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草地

发布时间:2019-08-13 【字体:
  •  

    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丰富,共拥有各类草地7880.5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7.5%,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在各类草地中可利用草地面积6359.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0.7%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1978年以后,内蒙古草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989年,全区围栏草场保有面积280万公顷,改良草场保有面积151万公顷。每头牲畜平均有畜棚1.33平方米,畜圈1.83平方米。每120头(只)牲畜拥有一眼有效水井。同时,由于草地资源利用强度超过了负荷能力,导致部分草地退化。据自治区第三次草原资源调查(19811985)统计,全区草地退化面积达2503.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39.4%。在退化草地面中,轻度退化占47.3%,中度退化占35.3%,重度退化占17.4%。

    一、草地类型及分布

    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在地区间的差异,全区天然草地自东向西划分为5种水平地带性草地类型。

    1.草甸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76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1.9%

    2.干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2.42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38.1%

    3.荒漠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94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4.8%;

    4.草原化荒漠:草地可利用面积48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7.5%

    5.荒漠:草地可利用面积766.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0%。

    除上述5种水平地带性草地外,全区还分布有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和沼泽三类隐域性草地,其中低平地草甸可利用面积773.3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2%;山地草甸和沼泽草地可利用面积分别为126.7万公顷和60万公顷,分别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1%1%

    按行政区划划分,锡林郭勒盟草地面积最大,为1952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4.8%;其次是阿拉善盟,草地面积1753.5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2.3%;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居第三位,草地面积1129.8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4.3%。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天然草地面积

     

    按经济类型区划分,牧业区草地面积5638.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71.6%;半农半牧区草地面积1328.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2.3%;农业区草地面积616.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7.8%;林业区草地面积297.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3.8%。

    内蒙古天然草地中适宜刈割利用的草地约78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9.9%。在地区分布上为东部多,西部少。各盟、市割草场面积占草地面积的比例是,呼伦贝尔盟19.5%,兴安盟14.3%,哲里木盟(今通辽市)13.7%,赤峰市7.6%,锡林郭勒盟16%,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8.6%,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5%,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3%,阿拉善盟不足1%。此外,自治区人工种草保有面积149万公顷,大部分用于割草。

    二、草地饲用植物资源

    草地饲用植物种类繁多,793种,分属于52种、272属。主要隶属于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蔷薇科、莎草科、蓼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杨柳科等,占饲用植物总数的79.2%。禾本科是天然饲草第一大科,有163种,如针茅属、羊草属、冰草属、隐子草属、芨芨草属都是草原、草甸草地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菊科是天然饲草第二大科,有134种,其中篙类和近似篙类的亚菊类极为丰富。豆科是天然饲草第三大科,有87种、是天然草地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一类饲草。

    按草地类型划分,草甸草原有饲用植物224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28.3%,其中有54种是建群种优势种。草甸草原以从生禾草、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豆科草以及阔叶灌木为主,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是木草原的主要成分。干草原有饲用植物271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34.2%,其中有72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干草原以丛生禾草、根茎禾草、多年生豆科草、阔叶灌木为主要成分,阔叶乔木、篙类半灌木、阔叶半灌木也占有一定比例,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沙生冰草、差不嘎草、褐沙篙、小叶锦鸡儿、长芒草等是主要代表种?;哪菰兴怯弥参?SPAN lang=EN-US>200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25.2%,其中有46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哪菰源陨滩荨⒗豆嗄?、多年生杂类草、一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豆科草为主,石生针茅、沙生针茅、无茎隐子草、冷篙、油篙、蓍状亚菊、中阔锦鸡儿、狭叶锦鸡儿等为基本成分。荒漠有饲用植物149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18.8%,其中有49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哪岳豆嗄?、肉质叶灌木、盐柴类半灌木、多年生和一年生杂类草为主,主要代表种有猫头刺、藏锦鸡儿、珍珠、红砂、绵刺、白沙蒿、坝王、四合木、骆驼藜、梭梭等。

