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冀祥德在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发布时间:2018-02-10 【字体:
  •  

     

     

     

    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决胜两全目标  地方志事业

     

    ——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

    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20171227

     

    冀祥德

     

     

    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启动仪式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马上就要闭幕了。下面,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对会议作总结。

    四年来,我们牢记方志家国情怀,肩负方志使命担当,树立方志自信,发扬方志人精神,创造出方志速度、方志效率,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地方志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次会议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而且是梳理地方志四年来的深刻变化及明确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内涵、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系统梳理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成立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挖掘了新时代地方志事业新内涵,明确了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谋划部署了全国地方志系统未来五年的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是一次成功的年度主任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

     

    一、四年来的主要经验

    四年内,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观大势,谋全局,着力顶层设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施依法治志,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为地方志跨越式发展绘蓝图、制规划、定措施,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国地方志系统的充分肯定。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是明珠熠熠。其中,山东省创造出“围绕一个目标、提高两个站位、突破三个重点、落实‘六全’任务,促进山东史志事业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先进经验,四年时间获得山东省领导批示113次,成为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认真梳理这些经验,对于地方志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认真梳理了31个省,以及山东、天津、黑龙江、陕西、宁夏等省部分市县的好做法,形成了十条经验,希望大家继续坚持、落实、深化和发扬。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地方志必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一致。四年来,在第五届中指组的带领下,各级地方志机构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深刻认识并解决好地方志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做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例如,新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民族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四川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等等。

    (二)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遇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办、国办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加强地方志顶层设计,明确地方志发展道路?;毓怂哪甑姆⒄估?,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正是紧跟时代、抓住机遇,才获得跨越性的发展。例如,山东紧抓发展机遇,围绕走在全国前列,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中指组的规划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史志“存史、资政、教化”作用,树立方志文化自信,弘扬优秀齐鲁文化,赢得重视,彰显价值,等等。全国地方志系统要继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质量持续地方志的黄金时代。

    (三)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明确“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要求

    第五届中指组成立以来,在完善地方志事业发展保障体系的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从省到市、到县,有的甚至到乡镇和村,了解地方志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各地普遍存在的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提炼形成了“一纳入、八到位”总体要求,并由刘延东副总理在与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明确提出,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在中指组的积极推动和督促下,各地积极落实“一纳入、八到位”。例如,北京在首都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地方志事业发展蓝图,将地方志事业纳入首都总体发展一体规划、整体工作一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一体督查,激发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等等。实践证明,“一纳入、八到位”是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贯彻落实的好,地方志事业发展就红红火火、后劲充足。

    (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志

    依法治志,是依法治国的应有内涵,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地方志事业中的必然体现,也是开拓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四年来,各地坚持依法治志,通过地方志立法、建章立制、督促检查考核等深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例如,山西、吉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等省以地方立法为抓手,为地方志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北京、天津、山西、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ㄇ⑹校┙胤街竟ぷ髂扇胝ㄐЭ己颂逑?,提升了地方志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有效地开创了各区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海南、西藏等?。ㄇ?、市)建立督促检查考核机制,山西将地方志工作进展缓慢市县列入省政府“13710”督办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上海、河北、福建、湖南、甘肃、宁夏等省(区、市)开展法规宣传,尤其宁夏坚持连续多年开展形式多样的“5·18”地方志宣传推介活动,普及方志知识,提升地方志的社会影响力,等等。

    (五)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四年来地方志发生质的变化,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与科学的顶层设计、全面的统筹规划密切相关,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度胤街臼乱捣⒄构婊僖?span lang="EN-US">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出台,“十个指头弹钢琴”“志、鉴、馆、网、库、用、刊、会、研、史”全面铺开,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效应明显。在中指组及其办公室的带领下,各地注重谋划布局,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格局。例如安徽结合全省地方志工作实际,先后提出“三个定位 ”“三个服务”“六大建设”“七个讲”“九个扎实推进”和“六项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从总体上定好位,布好局,把好安徽省地方志事业的方向。贵州通过“四个转变”和“六项措施”,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推动省志编纂取得新成效。陕西、重庆等?。ㄊ校┳叛廴?,服务发展,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牵住“两全目标”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建设,等等。

