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德君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明生(蒙古族)
代 区 长:张玉伦
政协主席:范 英
武装部长:刘伯红
政 委:宋世亮
【概况】昆都仑区位于包头市区西部,土默川和河套平原之间,北纬40°34′,东经109°50′。北依阴山,南临黄河,源于大青山、乌拉山之间的昆都仑河流经境内,注入黄河。因境域跨昆都仑河而得区名。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65.64万,有蒙古、汉、回、达斡尔等37个民族。辖13个街道,2个镇。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实现37.52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0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 166元,同比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 872元,同比增长9%。各项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全面完成,均位居包头市9个旗县区首位。
【工业】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新上项目和技改扩能项目为支撑,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构筑钢铁、不锈钢和稀土等支柱产业优势,加快工业大区建设步伐。全面加强与包钢的合作,工业经济向规?;?、集约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力支持包钢发展1 850万吨产能规模,以参与包钢—包头钢铁深加工园区—乌拉特前旗黑柳沟工业集中区分工协作为重要切入点,打造钢铁及其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围绕包钢“板、管、轨、线”四大精品线,引进一批钢铁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
【第三产业】商贸金融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加速提升。党中央商务区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商场、综合超市和专业性市场等为主体的商贸业态格局,包百、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海港酒店等重点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企业繁荣活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2亿元,同比增长18%。商业地产投资开发态势强劲,东方伟业城市广场、凯旋·党中央公园等一大批项目快速推进,先后引进沃尔玛、颐高数码广场等入驻昆区。居然之家、维多利商厦等已开业运营。
【城市建设】昆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完备。有效实施城区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利民便民工程建设,11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等均已开工建设,完成31个旧小区的治理改造,实施乌兰小区等11个旧小区供暖二次网改造,人居条件明显改善。把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北部区新城村城市化改造已投入资金8亿多元,完成拆迁量的80%以上。南部区华发新城等一批现代化商住小区加紧建设,城市区域不断扩展。包钢尾矿坝周边五村整体搬迁项目61栋、2125套、22.3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已具备入住条件,移民搬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科教卫生】在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中,完成了全区79所中小学、323栋校舍的排查鉴定工作。完成翻建、新建校舍面积11.89万平方米。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积极筹措资金,两年投入5.25亿元,率先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社会和谐】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突破口,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按照“一个全部、两个90%”为目标,先期投入3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成功化解410件信访问题。深入开展“平安昆区”“和谐昆区”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管理创新,平安创建、社会人才、劳动监察等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2月,区人民检察院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先进检察院”荣誉称号之后,再次荣获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全国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
继续实施“三个1000万”、“500万救助”等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 361人,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执行同一标准,达到平均每人每月34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平均每人每月1 363元,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不断完善保障的覆盖面,新增养老、医疗、失业等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 620人、2 016人、48 813人。
【改善民生实事】
1.完善社区干部补贴增长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从2010年1月份起继续为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补贴,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继续改善社区活动场所;继续为区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补贴社会保险,全面完成“三个1000万”工程。
2.继续实施“千名大学生”就业工程。
3.城镇新增就业12 000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名成员就业。
4.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5.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使更多的居民实现老有所养。
6.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135元。
7.实施好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市级统筹,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元,参合率达到95%以上。
8.投入500万元救助特困群众。
9.对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进行资助。
1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11.提高城镇低保家庭取暖补贴每户100元,达到700元。
12.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完成8.6万平方米迁建、翻建和38万平方米校舍加固工程。
13.完成蒙古族学校、哈业脑包中心校、昆北中心校建设。
14.大力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免费婚检。
15.不断拓宽社区卫生服务网点覆盖面,形成“十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16.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拓展到63个社区。
17.规划建设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安置、收容贫困优抚对象、“三无”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和孤儿。
18.提高环卫一线清洁工人月工资200元。
19.新建5座、改造10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20.新建完成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万平方米。
【荣誉】昆都仑区以全自治区城区第一名的总成绩顺利通过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并获得先进县(市)称号。2009年,昆都仑区申报的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5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19.2%;获得包头市科技进步奖19项,占全市获奖成果的32.8%;3人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先进个人称号。
【校安工程】9月包头日报刊发昆区校安工程报道—昆区:把校安工程当作“生命工程” 。昆区把校安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2009年初,昆区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2009年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工程总量的70%,计划两年总投入5.25亿元。2009年已完成11.5万平方米的翻建、新建任务,2010年要完成5所学校4.11万平方米的翻建,47所学校93栋30.8万平方米的单体加固,4所去年开工项目的续建,以及甲尔坝小学和前口子小学的翻建。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德君