    三、产草量和草群质量

    1.饲草总贮量:内蒙古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为4 085 657万公斤,占全区饲草总贮量的61.9%;非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为2 514 250万公顷,占38.1%。

    从全区8大类草地可食饲草总贮量分析,以干草原、草甸草原和低平地草甸可食饲草总贮量居前三位,分别占全区可食饲草总贮量的34.3%、21.9%24.9%;可食饲草总贮量占比例最小的是草原化荒漠和荒漠。

    按行政区划划分,以呼伦贝尔盟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最高,为1 236 094.59万公斤,占全区总贮量的30.6%;其次为锡林郭勒盟,饲草总贮量为968 285.42万公顷,占全区总贮量的26.2%;哲里木盟和赤峰市居第三、四位,分别占全区总贮量的10%8%。以上四盟市占全区总贮量的74.8%。西部各盟饲草总贮量相对较少,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分别占总贮量4.5%5%、3.7%4%。

    2.草地产草量:内蒙古草地产草量以草甸草原为最高,干草产量为每公顷1753.5公斤;其次是干草原,为每公顷967.5公斤;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干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493.5公斤、547.5公斤和不足300公斤。非地带性草地干草产量以山地草甸最高,为每公顷1797公斤,低平地草甸为每公顷1308公斤,沼泽为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493.5公斤、547.5公斤和不足300公斤。非地带性草地干草产量以山地草甸最高,为每公顷1797公斤,低平地草甸为每公顷1308公斤,沼泽为每公顷1024.5公斤。

    内蒙古草地产草量年际变幅较大,一年中四季产量也不平衡。草地产草量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寡及其在一年中的分配。草甸草原产草量年变幅为30%40%,丰歉年产量相差一倍;干草原产草量年变幅为50%左右,丰歉年产量相差两倍;荒漠草原产草量年度变幅为60%70%,丰歉年产量相差四倍;荒漠因灌木饲草起主导作用,产量比较稳定,但丰歉年产量相差仍在两倍以上。一年中草地四季产量一般在饲草结实期达到高峰,故同一草地带、同一草地类型四季产草量不平衡。以杂草类为主的草甸草原,通常夏季饲草贮量最高,以此为100%,秋季为80%85%,冬季为40%45%,春季为30%35%;以禾草、半灌木为主的干草原、荒漠草原,通常秋季饲草贮量最高,以此为100%,夏季为85%90%,冬季为60%65%,春季为40%45%;以灌木为主的荒漠,也以秋季产量最高,以此为100%,夏季为80%,冬春季为30%40%。

    3.饲草质量:自治区饲草粗蛋白质的含量与气候的湿润系数有密切关系。即湿润系数减少,粗蛋白质含量增加。湿润系数0.61.0的草甸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6.96%;湿润系数0.30.6的干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8.88%;湿润系数0.130.3荒漠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9.17%。饲草无氮浸出物含量与湿润系数呈负相关,即湿润系数减少,无氮浸出物含量也减少。

     

    内蒙古自治区各草地带草群营养成分

     

    自治区饲草粗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草甸草原和干草原以5月中旬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0月含量最低:荒漠草原和荒漠饲草粗蛋白质含量动态呈“双峰型”,即饲草返青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9月粗蛋白质量再次出现高峰。

    内蒙古天然草地的营养类型,草甸草原为碳—氮型;干草原以富含氮型为主,碳型明显下降:荒漠草原除以氮型为主外,灰分也起很大作用;荒漠灰分处于主导地位,为灰分—氮型。

    根据全国草地资源评价原则和标准,自治区草地质量为:一等草地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8%;二、三等草地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左右,二者之和占64%;四、五等草地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0.8%23.3%。

     

上一篇:
内蒙古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篇:
2019年上半年自治区生态环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生态环境

