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广宗寺北几公里处有一单独耸立的山,因从远处看去似毡帽而谓之毡帽山,嫌其不雅,改称瞻卯山。也称“塔尔巴卓格”,藏文原意可解释为“解脱阁”,曾有过一块雕刻藏蒙满汉文的金字匾额(残块仍存)。
该山是十六罗汉尊者赴汉地时做过夏安居之地而远近闻名的圣山。南面半山腰上有一天然的山洞,里面供奉吉祥天女。从洞口延伸出来的巨型岩石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洞口外修有台阶和僧舍。其东侧稍高处有人工凿出的山洞,因洞内有温都尔葛根亲自绘制的金刚菩萨和其他众多上师、本尊、护法像,故称金刚菩萨洞(多尔色木宗)。
山脚下曾有过经堂、活佛居室、仓房、僧舍等,夏季举行夏安居法会。在恢复建设瞻卯寺过程中,本寺弟子桑吉拉布坦做出过特殊贡献。他修建了从南寺到瞻卯山可供小型汽车通行的土路,又从南寺拆庙废墟中捡拾出砖瓦、石料、木材,背到瞻卯山,修复台阶、盖起僧房,在洞口安装门窗。因此,有人称他为南寺的“愚公”。
来源:《内蒙古旅游》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广宗寺北几公里处有一单独耸立的山,因从远处看去似毡帽而谓之毡帽山,嫌其不雅,改称瞻卯山。也称“塔尔巴卓格”,藏文原意可解释为“解脱阁”,曾有过一块雕刻藏蒙满汉文的金字匾额(残块仍存)。
该山是十六罗汉尊者赴汉地时做过夏安居之地而远近闻名的圣山。南面半山腰上有一天然的山洞,里面供奉吉祥天女。从洞口延伸出来的巨型岩石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洞口外修有台阶和僧舍。其东侧稍高处有人工凿出的山洞,因洞内有温都尔葛根亲自绘制的金刚菩萨和其他众多上师、本尊、护法像,故称金刚菩萨洞(多尔色木宗)。
山脚下曾有过经堂、活佛居室、仓房、僧舍等,夏季举行夏安居法会。在恢复建设瞻卯寺过程中,本寺弟子桑吉拉布坦做出过特殊贡献。他修建了从南寺到瞻卯山可供小型汽车通行的土路,又从南寺拆庙废墟中捡拾出砖瓦、石料、木材,背到瞻卯山,修复台阶、盖起僧房,在洞口安装门窗。因此,有人称他为南寺的“愚公”。
来源:《内蒙古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