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俗称常素庙,坐落在河套平原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村,始建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是当地寂成和尚创建。寂成出家后,在外参学多年。有一年回家探亲时,路经此地巧遇蛇盘兔,视为吉地,故发心搭茅安暂住,开始募建,后经历次兴修。建成有天王殿、大殿、钟鼓二楼,殿宇壮观,金身庄严,气势灵奇,环境幽静。
甘露寺占地面积38亩,整个寺院布局严谨,组合别致。遵循唐宋佛寺规模,融明清两代群体寺院特色,坐北朝南,轴线南北,正殿三重,现已建成两重。三门前,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专线班车直通临河市内,为游人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山门两侧雕有2.5米高石狮一对,威武雄壮,稳坐山门。山门殿五间,单层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湛。两边配有库房,流通处共有14间,更显协调整齐。门楣上镌有“甘露寺”匾额,为着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所题。进入山门两边是仿天坛式钟鼓楼两座,重檐斗拱,建造别致。轴线中间是大雄宝殿,殿基全用石条砌成,坚固古朴,高3.3米。上有汉白玉栏杆,石雕图案,清晰美观。大雄宝殿高21米,面积742.9平米,为双层重檐,檐下斗拱密致,歇山式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翘角悬铃,随风作响。大殿中间供华严三圣,全用香樟木精雕而成,高4.5米,佛座2米,背光8米,全部是手工雕刻,工艺精湛,法相庄严。佛像背后为海岛观音,墙壁画有五百罗汉,起伏坐卧,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正殿两旁,建有厢房配殿,东侧自南而北依次祖师殿、客堂、伽蓝殿、斋堂、上客堂。西侧,自南而北为报恩堂、功德堂、西归堂、三学堂。东西外环建有讲经堂,内供缅甸玉佛一尊,精美庄严,堂内设经柜四个,收藏大藏经一套,共48函,各种经书上千册,供僧人研读。墙壁挂名人字画数十幅。整个殿堂内的陈设为具有很高价值的佛教文化荟萃。前有念佛堂,供阿弥陀佛,内设禅凳拜垫,香案供具,是僧人念佛清修之所。后有玉佛殿,中间供2.5米高的汉白玉佛3尊,两旁有阿难、迦叶尊者,法相庄严,洁白无瑕。佛像装有背光,雕刻精美,造型古朴。殿内后墙有大型壁画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工笔流畅,人物清晰,引人入胜。两侧壁上画有16尊者,形貌奇特,神态各异。西院建有僧舍30多间,寺院建筑东西配合匀称,僧舍环拥,廊敞轩明,曲径通幽,过往参学,僧归有宿,晨钟暮鼓,梵呗相闻。


——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志·光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