    (六)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调动全系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推动地方志高质量发展。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陆续推出全国地方志“十大工程”,聆听时代的呼唤,回应时代的要求。1229,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地情论坛、首届全国名村论坛就是我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各地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手段,打造地方特色。河北、安徽重视地方志科研创新,连续举办三届“冀皖方志理论研讨会”,扩大了交流范围,提升了方志理论研究水平。吉林省创新实施“吉林省方志理论研究三百工程”。福建省创新思路,率先用文艺晚会形式表现地方志,从地方志角度拍摄、展示红色文化,拓宽了工作领域。湖南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永州为试点,有效推进“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工作,等等。

    (七)必须坚持“互联网+地方志”

    依托互联网,地方志事业理念不断提升,管理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中指组及其办公室适应新形势,有步骤地推进“三网一馆两平台”建设。各地加快推进网站、数据库、新媒体平台等建设。例如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新疆等?。ㄊ?、区)打造“互联网+地方志”模式,推动志鉴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步伐。尤其内蒙古经过数年努力,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完成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汉文网站、蒙古文网站、手机网站、内蒙古地情网站集群、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多功能数据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战略格局,等等。

    (八)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打造精品

    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近年来中指组及其办公室推出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研究出台一系列质量制度,严把地方志质量关。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编纂规范,健全志稿评议、审查验收、质量评估等制度,在确保志鉴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吉林、河南、湖北、海南、云南等?。ㄇ┓直鸾⒔∪娣兑滴裰柿刻逑?、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志鉴质量保障机制、编审制度等,严格流程管理,把质量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地方志工作全过程。福建省泉州市探索形成了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系统有效保存地情资料的工作机制,通过年鉴、月志、日记全方位整合编辑资料信息,变被动占有材料为主动占有材料,为存史修志提供全面翔实资料,从源头确保了地方志工作的高质量。广西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志书评审、出版制度,建立志书审查验评分制,从程序上和制度上保证志书的质量,等等。

    (九)必须坚持以有为谋有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几年的实践证明,地方志要高质量发展,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一定要把开发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所作为。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以“一体两翼”、名镇志、名村志等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动作为,强化对地方志资源的深加工,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例如,上海创新?;ば钥⒗?、拓展普及性开发利用、开展各区特色性开发利用、推进研究性开发利用,翻译出版“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编辑出版“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并启动系列研究课题及项目,留存地方历史记忆。江苏省围绕“特”字做文章,组织编纂了一批区域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专业志书,服务中心大局,以有为谋有为,获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要求“做好地方志和年鉴的编修工作”。广东省着力推进方志馆建设,省、市、县三级方志馆从无到有,社会影响面逐步扩大,实现了方志馆建设的新突破。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南、云南等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编辑出版一系列地情丛书,做好资政服务,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等等。

    (十)必须坚持方志人的价值导向,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广大方志人凝心聚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的以“修志问道、直笔著史”方志人精神、“三耐一强”仙人掌精神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各地以机关建设为支撑,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队伍,奋力营造干事创业新环境,并通过多种途径,弘扬方志人精神,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例如,山西、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四川、贵州、宁夏等?。ㄇ┳⒅毓瘫厩炕院胙锓街救司裎诵?,建立健全方志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其中吉林以综合年鉴编辑人员的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强化队伍支撑,定期举办年鉴编纂人员培训班,加强实战演练,交叉点评、分层施训,取得良好效果。河南新增职能,明确机构,实现“史”“志”兼备,在全省严控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成功增设两个处,为地方史编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准备,等等。

