果、梨等树苗,动员社员们栽植。经过浇水、锄草、施肥精心的管理,全部成活,结出累累果实。这是准格尔旗乃至全盟最早的苹果树种,打破当地不能栽培果树的神话,1956—1957年,全村共造林1776亩,其中果树106亩,育苗83亩,其中果树23亩。

    1958年2月,苏巴音被评为林业劳动模范,出席全自治区劳动模范大会。1959年,他帮助有关部门进行果树栽培技术传授工作。1960—1961年,他在大路乡举办两期栽培技术训练班。将自己的果树修剪刀赠送给学员,鼓励他们多多发展果树,仅在召沟子村经他一手培养的林业、果树技术员就有8名。1961年,他再次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党代会。到1963年,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全村营造一条宽5米,长25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栽起用材林660亩,办起集体果园1个,栽植各种果树41860株,使召沟子这个不毛之地,成了林茂粮丰、花果飘香的好地方。

    1964年11月,苏巴音病逝,终年56岁。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