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1-08-31 【字体:
  •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9日电题: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于嘉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哈日根图嘎查,82岁的蒙古族牧民斯仁塔日娃5年前脱贫后,开始帮助同村汉族贫困户黄文祥,为他制定3年内脱贫的详细计划,借给他基础母畜和农机具,助力黄文祥一家摆脱贫困。如今,黄文祥过上了好日子,他说:“邻里之间的真情相助,远远超越了民族的差异。” 
      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内蒙古自治区始终保持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伟大成就,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生动写照。 
      文化交融培植民族团结坚实根基。在草原城市锡林浩特,无论哪一个民族,几乎每个人的清晨都被几碗热气腾腾的蒙古奶茶唤醒。产自湖北的砖茶熬成茶汤,加入内蒙古草原的牛奶,再搭配蒙古族奶食、肉食和汉族、回族传统面食……这是这座多民族混居城市很多家庭的早餐。几百年前汉族茶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融产生的蒙古奶茶,如今已是内蒙古很多地区人们共同的生活喜好。 
      在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在这里,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各民族之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和学习,为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培植坚实根基。据统计,内蒙古大多数家庭是多民族混合家庭。 
      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多年来,内蒙古共享国家发展红利,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新中国成立初,全国齐心协力建包钢,结束了内蒙古没有工业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京蒙对口帮扶25年,内蒙古得到有力支持。 
      发展的红利转化成为各民族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让他们对安定团结倍感珍惜。蒙古族作曲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艾日布说,蒙古民族即使是在历史辉煌时期也没能惠及本民族全体,只有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才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当下是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强的时代,希望以后的日子就这样太平、富足。”有着欧洲人的面孔、说着地道东北话的孙梅说。她是俄罗斯族,生活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内蒙古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让各民族获得平等发展地位。山西晋城市工人宋秋锋与苏尼特左旗蒙古族牧民乌力吉发生经济纠纷,诉诸法院,成功调解。法官奈日木德勒说:“法院决不会因为涉及少数民族就偏袒或歧视一方,‘涉案民族’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在我们的办案思维里?!?nbsp;
      内蒙古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竞红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统一和自治、民族和区域结合起来,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制度平台。 
      内蒙古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内蒙古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均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每年九月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已连续举办37年。专家表示,内蒙古多年来深入人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对建立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理念起到重要且长效的作用。
上一篇: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石泰峰主持
下一篇:
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锡林郭勒盟引发热烈反响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时政动态  /  区内要闻

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9日电题: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 

      新华社记者勿日汗、于嘉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哈日根图嘎查,82岁的蒙古族牧民斯仁塔日娃5年前脱贫后,开始帮助同村汉族贫困户黄文祥,为他制定3年内脱贫的详细计划,借给他基础母畜和农机具,助力黄文祥一家摆脱贫困。如今,黄文祥过上了好日子,他说:“邻里之间的真情相助,远远超越了民族的差异?!?nbsp;
      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内蒙古自治区始终保持着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这一伟大成就,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生动写照。 
      文化交融培植民族团结坚实根基。在草原城市锡林浩特,无论哪一个民族,几乎每个人的清晨都被几碗热气腾腾的蒙古奶茶唤醒。产自湖北的砖茶熬成茶汤,加入内蒙古草原的牛奶,再搭配蒙古族奶食、肉食和汉族、回族传统面食……这是这座多民族混居城市很多家庭的早餐。几百年前汉族茶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相融产生的蒙古奶茶,如今已是内蒙古很多地区人们共同的生活喜好。 
      在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在这里,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各民族之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和学习,为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培植坚实根基。据统计,内蒙古大多数家庭是多民族混合家庭。 
      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なⅰ6嗄昀?,内蒙古共享国家发展红利,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新中国成立初,全国齐心协力建包钢,结束了内蒙古没有工业的历史;发展中,内蒙古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京蒙对口帮扶25年,内蒙古得到有力支持。 
      发展的红利转化成为各民族群众心中满满的获得感,让他们对安定团结倍感珍惜。蒙古族作曲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艾日布说,蒙古民族即使是在历史辉煌时期也没能惠及本民族全体,只有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才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当下是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强的时代,希望以后的日子就这样太平、富足?!庇凶排分奕说拿婵住⑺底诺氐蓝被暗乃锩匪?。她是俄罗斯族,生活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内蒙古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让各民族获得平等发展地位。山西晋城市工人宋秋锋与苏尼特左旗蒙古族牧民乌力吉发生经济纠纷,诉诸法院,成功调解。法官奈日木德勒说:“法院决不会因为涉及少数民族就偏袒或歧视一方,‘涉案民族’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在我们的办案思维里?!?nbsp;
      内蒙古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竞红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统一和自治、民族和区域结合起来,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制度平台。 
      内蒙古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心中。内蒙古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均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每年九月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已连续举办37年。专家表示,内蒙古多年来深入人心的民族团结教育,对建立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理念起到重要且长效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智能导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