    四年内,各市县也形成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山东济南和青岛抓住志鉴主业,科学谋划,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天津市西青区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大力实施村村建档修志工程;北辰区发扬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推进北辰史志事业再攀新峰。黑龙江哈尔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有为谋有位。陕西西安狠抓地情书籍编纂和信息化工作,努力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宁夏银川全面推进志书、年鉴、旧志、信息化等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地方志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年来,方志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方志六有”:一是有一种精神叫方志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要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志,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道,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未来;就是“三耐一强”的仙人掌精神,要耐得住炎热(默默无闻)、干旱(人才不足)、贫瘠(待遇低下),富有极强生命力,不断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地方志功能向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拓展。二是有一种速度叫“方志速度”。长期以来,方志部门被误认为是一群白发老年人数十年修一书,似蜗?;郝佬?。近年来,中指办率先垂范,带头转变工作作风,系列名志工程、“一体两翼”工程等迅速开花结果,方志速度不再是蜗牛速度,而是高铁速度。三是有一种效率叫“方志效率”。在速度加快的同时,方志人抓质量、重效益蔚然成风,方志效率日益提高。四是有一种情怀叫“方志情怀”。方志人凝心聚力,在加快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职业情怀、家国情怀,结下了深厚的方志情义。五是有一种自信叫“方志自信”。地方志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方志文化是最独特、最灿烂的明珠。在地方志的传承中,孕育了方志人自信的情怀、自信的根源。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方志文化应该起到领头羊和排头兵的作用。当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时候,方志文化应该站在世界舞台的党中央。六是有一种担当叫“方志担当”。四年来,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就是凭着敢于担当的精神,主动拷问“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什么是方志人的贡献?”在冷部门做出了热事业。

    经验是宝贵的,精神是可贵的。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国方志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自信、提振信心、开疆辟土、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开创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二、2018年的主要工作

    (一)明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强化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其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做到学通、弄懂、做实。要充分认识、认真思考、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指导意义,明确方志人在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所肩负的新使命和新担当。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五大内涵,确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志、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方志人应有的贡献。

    (二)依法治志,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法治化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积极推动《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工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加大《地方志工作条例》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与国务院办公厅督察室联合就《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尤其是“两全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各地各部门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确?!豆婊僖啡挝竦娜缙谕瓿?。加大调研力度,针对推进依法治志、“一纳入、八到位”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各级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志法规规章体系,尤其没有制定或正在制定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地方,要力争早日出台。要严格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依法全面履行相关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立督察考核机制,进一步将地方志工作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加大地方志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

    (三)全力以赴,加大二轮志书任务完成力度

    2018年,全国第二轮修志任务将进入攻坚期。规划任务已经完成的地区,要认真总结首轮、第二轮修志经验教训,做好第三轮修志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和为当地发展大局服务的工作。规划任务未完成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完成“两全目标”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按照“时间表、路线图”蹄疾步稳推进二轮修志;切实做好行政督查,将“两全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的督查工作内容。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着手研究制定《关于第三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第二轮志书政法部分编纂的若干意见》《关于第二轮志书政治部类编纂的若干意见》。稳步推进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积极推进中国志书精品工程。进一步深化质量建设,推动《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贯彻落实。

    (四)精准发力,进一步扩大年鉴覆盖面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召开第三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年鉴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年鉴资助工程,积极推动《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推进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启动专业年鉴试点单位工作,加强对试点单位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军事、武警、行业、部门、高校等各类专业年鉴编纂的指导和管理。各地区要继续高度重视年鉴工作,尚未理顺地方综合年鉴工作管理体制的,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积极推进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覆盖工作,争取尽早实现全国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

    (五)科学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旧志整理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有计划地推动全国旧志整理、?;すぷ鳎绦褂牒M庀喙鼗沟慕涣骱献?;继续做好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中国地方志数字化项目后期加工工作;积极推动旧志数字化建设;启动《清代方志序跋汇编·府县志卷》编辑工作。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继续有计划、高质量地集中整理本地历代方志,让优秀遗产方便于用。要分类整理旧志资料,做到古为今用。要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开展旧志点校、提要、考录、辑佚等工作。

    (六)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方志馆建设

    加强方志馆建设,规范方志馆管理。国家方志馆要不断丰富方志馆馆藏,通过购买、征集多种途径增加馆藏图书资料和实物资源,做好期刊入库、整理工作;做好捐赠图书的接收、整理工作;继续开展年鉴编目工作。做好国家方志馆“方志中国”“魅力中国”展览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召开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全国方志馆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分会年会、方志馆培训会议。推动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长江分馆建设,指导国家方志馆分馆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各级方志馆申报立项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各级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倾力打造方志馆品牌,不断扩大方志馆的社会影响力。

