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精准脱贫断穷根  托起群众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8-07-25 【字体:
  •  

    20187月,喀喇沁旗锦山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聚集力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专业合作社拉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等方式,深入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走出了脱贫攻坚新路子。全镇—盘棋,上下—个调,合力抓脱贫,保障了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为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让贫困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锦山镇基于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脱贫攻坚实施网格化管理。包村领导、网格长和网格员扎根一线,走村访户,全面关注群众的吃水、吃饭、穿衣、住房、教育、健康、收入及其他基本情况,把脱贫攻坚当事业,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为了能让群众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全情付出,实干苦干,下足了“绣花”功夫。

    39岁的贾海阔,小儿麻痹症给他留下了四级肢体残疾。自身的残疾和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教育费用,曾一度让贾海阔陷入困境。2016年,自主发展产业,加上政府扶持,共投资4.1万元新建了2个冷棚,种植了10亩中药材。2017年秋,种植的桔梗为贾海阔带来了第一笔盈利6000元,2个冷棚当年也收回投入成本。今年,贾海阔分析了市场行情,决定将冷棚改种硬果番茄,同时还要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新增3亩沙参,2亩防风,2亩牛膝。预计冷棚经济纯收入可达2万元,中药材预计收入3万元。

    贾海阔种植硬果番茄、中药材是锦山镇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取得良好收益的一个缩影。在产业发展中,锦山镇坚持“产业带动”脱贫的发展思路,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大力推进“菜单式”扶贫,积极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通过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主动问需于民,倾听困难群众的发展意愿,确定脱贫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了上湾子、龙山、西荒等锡伯河两岸平川村的中药材、设施冷棚产业带,田营子、瓦房地、贵宝沟等偏远山村的养殖、林果产业带。

    据统计,全镇自主发展产业贫困人口为1384人,占71.9%,享受产业发展金968万元。其中在种植业方面新建设施冷棚167亩,新增中药材1712亩,惠及贫困户292813人。在养殖业方面新增牲畜221头只,惠及贫困户2775人。发展庭院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60223口人。有109326人预留96.5万元,作为2018年产业发展周转金。(责任编辑:徐梅)

     

上一篇:
鄂伦春旗健康扶贫惠民生
下一篇:
好政策带来新生活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社会事业  /  民生聚焦

精准脱贫断穷根  托起群众致富梦

精准脱贫断穷根  托起群众致富梦

发布时间:2018-07-25 来源:地方志信息化中心03        【字体:
  •  

    20187月,喀喇沁旗锦山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聚集力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专业合作社拉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等方式,深入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走出了脱贫攻坚新路子。全镇—盘棋,上下—个调,合力抓脱贫,保障了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为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让贫困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锦山镇基于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对脱贫攻坚实施网格化管理。包村领导、网格长和网格员扎根一线,走村访户,全面关注群众的吃水、吃饭、穿衣、住房、教育、健康、收入及其他基本情况,把脱贫攻坚当事业,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为了能让群众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全情付出,实干苦干,下足了“绣花”功夫。

    39岁的贾海阔,小儿麻痹症给他留下了四级肢体残疾。自身的残疾和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教育费用,曾一度让贾海阔陷入困境。2016年,自主发展产业,加上政府扶持,共投资4.1万元新建了2个冷棚,种植了10亩中药材。2017年秋,种植的桔梗为贾海阔带来了第一笔盈利6000元,2个冷棚当年也收回投入成本。今年,贾海阔分析了市场行情,决定将冷棚改种硬果番茄,同时还要扩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新增3亩沙参,2亩防风,2亩牛膝。预计冷棚经济纯收入可达2万元,中药材预计收入3万元。

    贾海阔种植硬果番茄、中药材是锦山镇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取得良好收益的一个缩影。在产业发展中,锦山镇坚持“产业带动”脱贫的发展思路,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大力推进“菜单式”扶贫,积极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通过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主动问需于民,倾听困难群众的发展意愿,确定脱贫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了上湾子、龙山、西荒等锡伯河两岸平川村的中药材、设施冷棚产业带,田营子、瓦房地、贵宝沟等偏远山村的养殖、林果产业带。

    据统计,全镇自主发展产业贫困人口为1384人,占71.9%,享受产业发展金968万元。其中在种植业方面新建设施冷棚167亩,新增中药材1712亩,惠及贫困户292813人。在养殖业方面新增牲畜221头只,惠及贫困户2775人。发展庭院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60223口人。有109326人预留96.5万元,作为2018年产业发展周转金。(责任编辑:徐梅)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