草地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农业志》        【字体:
  •  

    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丰富,共拥有各类草地7880.5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7.5%,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在各类草地中可利用草地面积6359.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80.7%。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1978年以后,内蒙古草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989年,全区围栏草场保有面积280万公顷,改良草场保有面积151万公顷。每头牲畜平均有畜棚1.33平方米,畜圈1.83平方米。每120头(只)牲畜拥有一眼有效水井。同时,由于草地资源利用强度超过了负荷能力,导致部分草地退化。据自治区第三次草原资源调查(19811985)统计,全区草地退化面积达2503.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39.4%。在退化草地面中,轻度退化占47.3%,中度退化占35.3%,重度退化占17.4%。

    一、草地类型及分布

    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在地区间的差异,全区天然草地自东向西划分为5种水平地带性草地类型。

    1.草甸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76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1.9%;

    2.干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2.42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38.1%;

    3.荒漠草原:草地可利用面积94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4.8%;

    4.草原化荒漠:草地可利用面积48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7.5%

    5.荒漠:草地可利用面积766.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0%。

    除上述5种水平地带性草地外,全区还分布有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和沼泽三类隐域性草地,其中低平地草甸可利用面积773.3万公顷,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2%;山地草甸和沼泽草地可利用面积分别为126.7万公顷和60万公顷,分别占全区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1%1%。

    按行政区划划分,锡林郭勒盟草地面积最大,为1952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4.8%;其次是阿拉善盟,草地面积1753.5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2.3%;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居第三位,草地面积1129.8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4.3%。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天然草地面积

     

    按经济类型区划分,牧业区草地面积5638.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71.6%;半农半牧区草地面积1328.6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22.3%;农业区草地面积616.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7.8%;林业区草地面积297.1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3.8%。

    内蒙古天然草地中适宜刈割利用的草地约78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9.9%。在地区分布上为东部多,西部少。各盟、市割草场面积占草地面积的比例是,呼伦贝尔盟19.5%,兴安盟14.3%,哲里木盟(今通辽市)13.7%,赤峰市7.6%,锡林郭勒盟16%,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8.6%,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5%,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3%,阿拉善盟不足1%。此外,自治区人工种草保有面积149万公顷,大部分用于割草。

    二、草地饲用植物资源

    草地饲用植物种类繁多,793种,分属于52种、272属。主要隶属于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蔷薇科、莎草科、蓼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杨柳科等,占饲用植物总数的79.2%。禾本科是天然饲草第一大科,有163种,如针茅属、羊草属、冰草属、隐子草属、芨芨草属都是草原、草甸草地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菊科是天然饲草第二大科,有134种,其中篙类和近似篙类的亚菊类极为丰富。豆科是天然饲草第三大科,有87种、是天然草地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一类饲草。

    按草地类型划分,草甸草原有饲用植物224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28.3%,其中有54种是建群种优势种。草甸草原以从生禾草、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豆科草以及阔叶灌木为主,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是木草原的主要成分。干草原有饲用植物271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34.2%,其中有72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干草原以丛生禾草、根茎禾草、多年生豆科草、阔叶灌木为主要成分,阔叶乔木、篙类半灌木、阔叶半灌木也占有一定比例,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沙生冰草、差不嘎草、褐沙篙、小叶锦鸡儿、长芒草等是主要代表种?;哪菰兴怯弥参?SPAN lang=EN-US>200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25.2%,其中有46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哪菰源陨滩荨⒗豆嗄?、多年生杂类草、一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豆科草为主,石生针茅、沙生针茅、无茎隐子草、冷篙、油篙、蓍状亚菊、中阔锦鸡儿、狭叶锦鸡儿等为基本成分。荒漠有饲用植物149种,占全区饲用植物的18.8%,其中有49种是建群种、优势种?;哪岳豆嗄尽⑷庵室豆嗄?、盐柴类半灌木、多年生和一年生杂类草为主,主要代表种有猫头刺、藏锦鸡儿、珍珠、红砂、绵刺、白沙蒿、坝王、四合木、骆驼藜、梭梭等。