    (七)立足现实,大力发展“互联网+地方志”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稳步推进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完成国家数字方志馆(一期)建设和中国国情网一期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的日常维护、信息发布、安全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方志中国”手机报。筹备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暨信息化分会年会,指导各地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信息化研究会工作。要加快推进各级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八)立足国情,继续围绕“三个服务”开拓创新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继续围绕“三个服务”开拓创新,彰显地方志价值、展示地方志魅力、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一是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中国南海志》《三沙市志》《八一镇志》编纂工作,召开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和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推进会,大力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志》编纂和中国抗日战争志系列丛书编纂。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加强对地方志资源的深加工,做好抗战研究相关工作。二是地方志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开拓创新。继续推进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深入推进中国名山志、中国名酒志等文化工程,启动中国名街志、名水志等文化工程,做好《中国影像方志》及中国影像志名镇系列的制作和播出工作等。继续编辑信息简报、编写地方史和地情书籍、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三是地方志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继续实施以《中国地情报告》为主体、《中国方志发展报告》《中国年鉴发展报告》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程。进一步谋划编纂社区志、居民小区志,推动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

    (九)强化科研,高度重视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博士后等,完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为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奠定理论、人才基础。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史学理论研讨会。要发挥中国地方志学会及其各分会的作用,做好中国地方志学会及分支机构管理工作;召开第八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及年鉴、信息化、方志学、编辑出版、史志期刊、方志馆分会年会,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史志期刊平台和阵地作用,推进《中国地方志》名刊建设,完善《中国地方志》期刊网采编系统,严格审稿流程,完善审稿制度。优化中指办各报刊的选题和稿源,加强各刊专业性和学术性。继续做好《中国年鉴研究》《方志馆研究》,打造年鉴、方志馆理论研究新平台。召开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年度工作会议,提高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水平。

    (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全国地方志系统援藏援疆工作

    进入“两全目标”攻坚期,全国地方志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一系列援藏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关于全国地方志系统支援西藏、新疆地方志工作的意见》,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地方志系统援藏援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两全目标”,全国一个县都不能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规范和督促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的援藏援疆工作。坚持依法支援,推动全国地方志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志鉴编纂协议的签订。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援助双方实际,牢牢把握志鉴主业,兼顾其他各业整体推进。

     

    (十一)大力推行资料年报制度,强化地方志资料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依法征集地方志资料的力度,出台地方志资料收(征)集、保存、管理制度,为推行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并形成常态机制打好基础。要创新方式,大力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建立能够全方位适应地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文化建设需要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

    (十二)积极推动把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拓宽地方志疆土领地

    按照《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545号)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地方志工作规定》及《地方志编写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稳步推进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拓展地方志机构工作领域。

    (十三)面向世界,向人类贡献中国方志智慧

    继续组织人员赴欧美国家进行地方志学术交流,进一步走出去传播中国方志文化,推介新方志编纂成果,服务国家文化建设“走出去”的战略,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者直接感受到中华方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组织赴台湾地区进行地方志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方志文化交流的正能量作用。

    (十四)切实重视队伍建设,为国志编修培养储备人才

    进一步凝练方志人精神追求,锻造方志人品格特征,形成方志人精神风骨,树立方志人胸怀情操,振奋方志人士气,扩大地方志影响,提高地方志热度。努力培养一支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分类组织业务培训,举办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班、全国地方志系统行政管理队伍培训班、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史志期刊主编(编辑)培训班、信息化业务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建立国家级、省级地方志专家库,选拔一批方志和年鉴专业领军人才。总结经验,继续做好干部交流和任免工作。

    (十五)加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中指办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深化十大意识,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中共中央和社科院党建工作精神,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制定系列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学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管理工作制度汇编》,营造守规矩、讲纪律、循规范的工作环境;在中指办、国家方志馆各部门“四定”方案基础上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方案》,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处室内部管理机制;组织中指办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升干

上一篇:
冀祥德为2018年第一期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学员授课
下一篇:
《通辽年鉴(2017)》出版发行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时政动态  /  工作动态

冀祥德在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发布时间:2018-02-10 来源:“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        【字体:
  •  

     

     

     

    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决胜两全目标  地方志事业

     

    ——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

    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

     

    20171227

     

    冀祥德

     

     

    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国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名山志文化工程启动仪式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马上就要闭幕了。下面,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对会议作总结。

