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卷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郑世昌(11月免)
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义雄
县 长: 吕慧生(11月任)
政协主席:云 清(蒙古族)
【概述】 在市政府领导下,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展开攻坚,各项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和产业化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在局部遭受洪涝、冰雹灾害的情况下仍获丰收,全县粮食产量14.68万吨,超额33.46%完成任务,较上年增长10.96%,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造林面积10.38万亩,超额48.35%完成任务。家畜头数达47万头(只),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奶牛、生猪、育肥羊等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全县扎实开展第三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在做好前夭子水库续建、陈犁夭水库除险加固、黄河中下游重点流域治理、全国生态农业重点县等项目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年内新增保灌面积1.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380'人畜饮水工程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获得全区农田草牧基本建设等奖项,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业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强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了1 000头奶牛引进,3 000套鸡场启动,把西沟门列为呼和浩特市二线蔬菜制种基地,完成总体规划,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 工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总量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0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0.7%。工业生产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引导帮助企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增加活力,重点抓鑫光稀土、威蒙矿泉水、乡镇企业开发区、华欧淀粉公司等技改项目。优化全县经济结构,以优惠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上远大鸵鸟养殖场、瑞兴养殖场等一批项目。
【内引外联】 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年内完成外商合作项目2个,引进境外资金185万美元,完成计划176.2%;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3个,引进区外资金2 999万元,完成167%。同时引进高新技术方面也迈出新步伐,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6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县职中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晋升区级重点职业高中,通过市级验收,年内新建维修校舍危房2.64万平方米?;平翱萍夹讼亍闭铰?,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方面实施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达40%。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种子工程全面推进。开通300瓦调频广播,建成山小站8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6‰。以内,卫生工作通过市级初保达标。
【城建交通】 本着“以房养路、以路促房、房路结合”的原则,全面改造盛乐南街、新民街、209国道和林城关道主道3条街道。强化市政建设,使市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作在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支持建设,完成呼凉公路25公里,和杀公路12公里,黑色路面改造及浑河桥架设工程。
【扶贫工作】 城乡扶贫和解困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两包两帮"32作,全县落实旱作覆膜温饱工程15.6万亩。在解决农村无电、缺水、行路难方面重点攻坚,完成66个自然村上电,56个自然村通自来水,25个行政村通程控电话,4个乡开通有线电视。加大扶贫力度,落实北京西城区扶贫资金168万元和44万元的衣物,新建300亩下岗职工生产基地,安置下岗职工708人。至年底,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 317元,较上年明显提高。
【生态建设】 和林县地处黄河中游,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林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整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集中设计为2个项目区,共涉及9个乡镇,1个治沙站,总面积40万亩。西摩天岭项目区,从土城子丈房沟一直延伸到大红城新天子,全长35公里,是全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涉及7个乡镇23个行政村,总面积23.2万亩,治理面积14.4万亩。白二爷沙坝项目区,是以沙坝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设计治理面积4.9万亩,开展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为主的治沙工程。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林业、水保、等高田和绿色通道工程几个项目上。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第三战役,破土动工总面积58 358亩,包括水平沟整地20 000多亩,鱼鳞坑整地575亩,等高田24 950亩等。新修主干路25公里,营造经济林360亩,水土保持林7 700亩。通过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农牧业综合开发等建设,使全县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很难走上持续发展轨道;乡镇龙头支柱企业 较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小效益低;城乡基础建设欠账多;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少数农民还没解决温饱。
(邢万金 张立平)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郑世昌(11月免)
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义雄
县 长: 吕慧生(11月任)
政协主席:云 清(蒙古族)
【概述】 在市政府领导下,围绕“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展开攻坚,各项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和产业化建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在局部遭受洪涝、冰雹灾害的情况下仍获丰收,全县粮食产量14.68万吨,超额33.46%完成任务,较上年增长10.96%,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造林面积10.38万亩,超额48.35%完成任务。家畜头数达47万头(只),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奶牛、生猪、育肥羊等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田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全县扎实开展第三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在做好前夭子水库续建、陈犁夭水库除险加固、黄河中下游重点流域治理、全国生态农业重点县等项目同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年内新增保灌面积1.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380'人畜饮水工程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获得全区农田草牧基本建设等奖项,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业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强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了1 000头奶牛引进,3 000套鸡场启动,把西沟门列为呼和浩特市二线蔬菜制种基地,完成总体规划,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 工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总量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00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0.7%。工业生产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引导帮助企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增加活力,重点抓鑫光稀土、威蒙矿泉水、乡镇企业开发区、华欧淀粉公司等技改项目。优化全县经济结构,以优惠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上远大鸵鸟养殖场、瑞兴养殖场等一批项目。
【内引外联】 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年内完成外商合作项目2个,引进境外资金185万美元,完成计划176.2%;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3个,引进区外资金2 999万元,完成167%。同时引进高新技术方面也迈出新步伐,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6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县职中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晋升区级重点职业高中,通过市级验收,年内新建维修校舍危房2.64万平方米。积极推进“科技兴县”战略,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农业方面实施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达40%。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种子工程全面推进???00瓦调频广播,建成山小站8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6‰。以内,卫生工作通过市级初保达标。
【城建交通】 本着“以房养路、以路促房、房路结合”的原则,全面改造盛乐南街、新民街、209国道和林城关道主道3条街道。强化市政建设,使市政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交通工作在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支持建设,完成呼凉公路25公里,和杀公路12公里,黑色路面改造及浑河桥架设工程。
【扶贫工作】 城乡扶贫和解困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认真落实“两包两帮"32作,全县落实旱作覆膜温饱工程15.6万亩。在解决农村无电、缺水、行路难方面重点攻坚,完成66个自然村上电,56个自然村通自来水,25个行政村通程控电话,4个乡开通有线电视。加大扶贫力度,落实北京西城区扶贫资金168万元和44万元的衣物,新建300亩下岗职工生产基地,安置下岗职工708人。至年底,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 317元,较上年明显提高。
【生态建设】 和林县地处黄河中游,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林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整个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集中设计为2个项目区,共涉及9个乡镇,1个治沙站,总面积40万亩。西摩天岭项目区,从土城子丈房沟一直延伸到大红城新天子,全长35公里,是全县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涉及7个乡镇23个行政村,总面积23.2万亩,治理面积14.4万亩。白二爷沙坝项目区,是以沙坝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设计治理面积4.9万亩,开展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为主的治沙工程。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林业、水保、等高田和绿色通道工程几个项目上。结合农田水利建设第三战役,破土动工总面积58 358亩,包括水平沟整地20 000多亩,鱼鳞坑整地575亩,等高田24 950亩等。新修主干路25公里,营造经济林360亩,水土保持林7 700亩。通过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农牧业综合开发等建设,使全县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很难走上持续发展轨道;乡镇龙头支柱企业 较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模小效益低;城乡基础建设欠账多;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少数农民还没解决温饱。
(邢万金 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