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16-07-18 【字体:
  •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党中央、国务院对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这既为我区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美好家园是内蒙古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期盼,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与期望,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崭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狠抓生态工程落实。全面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实施生态建设规模2亿亩。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助政策,投入资金180亿元,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し段А;平笾氐闱蚵袒こ蹋瓿陕袒婊?SPAN lang=EN-US>615万亩。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生态环境状况实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

    我们始终把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绷紧环境?;ふ飧?。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加快推进区域污染治理,2015年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国家“水十条”要求,完成了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划定8处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で厥屑冻鞘屑惺揭盟雌骄∷蚀锉曷饰?SPAN lang=EN-US>89.9%,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土十条”,完成全区土壤污染调查,启动鄂尔多斯市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出台《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行动,累计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427.83平方公里。

    我们始终把节约资源作为?;ど肪车母局撸贫试蠢梅绞礁咀?。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开展电石、铁合金企业能耗限额标准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和“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大力推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火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到70%,煤矿平均单井规模提升到196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8%以上,焦炭60万吨以下焦化装置已经全部关闭、100万吨级以上焦化装置产能已占全区总产能的95%以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对640余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在全区实施了汞、铅削减和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重点工程。农用地膜回收面积达到500万亩,年回收农用残膜1.2万吨。大力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动绿色建筑规?;⒄埂?埂俺荡犯邸鼻Ъ移笠档吞冀煌ㄔ耸渥ㄏ钚卸?。

    我们始终坚持用严格的责任制度?;ど肪?,以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完成《内蒙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体方案》和核算试点方案,出台《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和《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耕地红线划定在盟市层面有序推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分解到盟市、旗县,基本草原红线已完成划定,林业“四条红线”(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准格尔旗、杭锦后旗、扎兰屯市“多规合一”试点改革和呼伦贝尔市、四子王旗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制定《自治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与北京市、包头市与深圳市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下发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进一步厘清盟市政府和区直单位环境?;ぴ鹑巍?SPAN lang=EN-US>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艰难爬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设立牵头部门抓总、细化目标抓实、做好规划抓长、严格考核抓严”,出台了《自治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成立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目标愿景,提出了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严格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大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ぶ贫龋侠聿季趾驼紊占?、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要更加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切实落实生态、耕地、基本草原、水资源和林业生态红线,实行严格管控,确保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6%以内。

    加强自然生态?;ず徒ㄉ?,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以草原、森林为主体,建设沙地防治区、沙漠防治区、草原?;び胫卫砬⒒仆粮咴鹆旯帝炙帘3智痛笮税擦?、阴山、贺兰山生态防护屏障,加强湖泊、湿地、自然?;で冉箍⑶虮;?,继续实施十二大生态治理工程,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6%,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河流、沙漠沙地、农田六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

    加强环境整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持续促进环境质量改善。节约资源是?;ど肪车母局摺J敌性赐吩し?、全过程预防和高效治理相结合的防控模式,坚持政府、企业、公众共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不断提高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和全面节约制度,到2020年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13-2020)》和《重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承接产业实施意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和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继续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电石、铁合金、化工、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能耗限额标准倒逼机制,结合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产业政策,退出部分产能。努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休耕轮作,发展牧草产业,大力推进绿色无污染现代畜牧业发展。

    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公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自然、环保、节俭、健康方式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内蒙古自治区生态?;び虢ㄉ枰呀肓恕敖蛉?、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ど肪尘褪潜;ど?,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自治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一定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动员全社会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上一篇:
策克口岸获批为对蒙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下一篇:
上半年,内蒙古经济运行“稳进新好”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字体:
  •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党中央、国务院对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这既为我区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美好家园是内蒙古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期盼,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与期望,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出现崭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狠抓生态工程落实。全面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ぁ⑼四粱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实施生态建设规模2亿亩。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助政策,投入资金180亿元,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し段??;平笾氐闱蚵袒こ?,完成绿化面积615万亩。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生态环境状况实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

    我们始终把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绷紧环境?;ふ飧摇H险媛涫倒摇按笃酢?,加快推进区域污染治理,2015年全区12个盟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国家“水十条”要求,完成了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划定8处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で?,地市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平均取水水质达标率为89.9%,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达到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土十条”,完成全区土壤污染调查,启动鄂尔多斯市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出台《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行动,累计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427.83平方公里。

    我们始终把节约资源作为?;ど肪车母局?,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开展电石、铁合金企业能耗限额标准对标达标专项行动和“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大力推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火电装机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到70%,煤矿平均单井规模提升到196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98%以上,焦炭60万吨以下焦化装置已经全部关闭、100万吨级以上焦化装置产能已占全区总产能的95%以上,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对640余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在全区实施了汞、铅削减和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重点工程。农用地膜回收面积达到500万亩,年回收农用残膜1.2万吨。大力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动绿色建筑规?;⒄?。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

    我们始终坚持用严格的责任制度?;ど肪?,以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完成《内蒙古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总体方案》和核算试点方案,出台《自治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和《自治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耕地红线划定在盟市层面有序推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分解到盟市、旗县,基本草原红线已完成划定,林业“四条红线”(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启动。准格尔旗、杭锦后旗、扎兰屯市“多规合一”试点改革和呼伦贝尔市、四子王旗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深入推进。制定《自治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开展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与北京市、包头市与深圳市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下发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すぷ髦霸稹?,进一步厘清盟市政府和区直单位环境?;ぴ鹑?。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整体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艰难爬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设立牵头部门抓总、细化目标抓实、做好规划抓长、严格考核抓严”,出台了《自治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成立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目标愿景,提出了重大工程和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严格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大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要更加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切实落实生态、耕地、基本草原、水资源和林业生态红线,实行严格管控,确保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6%以内。

    加强自然生态?;ず徒ㄉ?,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以草原、森林为主体,建设沙地防治区、沙漠防治区、草原?;び胫卫砬?、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生态防护屏障,加强湖泊、湿地、自然?;で冉箍⑶虮;ぃ绦凳┦笊卫砉こ?,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6%,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河流、沙漠沙地、农田六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

    加强环境整治和资源综合利用,持续促进环境质量改善。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实行源头预防、全过程预防和高效治理相结合的防控模式,坚持政府、企业、公众共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不断提高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水平。构建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和全面节约制度,到2020年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落实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13-2020)》和《重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承接产业实施意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和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继续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电石、铁合金、化工、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能耗限额标准倒逼机制,结合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产业政策,退出部分产能。努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休耕轮作,发展牧草产业,大力推进绿色无污染现代畜牧业发展。

    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公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自然、环保、节俭、健康方式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内蒙古自治区生态?;び虢ㄉ枰呀肓恕敖蛉?、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ど肪尘褪潜;どΓ纳粕肪尘褪欠⒄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自治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一定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动员全社会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