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白露

发布时间:2021-09-07 【字体:


  •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7日或8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进入白露,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指在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此时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 · 民俗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 · 养生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在饮食上也得多多注意?!赌丫芳窃兀?ldquo;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滋养皮肤),充身,泽毛。”意指在这一节气要预防秋燥,因为燥邪伤人。要预防秋燥,可适当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但是不宜服用过多。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饮食养生以生津润肺为主。宜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银耳、菠萝、燕窝、猪肺、蜂蜜、乌鸡、鳖肉、龟肉、鸭蛋等。

     

    白露 · 诗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上一篇:
处暑
下一篇:
秋分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白露

发布时间:2021-09-07 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字体:


  •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7日或8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进入白露,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夜晚渐凉,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是指在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此时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 · 民俗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 · 养生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穿衣。“白露节气勿露身”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候已凉,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在饮食上也得多多注意。《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熏肤(滋养皮肤),充身,泽毛。”意指在这一节气要预防秋燥,因为燥邪伤人。要预防秋燥,可适当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但是不宜服用过多。

    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饮食养生以生津润肺为主。宜多吃些生津养肺的食物和水果,如雪梨、甘蔗、柿子、马蹄、银耳、菠萝、燕窝、猪肺、蜂蜜、乌鸡、鳖肉、龟肉、鸭蛋等。

     

    白露 · 诗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