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明生(蒙古族)
代 区 长:张玉伦
政协主席:范 英
武装部长:刘伯红
政 委:宋世亮
【概况】昆都仑区位于包头市区西部,土默川和河套平原之间,北纬40°34′,东经109°50′。北依阴山,南临黄河,源于大青山、乌拉山之间的昆都仑河流经境内,注入黄河。因境域跨昆都仑河而得区名。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65.64万,有蒙古、汉、回、达斡尔等37个民族。辖13个街道,2个镇。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实现37.52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0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 166元,同比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 872元,同比增长9%。各项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全面完成,均位居包头市9个旗县区首位。
【工业】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新上项目和技改扩能项目为支撑,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构筑钢铁、不锈钢和稀土等支柱产业优势,加快工业大区建设步伐。全面加强与包钢的合作,工业经济向规?;?、集约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力支持包钢发展1 850万吨产能规模,以参与包钢—包头钢铁深加工园区—乌拉特前旗黑柳沟工业集中区分工协作为重要切入点,打造钢铁及其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围绕包钢“板、管、轨、线”四大精品线,引进一批钢铁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
【第三产业】商贸金融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加速提升。党中央商务区集聚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商场、综合超市和专业性市场等为主体的商贸业态格局,包百、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海港酒店等重点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企业繁荣活跃,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2亿元,同比增长18%。商业地产投资开发态势强劲,东方伟业城市广场、凯旋·党中央公园等一大批项目快速推进,先后引进沃尔玛、颐高数码广场等入驻昆区。居然之家、维多利商厦等已开业运营。
【城市建设】昆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7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完备。有效实施城区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利民便民工程建设,11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1万平方米廉租住房项目等均已开工建设,完成31个旧小区的治理改造,实施乌兰小区等11个旧小区供暖二次网改造,人居条件明显改善。把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北部区新城村城市化改造已投入资金8亿多元,完成拆迁量的80%以上。南部区华发新城等一批现代化商住小区加紧建设,城市区域不断扩展。包钢尾矿坝周边五村整体搬迁项目61栋、2125套、22.3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已具备入住条件,移民搬迁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科教卫生】在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中,完成了全区79所中小学、323栋校舍的排查鉴定工作。完成翻建、新建校舍面积11.89万平方米。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积极筹措资金,两年投入5.25亿元,率先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社会和谐】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突破口,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按照“一个全部、两个90%”为目标,先期投入3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成功化解410件信访问题。深入开展“平安昆区”“和谐昆区”建设,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社会管理创新,平安创建、社会人才、劳动监察等工作走在自治区前列。2月,区人民检察院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先进检察院”荣誉称号之后,再次荣获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全国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
继续实施“三个1000万”、“500万救助”等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 361人,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执行同一标准,达到平均每人每月34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到平均每人每月1 363元,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不断完善保障的覆盖面,新增养老、医疗、失业等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 620人、2 016人、48 813人。
【改善民生实事】
1.完善社区干部补贴增长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从2010年1月份起继续为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补贴,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继续改善社区活动场所;继续为区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补贴社会保险,全面完成“三个1000万”工程。
2.继续实施“千名大学生”就业工程。
3.城镇新增就业12 000人,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名成员就业。
4.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5.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使更多的居民实现老有所养。
6.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135元。
7.实施好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市级统筹,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元,参合率达到95%以上。
8.投入500万元救助特困群众。
9.对困难家庭大中专学生进行资助。
10.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11.提高城镇低保家庭取暖补贴每户100元,达到700元。
12.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完成8.6万平方米迁建、翻建和38万平方米校舍加固工程。
13.完成蒙古族学校、哈业脑包中心校、昆北中心校建设。
14.大力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免费婚检。
15.不断拓宽社区卫生服务网点覆盖面,形成“十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16.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程,拓展到63个社区。
17.规划建设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安置、收容贫困优抚对象、“三无”老人、流浪乞讨人员和孤儿。
18.提高环卫一线清洁工人月工资200元。
19.新建5座、改造10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20.新建完成经济适用住房3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万平方米。
【荣誉】昆都仑区以全自治区城区第一名的总成绩顺利通过2007~2008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并获得先进县(市)称号。2009年,昆都仑区申报的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5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19.2%;获得包头市科技进步奖19项,占全市获奖成果的32.8%;3人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先进个人称号。
【校安工程】9月包头日报刊发昆区校安工程报道—昆区:把校安工程当作“生命工程” 。昆区把校安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2009年初,昆区成立了由区长为组长的校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2009年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工程总量的70%,计划两年总投入5.25亿元。2009年已完成11.5万平方米的翻建、新建任务,2010年要完成5所学校4.11万平方米的翻建,47所学校93栋30.8万平方米的单体加固,4所去年开工项目的续建,以及甲尔坝小学和前口子小学的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