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清宣统三年(1911)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6年(1917)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9年(1920)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10年(1921)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民国14年(1925)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同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23年(1934)在北京病逝。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撰有《奉答王敬轩先生》等文章。曾为语丝社成员。纂有《新繁县志》,论文有《重修山东通志事例商榷》。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中国文法讲话》《半农杂文》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译著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清宣统三年(1911)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6年(1917)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9年(1920)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10年(1921)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民国14年(1925)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同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23年(1934)在北京病逝。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撰有《奉答王敬轩先生》等文章。曾为语丝社成员。纂有《新繁县志》,论文有《重修山东通志事例商榷》。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中国文法讲话》《半农杂文》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译著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