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陈 宏
副 书 记:李延庆
张金东
陈 生
焦清华
人大常委会主任:范景林
副 主 任:戴金炎(1月任职)
郭秀云(女)
鞠 军(1月离任)
陈淑芹(女)
贾兆芳
黄 达
县 长:李延庆(1月任职)
副 县 长:王秉忠(蒙古族1月任职)
张子明
王明军
苗清华(蒙古族1月任职)
王春艳(女1月任职)
高?;?蒙古族1月任职)
姚兰城(10月任职)
政协主席:王俊山
副 主 席:孙长海
张振墀
回淑芬(女回族)
武装部长:韩庆宝(3月离任)
王光荣(3月任职)
政 委:张富军
【概况】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东与巴林右旗毗邻,北接西乌珠穆沁旗,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43°14’~44°15’、东经117°37’~118°34’,总面积3933平方公里。辖7镇9乡,106个行政村(居委会)。至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2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6万人。男女性别比104.4∶100。人口密度为62人/平方公里,有少数民族9个、13376人。
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0%。三次产业比重为27.1∶34.4∶3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5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实现财政总收入0.8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582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157元,增长7.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10元,比上年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12元,比上年增长22.6%。生活消费支出2058元,增长4.9%;人均居住面积18.1平方米。
【牧业】牧业年度家畜存栏70.5万头只,增长34.1%。奶牛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建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8处,进口优质奶牛1307头,奶牛存栏3050头,日产鲜奶达15吨。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达10.5万头、70万只。食用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年栽培275万盘,是上年的2.7倍。
【林业】完成风沙源治理6.32万亩、退耕还林8万亩。被授予“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称号。
【水利】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加大。朝阳水库、大冷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启动。完成防洪工程4处、人畜饮水工程6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4万亩。
【工业经济】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800万元,增长41%。年产1万吨粗铜冶炼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锦绣大地公司屠宰加工生产线投产运营。康丽药业公司通过GMP认证。一元工贸公司年产5万件羊绒衫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冷山制糖公司完成日处理1500吨甜菜技术改造项目。大井银铜矿完成采选生产二期扩建工程,日处理能力提高300吨。通和矿业公司日处理300吨铜锡选厂、大井铅锌矿如期投产。富源矿业公司步入全国铜矿采选效益先进行列。新上乡镇工业项目42个,实现税金200万元。亿万德公司日处理1400吨水泥熟料、金源矿业公司日处理200吨莹石、中宇矿业公司日处理300吨莹石等项目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制改革】全县共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置换企业职工身份2433人。先后完成电线厂、中兴铅锌矿、面粉厂、羊毛衫厂、白酒厂5户工业企业和国储库、基层粮站、粮油食品供应公司、天然水晶制品开发公司、保健食品公司等16户商业企业改革任务,供销冷冻厂、8个基层供销社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国营林场、苗圃、果园改革顺利实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不断完善。公开考录工作人员95名,招聘高校专业人才29名。
【招商引资】完成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91500万元。全年招商引资4.26亿元,增长68.2%。引进赤峰白音罕山公司重组原林西冶炼厂和中兴铅锌矿,累计注入资金1亿多元。
【城镇建设】全县城镇化率38%。投资3700多万元,完成东环北段、政府路东段、城区排洪道、南环路改造工程11.7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66盏。建设家园小区、新林花园小区住宅8万平方米。铺设城区供水管网1.1万延长米,基本满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看守所工程交付使用。全县集中供热总面积119万平方米。
【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85项,科技培训6万人次。全县市级科技进步先进乡镇达6个,科普示范乡镇4个。
【教育】高考升学率89%,位居全市第二名。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撤并学校13所。林西一中校园生活服务中心、职教中心综合教学楼交付使用,民族中学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启动建设。238万元教育“两免一补”资金全部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820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12元,增长22.6%。
【社会保障】城镇特困居民应保尽保。有164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劳务经济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输出劳务5.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6亿元。
(刘德军 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