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最新动态今天_风楼阁破解版2.0_夜来香论坛官网_苏州51龙凤茶楼论坛

满洲里市民族构成(1901—1954)

发布时间:2019-05-28 【字体:
  •  

    1901年,中东铁路筑成后,俄国铁路职工、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迁入满洲里地区,因而形成了中、俄两国人杂居的特点。

    民国年间人口中以俄国人居多。1922年,满洲里人口总数为15 948人,俄人10 615人,占总人口的66.56%;1926年,总人口数12 037人,俄人8997人,占总人口的74.74%;1928年,总人口为16 273人,俄人10 791人,占总人口的66.31%。

    1932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满洲里,建立伪满洲国的地方政权。1933年,总人口8879人,其中俄人3855人,占总人口的43.4%。1934年,总人口6330人,其中俄人863人,占总人口的13.63%。俄罗斯人大部分迁移哈尔滨等地。1938年,全市人口6778人,其中俄罗斯人1567人,而日本人则由1933年的378人增至810人。

    1951年,满市有苏侨2983人。年末,根据党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将边疆地区的苏联侨民迁往内地。自19525月至1953年,先后两批有千余人迁往哈尔滨南岔、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兴安盟科尔沁右翼旗哈拉黑努图克领下村等地。19545月,根据苏联政府的要求,又有1413名侨民返回苏联。这时,满市的苏联侨民仅有300余人,以后逐年减少。

    通过人口普查的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满洲里市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民族类别也逐渐有所增加。

     

     

上一篇:
东正教节庆活动
下一篇:
呼伦贝尔市民族构成(1922—1990)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区情纵览  /  内蒙古印象  /  民俗风情

满洲里市民族构成(1901—1954)

发布时间:2019-05-28 来源:《满洲里市志>>第三卷人口>>第二章人口构成>>第一节民族构成》        【字体:
  •  

    1901年,中东铁路筑成后,俄国铁路职工、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迁入满洲里地区,因而形成了中、俄两国人杂居的特点。

    民国年间人口中以俄国人居多。1922年,满洲里人口总数为15 948人,俄人10 615人,占总人口的66.56%1926年,总人口数12 037人,俄人8997人,占总人口的74.74%1928年,总人口为16 273人,俄人10 791人,占总人口的66.31%。

    1932年,日本侵略者侵占满洲里,建立伪满洲国的地方政权。1933年,总人口8879人,其中俄人3855人,占总人口的43.4%。1934年,总人口6330人,其中俄人863人,占总人口的13.63%。俄罗斯人大部分迁移哈尔滨等地。1938年,全市人口6778人,其中俄罗斯人1567人,而日本人则由1933年的378人增至810人。

    1951年,满市有苏侨2983人。年末,根据党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将边疆地区的苏联侨民迁往内地。自19525月至1953年,先后两批有千余人迁往哈尔滨南岔、额尔古纳右旗三河、兴安盟科尔沁右翼旗哈拉黑努图克领下村等地。19545月,根据苏联政府的要求,又有1413名侨民返回苏联。这时,满市的苏联侨民仅有300余人,以后逐年减少。

    通过人口普查的情况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满洲里市的民族构成,汉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民族类别也逐渐有所增加。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