    四年来,我们牢记方志家国情怀,肩负方志使命担当,树立方志自信,发扬方志人精神,创造出方志速度、方志效率,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地方志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次会议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而且是梳理地方志四年来的深刻变化及明确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内涵、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系统梳理第五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成立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挖掘了新时代地方志事业新内涵,明确了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谋划部署了全国地方志系统未来五年的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是一次成功的年度主任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

     

    一、四年来的主要经验

    四年内,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观大势,谋全局,着力顶层设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施依法治志,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为地方志跨越式发展绘蓝图、制规划、定措施,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国地方志系统的充分肯定。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是明珠熠熠。其中,山东省创造出“围绕一个目标、提高两个站位、突破三个重点、落实‘六全’任务,促进山东史志事业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先进经验,四年时间获得山东省领导批示113次,成为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认真梳理这些经验,对于地方志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认真梳理了31个省,以及山东、天津、黑龙江、陕西、宁夏等省部分市县的好做法,形成了十条经验,希望大家继续坚持、落实、深化和发扬。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地方志必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一致。四年来,在第五届中指组的带领下,各级地方志机构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深刻认识并解决好地方志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做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例如,新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民族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四川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等等。

    (二)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遇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就地方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中办、国办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加强地方志顶层设计,明确地方志发展道路?;毓怂哪甑姆⒄估蹋骷兜胤街竟ぷ骰拐墙舾贝?、抓住机遇,才获得跨越性的发展。例如,山东紧抓发展机遇,围绕走在全国前列,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中指组的规划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史志“存史、资政、教化”作用,树立方志文化自信,弘扬优秀齐鲁文化,赢得重视,彰显价值,等等。全国地方志系统要继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高质量持续地方志的黄金时代。

    (三)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明确“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要求

    第五届中指组成立以来,在完善地方志事业发展保障体系的问题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从省到市、到县,有的甚至到乡镇和村,了解地方志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各地普遍存在的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提炼形成了“一纳入、八到位”总体要求,并由刘延东副总理在与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明确提出,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在中指组的积极推动和督促下,各地积极落实“一纳入、八到位”。例如,北京在首都发展大格局中谋划地方志事业发展蓝图,将地方志事业纳入首都总体发展一体规划、整体工作一体部署和重点工作一体督查,激发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等等。实践证明,“一纳入、八到位”是推进地方志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贯彻落实的好,地方志事业发展就红红火火、后劲充足。

    (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志

    依法治志,是依法治国的应有内涵,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地方志事业中的必然体现,也是开拓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四年来,各地坚持依法治志,通过地方志立法、建章立制、督促检查考核等深化制度化、法治化建设。例如,山西、吉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等省以地方立法为抓手,为地方志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北京、天津、山西、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ㄇ⑹校┙胤街竟ぷ髂扇胝ㄐЭ己颂逑?,提升了地方志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有效地开创了各区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海南、西藏等?。ㄇ⑹校┙⒍酱偌觳榭己嘶?,山西将地方志工作进展缓慢市县列入省政府“13710”督办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效显著。上海、河北、福建、湖南、甘肃、宁夏等?。ㄇ⑹校┛狗ü嫘?,尤其宁夏坚持连续多年开展形式多样的“5·18”地方志宣传推介活动,普及方志知识,提升地方志的社会影响力,等等。

    (五)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四年来地方志发生质的变化,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与科学的顶层设计、全面的统筹规划密切相关,这是新时代赋予的最重要经验之一。《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出台,“十个指头弹钢琴”“志、鉴、馆、网、库、用、刊、会、研、史”全面铺开,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效应明显。在中指组及其办公室的带领下,各地注重谋划布局,构建地方志事业发展格局。例如安徽结合全省地方志工作实际,先后提出“三个定位 ”“三个服务”“六大建设”“七个讲”“九个扎实推进”和“六项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从总体上定好位,布好局,把好安徽省地方志事业的方向。贵州通过“四个转变”和“六项措施”,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推动省志编纂取得新成效。陕西、重庆等?。ㄊ校┳叛廴?,服务发展,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牵住“两全目标”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推动全面建设,等等。

