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细实之处见真功

发布时间:2019-03-07 【字体:
  •  

    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空唱高调,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唯有干细、干实,才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点虚,有点飘。有的认为只需抓大事、管宏观就行,不屑于抓细节抓小事,缺乏从细微之处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存在本领恐慌,心有余力不足,缺乏办“具体事”的能力、水平和方法;有的善作秀善表演,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有云: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其沙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面,籍以攻玉,永无耗折。既解之后,别施精巧工夫。得镔铁刀者,则为利器也。文中记述了玉器制作的繁杂工艺及精细化要求。清代唐荣祚《制玉图》则以12张图展示了制玉的全部工序。精于细微、求真务实,每一个精美玉器的生成,都有赖于工匠对12道具体工序的熟练掌握和精密操作,这体现了他们执着与坚守的精神,也启示我们,精、细、实,是做好事情的根本保证。

    《道德经》说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比魏未笫露际怯梢桓鲆桓鱿感〉幕方谧楹隙?,没有具体细节、小事的积累,就不会有大事的成功,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薄?SPAN lang=EN-US>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多古圣先贤都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落实到为民办事的件件实事之中。如,北宋名臣王安石为官期间,屡辞京官,甘做地方官十八年。每到一地,他都能够结合当地实际,为百姓办事。初到鄞县时,他就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用十多天的时间,东到穿山,西至桃源,跑遍鄞县境内的“东西十有四乡”,劝督各乡的人民去疏浚川渠。到鄞县的第二年,青黄不接时,他又开创性地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乡民,约定到秋收之后,加纳少量利息,赴县偿还,这也是之后“青苗法”的雏形。

    伏尔泰曾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惫ぷ髯鱿缸鍪狄残氤种院恪!蛾套哟呵铩芳窃兀呵鹁菸疥套釉唬骸拔嶂了啦患胺蜃右?!”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晏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行动的脚步始终未停止过。

    “千虚不博一实”,共产党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工作中落实、实干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作风建设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都是从具体的事入手,落细落小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锤一锤凿实,党风政风才为之焕然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实干,一件件事扎实干好,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须知,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粘叩?,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唯有干细、干实,才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1312版)

     

上一篇:
专志贵专
下一篇:
杨海峰主讲方志大讲堂第二十一讲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史志研究  /  方志研究  /  编纂理论

细实之处见真功

发布时间:2019-03-07 来源:方志中国公众号        【字体:
  •  

    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粘叩?,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唯有干细、干实,才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点虚,有点飘。有的认为只需抓大事、管宏观就行,不屑于抓细节抓小事,缺乏从细微之处抓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存在本领恐慌,心有余力不足,缺乏办“具体事”的能力、水平和方法;有的善作秀善表演,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有云:凡玉初剖时,冶铁为圆盘,以盆水盛沙,足踏圆盘使转,添沙剖玉,逐忽划断……其沙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面,籍以攻玉,永无耗折。既解之后,别施精巧工夫。得镔铁刀者,则为利器也。文中记述了玉器制作的繁杂工艺及精细化要求。清代唐荣祚《制玉图》则以12张图展示了制玉的全部工序。精于细微、求真务实,每一个精美玉器的生成,都有赖于工匠对12道具体工序的熟练掌握和精密操作,这体现了他们执着与坚守的精神,也启示我们,精、细、实,是做好事情的根本保证。

    《道德经》说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比魏未笫露际怯梢桓鲆桓鱿感〉幕方谧楹隙?,没有具体细节、小事的积累,就不会有大事的成功,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多古圣先贤都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落实到为民办事的件件实事之中。如,北宋名臣王安石为官期间,屡辞京官,甘做地方官十八年。每到一地,他都能够结合当地实际,为百姓办事。初到鄞县时,他就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用十多天的时间,东到穿山,西至桃源,跑遍鄞县境内的“东西十有四乡”,劝督各乡的人民去疏浚川渠。到鄞县的第二年,青黄不接时,他又开创性地把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乡民,约定到秋收之后,加纳少量利息,赴县偿还,这也是之后“青苗法”的雏形。

    伏尔泰曾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工作做细做实也须持之以恒。《晏子春秋》记载,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晏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行动的脚步始终未停止过。

    “千虚不博一实”,共产党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工作中落实、实干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以作风建设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都是从具体的事入手,落细落小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锤一锤凿实,党风政风才为之焕然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实干,一件件事扎实干好,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须知,没有坐享其成的收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业??粘叩?,蓝图再好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唯有干细、干实,才是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131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