    三、产草量和草群质量

    1.饲草总贮量:内蒙古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为4 085 657万公斤,占全区饲草总贮量的61.9%;非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为2 514 250万公顷,占38.1%。

    从全区8大类草地可食饲草总贮量分析,以干草原、草甸草原和低平地草甸可食饲草总贮量居前三位,分别占全区可食饲草总贮量的34.3%、21.9%24.9%;可食饲草总贮量占比例最小的是草原化荒漠和荒漠。

    按行政区划划分,以呼伦贝尔盟天然草地饲草总贮量最高,为1 236 094.59万公斤,占全区总贮量的30.6%;其次为锡林郭勒盟,饲草总贮量为968 285.42万公顷,占全区总贮量的26.2%;哲里木盟和赤峰市居第三、四位,分别占全区总贮量的10%8%。以上四盟市占全区总贮量的74.8%。西部各盟饲草总贮量相对较少,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分别占总贮量4.5%、5%3.7%4%

    2.草地产草量:内蒙古草地产草量以草甸草原为最高,干草产量为每公顷1753.5公斤;其次是干草原,为每公顷967.5公斤;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干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493.5公斤、547.5公斤和不足300公斤。非地带性草地干草产量以山地草甸最高,为每公顷1797公斤,低平地草甸为每公顷1308公斤,沼泽为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493.5公斤、547.5公斤和不足300公斤。非地带性草地干草产量以山地草甸最高,为每公顷1797公斤,低平地草甸为每公顷1308公斤,沼泽为每公顷1024.5公斤。

    内蒙古草地产草量年际变幅较大,一年中四季产量也不平衡。草地产草量年际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寡及其在一年中的分配。草甸草原产草量年变幅为30%40%,丰歉年产量相差一倍;干草原产草量年变幅为50%左右,丰歉年产量相差两倍;荒漠草原产草量年度变幅为60%70%,丰歉年产量相差四倍;荒漠因灌木饲草起主导作用,产量比较稳定,但丰歉年产量相差仍在两倍以上。一年中草地四季产量一般在饲草结实期达到高峰,故同一草地带、同一草地类型四季产草量不平衡。以杂草类为主的草甸草原,通常夏季饲草贮量最高,以此为100%,秋季为80%85%,冬季为40%45%,春季为30%35%;以禾草、半灌木为主的干草原、荒漠草原,通常秋季饲草贮量最高,以此为100%,夏季为85%90%,冬季为60%65%,春季为40%45%;以灌木为主的荒漠,也以秋季产量最高,以此为100%,夏季为80%,冬春季为30%40%。

    3.饲草质量:自治区饲草粗蛋白质的含量与气候的湿润系数有密切关系。即湿润系数减少,粗蛋白质含量增加。湿润系数0.61.0的草甸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6.96%;湿润系数0.30.6的干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8.88%;湿润系数0.130.3荒漠草原,粗蛋白质含量为9.17%。饲草无氮浸出物含量与湿润系数呈负相关,即湿润系数减少,无氮浸出物含量也减少。

     

    内蒙古自治区各草地带草群营养成分

     

    自治区饲草粗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草甸草原和干草原以5月中旬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0月含量最低:荒漠草原和荒漠饲草粗蛋白质含量动态呈“双峰型”,即饲草返青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9月粗蛋白质量再次出现高峰。

    内蒙古天然草地的营养类型,草甸草原为碳—氮型;干草原以富含氮型为主,碳型明显下降:荒漠草原除以氮型为主外,灰分也起很大作用;荒漠灰分处于主导地位,为灰分—氮型。

    根据全国草地资源评价原则和标准,自治区草地质量为:一等草地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8%;二、三等草地面积最大,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左右,二者之和占64%;四、五等草地分别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0.8%23.3%。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