    (六)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调动全系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推动地方志高质量发展。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陆续推出全国地方志“十大工程”,聆听时代的呼唤,回应时代的要求。1229,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地情论坛、首届全国名村论坛就是我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各地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手段,打造地方特色。河北、安徽重视地方志科研创新,连续举办三届“冀皖方志理论研讨会”,扩大了交流范围,提升了方志理论研究水平。吉林省创新实施“吉林省方志理论研究三百工程”。福建省创新思路,率先用文艺晚会形式表现地方志,从地方志角度拍摄、展示红色文化,拓宽了工作领域。湖南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永州为试点,有效推进“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工作,等等。

    (七)必须坚持“互联网+地方志”

    依托互联网,地方志事业理念不断提升,管理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中指组及其办公室适应新形势,有步骤地推进“三网一馆两平台”建设。各地加快推进网站、数据库、新媒体平台等建设。例如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广西、四川、新疆等?。ㄊ小⑶┐蛟?ldquo;互联网+地方志”模式,推动志鉴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步伐。尤其内蒙古经过数年努力,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完成了以内蒙古自治区情网汉文网站、蒙古文网站、手机网站、内蒙古地情网站集群、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多功能数据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四网、两平台、双系统、一库(馆)”的发展战略格局,等等。

    (八)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打造精品

    质量是地方志的生命。近年来中指组及其办公室推出中国志书精品工程、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研究出台一系列质量制度,严把地方志质量关。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编纂规范,健全志稿评议、审查验收、质量评估等制度,在确保志鉴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吉林、河南、湖北、海南、云南等?。ㄇ┓直鸾⒔∪娣兑滴裰柿刻逑怠⒅柿靠刂铺逑?、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志鉴质量保障机制、编审制度等,严格流程管理,把质量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地方志工作全过程。福建省泉州市探索形成了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系统有效保存地情资料的工作机制,通过年鉴、月志、日记全方位整合编辑资料信息,变被动占有材料为主动占有材料,为存史修志提供全面翔实资料,从源头确保了地方志工作的高质量。广西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志书评审、出版制度,建立志书审查验评分制,从程序上和制度上保证志书的质量,等等。

    (九)必须坚持以有为谋有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几年的实践证明,地方志要高质量发展,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一定要把开发利用地方志文化资源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所作为。中指组及其办公室以“一体两翼”、名镇志、名村志等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动作为,强化对地方志资源的深加工,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例如,上海创新?;ば钥⒗?、拓展普及性开发利用、开展各区特色性开发利用、推进研究性开发利用,翻译出版“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编辑出版“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并启动系列研究课题及项目,留存地方历史记忆。江苏省围绕“特”字做文章,组织编纂了一批区域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专业志书,服务中心大局,以有为谋有为,获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要求“做好地方志和年鉴的编修工作”。广东省着力推进方志馆建设,省、市、县三级方志馆从无到有,社会影响面逐步扩大,实现了方志馆建设的新突破。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南、云南等省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编辑出版一系列地情丛书,做好资政服务,扩大地方志工作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等等。

    (十)必须坚持方志人的价值导向,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广大方志人凝心聚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的以“修志问道、直笔著史”方志人精神、“三耐一强”仙人掌精神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各地以机关建设为支撑,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队伍,奋力营造干事创业新环境,并通过多种途径,弘扬方志人精神,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例如,山西、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四川、贵州、宁夏等?。ㄇ┳⒅毓瘫厩炕?,以弘扬方志人精神为核心,建立健全方志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其中吉林以综合年鉴编辑人员的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强化队伍支撑,定期举办年鉴编纂人员培训班,加强实战演练,交叉点评、分层施训,取得良好效果。河南新增职能,明确机构,实现“史”“志”兼备,在全省严控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成功增设两个处,为地方史编修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准备,等等。

