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6-11-29 【字体:
  •  

    呼市新石器时代遗迹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大黑河上游,大青山南麓台地和黄河沿岸。原发现有托克托县海生不浪,东郊敖包梁和哈拉沁沟等几处遗址,新发现有郊区二十家和东五十家一带十多处石器遗址。还有大青山南麓及黄河沿岸许多处新发现,其中如托克托县古城村,托克托县海生不浪以及郊区石人湾等处遗址,具有考古价值。白灰面半地穴房址的发现,为呼和浩特地区原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海生不浪新石器文化遗址 海生不浪文化遗址在托克托县中滩乡海生不浪村北,系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南距黄河约1公里。遗址的东部和西部有两个不高的土丘,文化遗存多见于东部土丘。风沙过后,在地表尚能见到房址、火灶及灰坑残迹,但已无法见其原貌。

    采集的遗物有石制的或陶制的生产工具和陶器,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和石纺轮,用石料打制的刮削器、砍伐器、陶刀,有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遗址上的陶器,以红陶为主,褐陶次之,灰陶较少。主要器形有罐、钵、碗、盆、盘、瓮等。器表纹饰除素面磨光者外,有彩绘绳纹。彩绘的颜色主要用黑色,也有复彩,但数量不多,也有内彩,多见于碗、钵等器物。

    美岱村敖包山遗址 呼和浩特东南20余公里的美岱村大黑河南岸,有突出于河槽中的小山一座,山高30米,山前及山顶有敖包,故称此山为“敖包山”,遗址在山东坡及山南台地上,面积相当广阔。遗址分南北两部,北部遗址在敖包山之南坡倾斜面上,纵横各约150米;南部遗址在石垒敖包南,为一片向东倾斜的坡地。

    采集石器有磨制石刀、石斧、磨石、石锤、有孔石刀等。陶器有磨光黑色陶器残口缘,直口陶瓮、夹砂粗陶平底器等。陶质为细泥质、泥质、夹砂陶等。色彩有黑、灰、赭、赭红、灰黑、灰褐色。纹饰有附加堆纹、绳纹、蓝纹、方格网纹。

    从上述遗物看,其时代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土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黄土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土默特左旗把什乡古城村北的山坡上。发现于1981年,遗址分为两个台地,面积约500×300平方米,西沟有一条溪水常由北向西而流。

    在遗址上发现墓葬区、窑址各一处,遗址散布遗物较为丰富,以陶片为主,大量陶片在墓葬区以东,并有一些石刀、石斧、石纺轮等器物,这些石器大部分为琢制,并通体磨光,生活用陶器主要有瓮、罐、盆、钵。质地多为泥质灰陶,绳纹居多,蓝纹较少。

    从遗物分析,此遗址时代上下限,应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代。

     

上一篇:
内蒙古文物普查发现东汉永初元年刻石
下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历史文物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文物古迹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布时间:2016-11-29 来源:呼和浩特志·原始文化遗址        【字体:
  •  

    呼市新石器时代遗迹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大黑河上游,大青山南麓台地和黄河沿岸。原发现有托克托县海生不浪,东郊敖包梁和哈拉沁沟等几处遗址,新发现有郊区二十家和东五十家一带十多处石器遗址?;褂写笄嗌侥下醇盎坪友匕缎矶啻π路⑾?,其中如托克托县古城村,托克托县海生不浪以及郊区石人湾等处遗址,具有考古价值。白灰面半地穴房址的发现,为呼和浩特地区原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海生不浪新石器文化遗址 海生不浪文化遗址在托克托县中滩乡海生不浪村北,系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南距黄河约1公里。遗址的东部和西部有两个不高的土丘,文化遗存多见于东部土丘。风沙过后,在地表尚能见到房址、火灶及灰坑残迹,但已无法见其原貌。

    采集的遗物有石制的或陶制的生产工具和陶器,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刀和石纺轮,用石料打制的刮削器、砍伐器、陶刀,有加工谷物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遗址上的陶器,以红陶为主,褐陶次之,灰陶较少。主要器形有罐、钵、碗、盆、盘、瓮等。器表纹饰除素面磨光者外,有彩绘绳纹。彩绘的颜色主要用黑色,也有复彩,但数量不多,也有内彩,多见于碗、钵等器物。

    美岱村敖包山遗址 呼和浩特东南20余公里的美岱村大黑河南岸,有突出于河槽中的小山一座,山高30米,山前及山顶有敖包,故称此山为“敖包山”,遗址在山东坡及山南台地上,面积相当广阔。遗址分南北两部,北部遗址在敖包山之南坡倾斜面上,纵横各约150米;南部遗址在石垒敖包南,为一片向东倾斜的坡地。

    采集石器有磨制石刀、石斧、磨石、石锤、有孔石刀等。陶器有磨光黑色陶器残口缘,直口陶瓮、夹砂粗陶平底器等。陶质为细泥质、泥质、夹砂陶等。色彩有黑、灰、赭、赭红、灰黑、灰褐色。纹饰有附加堆纹、绳纹、蓝纹、方格网纹。

    从上述遗物看,其时代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土坡新石器时代遗址 黄土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土默特左旗把什乡古城村北的山坡上。发现于1981年,遗址分为两个台地,面积约500×300平方米,西沟有一条溪水常由北向西而流。

    在遗址上发现墓葬区、窑址各一处,遗址散布遗物较为丰富,以陶片为主,大量陶片在墓葬区以东,并有一些石刀、石斧、石纺轮等器物,这些石器大部分为琢制,并通体磨光,生活用陶器主要有瓮、罐、盆、钵。质地多为泥质灰陶,绳纹居多,蓝纹较少。

    从遗物分析,此遗址时代上下限,应为新石器晚期至战国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