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 环保计划规划与实施 >> 第六章 “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 >>第六节 实施三年成果》
“十一五”规划在2006—2008年三年实施过程中,按照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作了适当调整。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删除。
一、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
1.“十一五”期间,全区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共安排治理项目84个,总投资28.67亿元。治理项目全部运行后,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25万吨,氨氮1.28万吨。安排的84个项目,有40个与重点流域工程重复,12个关?;蛎耸薪ㄒ樯境F溆?2个项目,规划投资8.47亿元。到2008年底,完成21个,完成比例占65.6%;实际投资5.44亿元,完成比例64.23%,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35万吨。建议新增7个项目,规划投资1.24亿元。
2.《国家环境?;?ldquo;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排查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据此,自治区环保局于2008年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涉及石油、化工、冶炼、造纸、焦化、油气储存等重点行业的370家重点企业和400家矿山企业尾矿库进行排查。经过排查结果分类汇总,自治区存在风险隐患的主要有危险化学品加工、贮存企业,造纸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暂存池、矿山企业尾矿库三大类,共有80家企业存在风险隐患,其中26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中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完善治污设施和防范事故措施,及时整改,杜绝污染隐患。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及重点流域非点源治理工程
1.“十一五”前三年,为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由自治区环保局局长苏青任领导小组长,在全区开展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已完成饮用水水源?;でê偷髡ぷ鳎槐嘀仆瓿伞赌诿晒懦鞘幸盟吹鼗肪潮;す婊?。完成全区12个盟市149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的技术验收工作。2008年对自治区14个城市进行水质全分析监测,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通辽、呼伦贝尔、巴彦淖尔7个城市为有取水量测量,达标率为89.4%。其中:呼和浩特、赤峰、鄂尔多斯饮用水源地取水量达标率均为100%,巴彦淖尔91.2%,包头81.1%,通辽、呼伦贝尔达标率均为0。两市水质超标原因既有地质因素(铁、锰超标),也有生活、工业污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超标)。无取水量的7个城市中,乌海、巴彦浩特和丰镇三个城市全部达标,达标率100%;乌兰察布、满洲里、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市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原因有地质因素(氟化物、总硬度、铁、锰超标),也有生活、工业污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2.饮用水源?;ぜ爸氐懔饔蛑卫砉こ?,共规划项目42个,规划投资66.34亿元。其中饮用水源?;ぜ敖ㄉ韫こ?2个,规划投资21.48亿元;河段治理10个,投资12.90亿元;新增污水处理厂20个,投资31.96亿元。工程实施后,可以削减化学需氧量0.62万吨。到2008年底,完成项目7个,完成比例占29.2%;开工项目11个,开工率45.9%;实际投资9.24亿元,占规划投资的25.1%。
三、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全区共有32个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38座,形成污水设计处理能力150.45万吨/日,累计建成污水配套管网6046公里。至2008年底,全区还有25个城镇在建污水处理厂28座,建设总规模65.5万吨/日。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后,形成污水处理能力215.95万吨/日,完成污水配套管网7658.84公里。
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根据国家对松花江、黄河、辽河、海河4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自治区列入重点流域规划项目163个,规划投资116.16亿元。至2008年底,对163个项目建议删除11个,完成65个,开工96个,开工率为65.8%;在规划项目投资116.16亿元中,建议删除项目规划投资9.72亿元,剩余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4.7亿元,占剩余项目规划投资的51.4%。评估中,新报项目45个,新投资18.8亿元。
内蒙古重点流域工程项目完成情况表
表2-1
注:“删除”指规划中项目因无法实施而从规划中去除;“完成”指规划中项目完成情况;“完成比例”和“开工率”均为去除删除项目后的比例;松花江流域未统计新增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故新增项目实际投资并不完全。
>> 第二篇 环保计划规划与实施 >> 第六章 “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 >>第六节 实施三年成果》
“十一五”规划在2006—2008年三年实施过程中,按照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作了适当调整。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删除。
一、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
1.“十一五”期间,全区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共安排治理项目84个,总投资28.67亿元。治理项目全部运行后,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25万吨,氨氮1.28万吨。安排的84个项目,有40个与重点流域工程重复,12个关?;蛎耸薪ㄒ樯境?。其余32个项目,规划投资8.47亿元。到2008年底,完成21个,完成比例占65.6%;实际投资5.44亿元,完成比例64.23%,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35万吨。建议新增7个项目,规划投资1.24亿元。
2.《国家环境?;?ldquo;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排查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染源”。据此,自治区环保局于2008年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涉及石油、化工、冶炼、造纸、焦化、油气储存等重点行业的370家重点企业和400家矿山企业尾矿库进行排查。经过排查结果分类汇总,自治区存在风险隐患的主要有危险化学品加工、贮存企业,造纸企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暂存池、矿山企业尾矿库三大类,共有80家企业存在风险隐患,其中26家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中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完善治污设施和防范事故措施,及时整改,杜绝污染隐患。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及重点流域非点源治理工程
1.“十一五”前三年,为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由自治区环保局局长苏青任领导小组长,在全区开展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已完成饮用水水源?;でê偷髡ぷ?;编制完成《内蒙古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す婊贰M瓿扇?2个盟市149个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的技术验收工作。2008年对自治区14个城市进行水质全分析监测,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通辽、呼伦贝尔、巴彦淖尔7个城市为有取水量测量,达标率为89.4%。其中:呼和浩特、赤峰、鄂尔多斯饮用水源地取水量达标率均为100%,巴彦淖尔91.2%,包头81.1%,通辽、呼伦贝尔达标率均为0。两市水质超标原因既有地质因素(铁、锰超标),也有生活、工业污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超标)。无取水量的7个城市中,乌海、巴彦浩特和丰镇三个城市全部达标,达标率100%;乌兰察布、满洲里、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市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原因有地质因素(氟化物、总硬度、铁、锰超标),也有生活、工业污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2.饮用水源?;ぜ爸氐懔饔蛑卫砉こ?,共规划项目42个,规划投资66.34亿元。其中饮用水源?;ぜ敖ㄉ韫こ?2个,规划投资21.48亿元;河段治理10个,投资12.90亿元;新增污水处理厂20个,投资31.96亿元。工程实施后,可以削减化学需氧量0.62万吨。到2008年底,完成项目7个,完成比例占29.2%;开工项目11个,开工率45.9%;实际投资9.24亿元,占规划投资的25.1%。
三、城镇污水处理工程
全区共有32个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38座,形成污水设计处理能力150.45万吨/日,累计建成污水配套管网6046公里。至2008年底,全区还有25个城镇在建污水处理厂28座,建设总规模65.5万吨/日。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后,形成污水处理能力215.95万吨/日,完成污水配套管网7658.84公里。
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根据国家对松花江、黄河、辽河、海河4个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自治区列入重点流域规划项目163个,规划投资116.16亿元。至2008年底,对163个项目建议删除11个,完成65个,开工96个,开工率为65.8%;在规划项目投资116.16亿元中,建议删除项目规划投资9.72亿元,剩余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4.7亿元,占剩余项目规划投资的51.4%。评估中,新报项目45个,新投资18.8亿元。
内蒙古重点流域工程项目完成情况表
表2-1
注:“删除”指规划中项目因无法实施而从规划中去除;“完成”指规划中项目完成情况;“完成比例”和“开工率”均为去除删除项目后的比例;松花江流域未统计新增项目实际完成投资,故新增项目实际投资并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