    四年内,各市县也形成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山东济南和青岛抓住志鉴主业,科学谋划,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天津市西青区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大力实施村村建档修志工程;北辰区发扬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推进北辰史志事业再攀新峰。黑龙江哈尔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有为谋有位。陕西西安狠抓地情书籍编纂和信息化工作,努力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宁夏银川全面推进志书、年鉴、旧志、信息化等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地方志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服务经济社会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年来,方志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方志六有”:一是有一种精神叫方志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要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志,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道,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未来;就是“三耐一强”的仙人掌精神,要耐得住炎热(默默无闻)、干旱(人才不足)、贫瘠(待遇低下),富有极强生命力,不断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地方志功能向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拓展。二是有一种速度叫“方志速度”。长期以来,方志部门被误认为是一群白发老年人数十年修一书,似蜗?;郝佬小=昀?,中指办率先垂范,带头转变工作作风,系列名志工程、“一体两翼”工程等迅速开花结果,方志速度不再是蜗牛速度,而是高铁速度。三是有一种效率叫“方志效率”。在速度加快的同时,方志人抓质量、重效益蔚然成风,方志效率日益提高。四是有一种情怀叫“方志情怀”。方志人凝心聚力,在加快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职业情怀、家国情怀,结下了深厚的方志情义。五是有一种自信叫“方志自信”。地方志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国方志文化是最独特、最灿烂的明珠。在地方志的传承中,孕育了方志人自信的情怀、自信的根源。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方志文化应该起到领头羊和排头兵的作用。当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时候,方志文化应该站在世界舞台的党中央。六是有一种担当叫“方志担当”。四年来,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就是凭着敢于担当的精神,主动拷问“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什么是方志人的贡献?”在冷部门做出了热事业。

    经验是宝贵的,精神是可贵的。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国方志人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自信、提振信心、开疆辟土、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开创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新局面。

     

    二、2018年的主要工作

    (一)明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强化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其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做到学通、弄懂、做实。要充分认识、认真思考、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国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指导意义,明确方志人在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所肩负的新使命和新担当。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五大内涵,确立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志、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方志人应有的贡献。

    (二)依法治志,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法治化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积极推动《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工作,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加大《地方志工作条例》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与国务院办公厅督察室联合就《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尤其是“两全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各地各部门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确?!豆婊僖啡挝竦娜缙谕瓿伞<哟蟮餮辛Χ?,针对推进依法治志、“一纳入、八到位”过程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各级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地方志法规规章体系,尤其没有制定或正在制定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地方,要力争早日出台。要严格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依法全面履行相关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立督察考核机制,进一步将地方志工作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加大地方志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

    (三)全力以赴,加大二轮志书任务完成力度

    2018年,全国第二轮修志任务将进入攻坚期。规划任务已经完成的地区,要认真总结首轮、第二轮修志经验教训,做好第三轮修志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和为当地发展大局服务的工作。规划任务未完成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完成“两全目标”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按照“时间表、路线图”蹄疾步稳推进二轮修志;切实做好行政督查,将“两全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的督查工作内容。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着手研究制定《关于第三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第二轮志书政法部分编纂的若干意见》《关于第二轮志书政治部类编纂的若干意见》。稳步推进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积极推进中国志书精品工程。进一步深化质量建设,推动《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贯彻落实。

    (四)精准发力,进一步扩大年鉴覆盖面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召开第三次全国年鉴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年鉴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年鉴资助工程,积极推动《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推进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启动专业年鉴试点单位工作,加强对试点单位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军事、武警、行业、部门、高校等各类专业年鉴编纂的指导和管理。各地区要继续高度重视年鉴工作,尚未理顺地方综合年鉴工作管理体制的,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积极推进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覆盖工作,争取尽早实现全国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

    (五)科学规范,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旧志整理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有计划地推动全国旧志整理、?;すぷ?,继续开展与海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继续做好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中国地方志数字化项目后期加工工作;积极推动旧志数字化建设;启动《清代方志序跋汇编·府县志卷》编辑工作。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继续有计划、高质量地集中整理本地历代方志,让优秀遗产方便于用。要分类整理旧志资料,做到古为今用。要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开展旧志点校、提要、考录、辑佚等工作。

    (六)以点带面,积极推进方志馆建设

    加强方志馆建设,规范方志馆管理。国家方志馆要不断丰富方志馆馆藏,通过购买、征集多种途径增加馆藏图书资料和实物资源,做好期刊入库、整理工作;做好捐赠图书的接收、整理工作;继续开展年鉴编目工作。做好国家方志馆“方志中国”“魅力中国”展览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召开全国方志馆工作会议、全国方志馆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分会年会、方志馆培训会议。推动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长江分馆建设,指导国家方志馆分馆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各级方志馆申报立项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各级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倾力打造方志馆品牌,不断扩大方志馆的社会影响力。

