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卷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尚正
县长:李占生
政协主席:王 敏
【概述】 全县辖19个乡、1个镇,164个行政村,979个自然村,面积3 458.3平方公里,耕地126万亩,总人口24万人。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力培植农业立县、牧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流通活县五大产业,全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至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2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17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56:24:20调整到54:23:23。
【农业】 坚持“三为”而种,着力培植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立县产业,认真实施“124”工程,战胜了6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粮食总产达到3.1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玉米、马铃薯总产达到2.5亿斤,以50%的耕地产出了占全县总产80%的粮食。
【畜牧业】 以“双增双提”为重点,大力实施“三养”工程,有效地抵御了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使畜牧业由单纯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全县牲畜总数达到50.16万头(只),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4%。
【林草业】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321”林草工程,山区综合开发示范、生态建设、绿色长廊工程等重点项目,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9万亩,新建育苗基地1 18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4%,实现了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全县大农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合理。
【工业】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着力构建“健康工业”和“餐桌工业”体系,大打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机制创新攻坚战,工业经济保持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 007万元,入库税金3 267.7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40。鸿茅集团实现利税5 194万元,入库税金2 75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鸿茅集团进行丁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引进股份资金2 700万元。全面完成了35家工商企业的转制改革。
【财税 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6 237万元,其中乡级财政收入2 181万元,收入超百万元的乡镇达到10个。金融部门全年发放各种贷款2.97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12亿元,分别增长9.6%和7%。
【私营制经济】 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 130户,私营经济发展到242家,从业人员3.6万人,上缴税金1 053万元,同比增长23%。
【商贸流通】 年初成立了流通产业局,并建了服务中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流通总额14 820万元,农副产品销售额达36 700万元,地方工业品销售额达18 900万元,流通行业实现税金1 160万元。
【教育 卫生 广播电视】 累计投资3 78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校舍砖瓦比例达到98.87%,“普初”达标10月份通过了自治区验收。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98人,普通初中3所,在校生4 261人;乡职业初中12所,在校生4 539,小学校点228个,在校生19 625人;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640人,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员148人。全县维修扩建乡卫生院17所,恢复村卫生室155个,投资330万元新建了县医院门诊楼,并被评为二等乙级医院,投资130万元新建了预防保健中心楼,全县人民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擞邢叩缁埃窗炝肆钩怯邢叩缡犹?,投资32万元完成微波发射塔迁址工作,全县微波收视覆盖率由35%提高到70%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计划生育率达到98%。
【旅游 招商引资】 确立开放开发、兴旅兴县的思路,研讨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旅游发展规划,投资1 100多万元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举办’99岱海消夏避暑节和岱海花卉展,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 000多万元。通过旅游搭台,有效地促进对外协作与交流,引进国内外资金18 627万元。
【交通 能源 通讯】 集麦油路、麦丰二级油路全线贯通,境内黑色路面达到138公里,新建维修乡村道路1 05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干线公路养护保持全盟9连冠。投资500万元完成凉城一崞县35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了最后3个无电行政村的上电问题,实现了2000年前所有行政村通电的目标,投资517万元对重点乡村农电网进行改造。市话容量达到6 000门,开通移动电话基地台,开通程控电话的乡镇达到16个。
【城镇建设】 1998~1999年投资6 968万元,新建商品楼31栋7.2万平方米,拓宽宣德街、宁远街2 000多延长米。新建热力站2处,供热面积达5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 976元,比上年纯增205元,增长1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 768元,比上年纯增418元,增长12.5%。
(政府办)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尚正
县长:李占生
政协主席:王 敏
【概述】 全县辖19个乡、1个镇,164个行政村,979个自然村,面积3 458.3平方公里,耕地126万亩,总人口24万人。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力培植农业立县、牧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流通活县五大产业,全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至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2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17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56:24:20调整到54:23:23。
【农业】 坚持“三为”而种,着力培植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立县产业,认真实施“124”工程,战胜了6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粮食总产达到3.1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玉米、马铃薯总产达到2.5亿斤,以50%的耕地产出了占全县总产80%的粮食。
【畜牧业】 以“双增双提”为重点,大力实施“三养”工程,有效地抵御了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使畜牧业由单纯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全县牲畜总数达到50.16万头(只),畜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4%。
【林草业】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321”林草工程,山区综合开发示范、生态建设、绿色长廊工程等重点项目,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9万亩,新建育苗基地1 18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4%,实现了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全县大农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合理。
【工业】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着力构建“健康工业”和“餐桌工业”体系,大打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机制创新攻坚战,工业经济保持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 007万元,入库税金3 267.7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40。鸿茅集团实现利税5 194万元,入库税金2 75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鸿茅集团进行丁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引进股份资金2 700万元。全面完成了35家工商企业的转制改革。
【财税 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6 237万元,其中乡级财政收入2 181万元,收入超百万元的乡镇达到10个。金融部门全年发放各种贷款2.97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12亿元,分别增长9.6%和7%。
【私营制经济】 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 130户,私营经济发展到242家,从业人员3.6万人,上缴税金1 053万元,同比增长23%。
【商贸流通】 年初成立了流通产业局,并建了服务中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流通总额14 820万元,农副产品销售额达36 700万元,地方工业品销售额达18 900万元,流通行业实现税金1 160万元。
【教育 卫生 广播电视】 累计投资3 78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校舍砖瓦比例达到98.87%,“普初”达标10月份通过了自治区验收。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98人,普通初中3所,在校生4 261人;乡职业初中12所,在校生4 539,小学校点228个,在校生19 625人;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640人,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员148人。全县维修扩建乡卫生院17所,恢复村卫生室155个,投资330万元新建了县医院门诊楼,并被评为二等乙级医院,投资130万元新建了预防保健中心楼,全县人民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擞邢叩缁?,创办了凉城有线电视台,投资32万元完成微波发射塔迁址工作,全县微波收视覆盖率由35%提高到70%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8%。,计划生育率达到98%。
【旅游 招商引资】 确立开放开发、兴旅兴县的思路,研讨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的旅游发展规划,投资1 100多万元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举办’99岱海消夏避暑节和岱?;ɑ苷梗哟慰?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 000多万元。通过旅游搭台,有效地促进对外协作与交流,引进国内外资金18 627万元。
【交通 能源 通讯】 集麦油路、麦丰二级油路全线贯通,境内黑色路面达到138公里,新建维修乡村道路1 05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干线公路养护保持全盟9连冠。投资500万元完成凉城一崞县35千伏输变电工程,解决了最后3个无电行政村的上电问题,实现了2000年前所有行政村通电的目标,投资517万元对重点乡村农电网进行改造。市话容量达到6 000门,开通移动电话基地台,开通程控电话的乡镇达到16个。
【城镇建设】 1998~1999年投资6 968万元,新建商品楼31栋7.2万平方米,拓宽宣德街、宁远街2 000多延长米。新建热力站2处,供热面积达5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 976元,比上年纯增205元,增长1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 768元,比上年纯增418元,增长12.5%。
(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