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封鼻、眼睛红肿、耳内瘙痒、无法入睡……秋季,又到了过敏性鼻炎患者难熬的季节。蒿属类植物花粉是北方地区秋季的主要过敏原,通过风媒引发致敏症状。
蒿属植物是一类高度适应北方干旱、贫瘠环境的草本植物,能够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在荒漠生态系统重建与恢复中发挥较好作用。
我国北方地区由蒿属植物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形成的沙生植被,主要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工营造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方沙区就分布有大面积沙蒿。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飞播造林治沙,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加入一小部分沙蒿等作为伴生种。当前,部分地区已停止或减少飞播造林中沙蒿的使用。
我国约有蒿属植物170余种,内蒙古地区导致致敏反应相对强的有16种蒿属植物,较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为大籽蒿、黄花蒿和艾蒿。
大 籽 蒿
一二年生草本,茎单生,直立,纵棱明显,分枝多,被灰白色微柔毛。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大,半球形或近球形,具短梗;雌花20~30朵,两性花80~120朵。瘦果长圆形,褐色。花果期6—10月。
为田间、道旁杂草。生于海拔500~4200米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
含挥发油,并含内醋类及薁类物质,以花蕾入药,有消炎、清热、止血之效。高原地区常用于治疗太阳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灼伤,在内蒙古牧区常作牲畜饲料。
黄 花 蒿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茎单生,茎、枝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叶纸质,绿色,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深裂。头状花序球形,有短梗;雌花10~18朵,两性花10~30朵。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生境适应性强,生长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缘、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砾质坡地等,也见于盐渍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还可作外用药。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在内蒙古牧区常作牲畜饲料。
艾 蒿
又名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雌花6~10朵,两性花8~12朵。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ü?—10月。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全草皆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近期,内蒙古多地开展“清蒿行动”,通过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清除城区及周边的蒿草,同时建立花粉监测预警系统,为居民提供防护指导。
此时正值花粉传播季节,花粉症患者要减少外出,注意关窗;出门戴口罩,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地区;外出回家后注意洗脸,尤其是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用药方面,花粉症患者可用海盐水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的滴眼剂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的眼痒等症状;出现咳嗽或哮喘的患者需加用口服和(或)吸入药物控制症状。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水泥封鼻、眼睛红肿、耳内瘙痒、无法入睡……秋季,又到了过敏性鼻炎患者难熬的季节。蒿属类植物花粉是北方地区秋季的主要过敏原,通过风媒引发致敏症状。
蒿属植物是一类高度适应北方干旱、贫瘠环境的草本植物,能够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在荒漠生态系统重建与恢复中发挥较好作用。
我国北方地区由蒿属植物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形成的沙生植被,主要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工营造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方沙区就分布有大面积沙蒿。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飞播造林治沙,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加入一小部分沙蒿等作为伴生种。当前,部分地区已停止或减少飞播造林中沙蒿的使用。
我国约有蒿属植物170余种,内蒙古地区导致致敏反应相对强的有16种蒿属植物,较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为大籽蒿、黄花蒿和艾蒿。
大 籽 蒿
一二年生草本,茎单生,直立,纵棱明显,分枝多,被灰白色微柔毛。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大,半球形或近球形,具短梗;雌花20~30朵,两性花80~120朵。瘦果长圆形,褐色?;ü?—10月。
为田间、道旁杂草。生于海拔500~4200米的路旁、荒地、河滩、草原、干山坡或林缘等地。
含挥发油,并含内醋类及薁类物质,以花蕾入药,有消炎、清热、止血之效。高原地区常用于治疗太阳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灼伤,在内蒙古牧区常作牲畜饲料。
黄 花 蒿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茎单生,茎、枝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叶纸质,绿色,中部叶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深裂。头状花序球形,有短梗;雌花10~18朵,两性花10~30朵。瘦果小,椭圆状卵形,略扁?;ü?—11月。
生境适应性强,生长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缘、草原、森林草原、干河谷、半荒漠及砾质坡地等,也见于盐渍化的土壤上,局部地区可成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
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还可作外用药。南方民间取枝叶制酒饼或作制酱的香料。在内蒙古牧区常作牲畜饲料。
艾 蒿
又名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头状花序椭圆形,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雌花6~10朵,两性花8~12朵。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ü?—10月。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全草皆可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近期,内蒙古多地开展“清蒿行动”,通过机械与人工结合的方式清除城区及周边的蒿草,同时建立花粉监测预警系统,为居民提供防护指导。
此时正值花粉传播季节,花粉症患者要减少外出,注意关窗;出门戴口罩,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地区;外出回家后注意洗脸,尤其是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用药方面,花粉症患者可用海盐水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的滴眼剂控制过敏性结膜炎的眼痒等症状;出现咳嗽或哮喘的患者需加用口服和(或)吸入药物控制症状。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