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伊克昭盟民族师范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5 【字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牧区民族小学教育刚刚兴起,师资缺乏,很难适应发展民族教育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只得采取“能者为师”的办法,由粗通蒙文的喇嘛和少数旧衙门的先生担任民族小学的教师。在20世纪50年代,这部分教师占全盟民族教师队伍的半数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加强民族教师队伍的培养训练。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由各旗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教学需要。从全盟范围内选拔部分优秀中小学毕业生,通过短期训练,充实小学教师队伍。1953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盟招聘30多名中学毕业生,充实伊克昭盟小学教师队伍。1954年,在伊克昭盟中学附设三年制的蒙文简师班1个,招生50名,毕业后分配到各旗民族小学当了教师。

    1955年以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师范班毕业生,连续几届分配学生到伊克昭盟,充实到各民族小学。

    19591981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伊克昭盟民族中学、鄂托克旗中学、乌审旗中学分别附设蒙文师范班,培养了819名民族小学教师,壮大了民族小学师资队伍。

    1980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伊克昭盟成立1所中等民族师范学校。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学制4年,每年招生3个班,在校学生480人左右。

    19896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根据全区民族师范的布局,将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伊克昭盟民族师范普通师范生的培养任务由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承担,每年招收伊克昭盟考生不少于30人,毕业后回伊克昭盟各蒙古族学校任教。自此,伊克昭盟民族师资的培养,直接纳入自治区民族师范教育计划中。

     

上一篇:
内蒙古:义务教育扶贫惠及贫困家庭学生5.1万多人次
下一篇:
内蒙古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教育

伊克昭盟民族师范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源:《伊克昭盟志>>伊克昭盟志(五)>>卷三十五教育>>第三章民族教育>>第四节民族师范教育》        【字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牧区民族小学教育刚刚兴起,师资缺乏,很难适应发展民族教育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只得采取“能者为师”的办法,由粗通蒙文的喇嘛和少数旧衙门的先生担任民族小学的教师。在20世纪50年代,这部分教师占全盟民族教师队伍的半数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加强民族教师队伍的培养训练。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由各旗选送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教学需要。从全盟范围内选拔部分优秀中小学毕业生,通过短期训练,充实小学教师队伍。1953年,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盟招聘30多名中学毕业生,充实伊克昭盟小学教师队伍。1954年,在伊克昭盟中学附设三年制的蒙文简师班1个,招生50名,毕业后分配到各旗民族小学当了教师。

    1955年以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师范班毕业生,连续几届分配学生到伊克昭盟,充实到各民族小学。

    19591981年,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伊克昭盟民族中学、鄂托克旗中学、乌审旗中学分别附设蒙文师范班,培养了819名民族小学教师,壮大了民族小学师资队伍。

    1980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伊克昭盟成立1所中等民族师范学校。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学制4年,每年招生3个班,在校学生480人左右。

    19896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根据全区民族师范的布局,将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伊克昭盟民族师范普通师范生的培养任务由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承担,每年招收伊克昭盟考生不少于30人,毕业后回伊克昭盟各蒙古族学校任教。自此,伊克昭盟民族师资的培养,直接纳入自治区民族师范教育计划中。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