    (七)立足现实,大力发展“互联网+地方志”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稳步推进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完成国家数字方志馆(一期)建设和中国国情网一期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的日常维护、信息发布、安全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做好“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平台、“方志中国”手机报。筹备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暨信息化分会年会,指导各地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信息化研究会工作。要加快推进各级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支持民族地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八)立足国情,继续围绕“三个服务”开拓创新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继续围绕“三个服务”开拓创新,彰显地方志价值、展示地方志魅力、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一是以国家利益为导向开拓创新。稳步推进《中国南海志》《三沙市志》《八一镇志》编纂工作,召开中国抗日战争志项目和中国地方抗日战争志工程推进会,大力推动《中国抗日战争志》编纂和中国抗日战争志系列丛书编纂。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加强对地方志资源的深加工,做好抗战研究相关工作。二是地方志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开拓创新。继续推进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深入推进中国名山志、中国名酒志等文化工程,启动中国名街志、名水志等文化工程,做好《中国影像方志》及中国影像志名镇系列的制作和播出工作等。继续编辑信息简报、编写地方史和地情书籍、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三是地方志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继续实施以《中国地情报告》为主体、《中国方志发展报告》《中国年鉴发展报告》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程。进一步谋划编纂社区志、居民小区志,推动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

    (九)强化科研,高度重视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

    中指组及其办公室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博士后等,完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为方志学一级学科建设奠定理论、人才基础。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史学理论研讨会。要发挥中国地方志学会及其各分会的作用,做好中国地方志学会及分支机构管理工作;召开第八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及年鉴、信息化、方志学、编辑出版、史志期刊、方志馆分会年会,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史志期刊平台和阵地作用,推进《中国地方志》名刊建设,完善《中国地方志》期刊网采编系统,严格审稿流程,完善审稿制度。优化中指办各报刊的选题和稿源,加强各刊专业性和学术性。继续做好《中国年鉴研究》《方志馆研究》,打造年鉴、方志馆理论研究新平台。召开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年度工作会议,提高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水平。

    (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全国地方志系统援藏援疆工作

    进入“两全目标”攻坚期,全国地方志系统要认真贯彻党中央一系列援藏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关于全国地方志系统支援西藏、新疆地方志工作的意见》,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地方志系统援藏援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两全目标”,全国一个县都不能少。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规范和督促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的援藏援疆工作。坚持依法支援,推动全国地方志系统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志鉴编纂协议的签订。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援助双方实际,牢牢把握志鉴主业,兼顾其他各业整体推进。

     

    (十一)大力推行资料年报制度,强化地方志资料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依法征集地方志资料的力度,出台地方志资料收(征)集、保存、管理制度,为推行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并形成常态机制打好基础。要创新方式,大力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建立能够全方位适应地方志编纂、地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文化建设需要的地方志资料保障机制。

    (十二)积极推动把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拓宽地方志疆土领地

    按照《规划纲要》和党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办发〔201545号)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地方史编写出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地方志工作规定》及《地方志编写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稳步推进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统一规范管理,拓展地方志机构工作领域。

    (十三)面向世界,向人类贡献中国方志智慧

    继续组织人员赴欧美国家进行地方志学术交流,进一步走出去传播中国方志文化,推介新方志编纂成果,服务国家文化建设“走出去”的战略,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者直接感受到中华方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组织赴台湾地区进行地方志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方志文化交流的正能量作用。

    (十四)切实重视队伍建设,为国志编修培养储备人才

    进一步凝练方志人精神追求,锻造方志人品格特征,形成方志人精神风骨,树立方志人胸怀情操,振奋方志人士气,扩大地方志影响,提高地方志热度。努力培养一支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分级、分类组织业务培训,举办全国方志馆业务培训班、全国地方志系统行政管理队伍培训班、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史志期刊主编(编辑)培训班、信息化业务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建立国家级、省级地方志专家库,选拔一批方志和年鉴专业领军人才。总结经验,继续做好干部交流和任免工作。

    (十五)加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中指办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深化十大意识,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中共中央和社科院党建工作精神,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制定系列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学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管理工作制度汇编》,营造守规矩、讲纪律、循规范的工作环境;在中指办、国家方志馆各部门“四定”方案基础上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方案》,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处室内部管理机制;组织中指办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升干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