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新征(8月免)
宝孟和(蒙古族 8月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德学
区 长:宝孟和(蒙古族 8月免)
胡立华(8月任)
政协主席:柏连江
【概述】 1999年,在经济环境依然趋紧,一些深层次矛盾集中显露的情况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实现“两个提高”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解放思想,艰苦奋斗,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6 612万元,为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 687万元、53 329万元和30 5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8%、10.64%和12.7%。
【工业】 区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9 567万元,销售产值完成41 931万元;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 030万元,完成计划的113.24%;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08%,经济效益指数为113.24。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8.3万吨,比上年下降48.6%;洗精煤27万吨,完成计划的135%,比上年增长39.18%;金属钠完成6 666吨,完成计划的111%,比上年增长32.87%。
【农业】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菜篮子”工程、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城效型农业,保持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势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 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6%。总播面积完成6 300亩,其中粮食面积完成3 554亩,比上年减少2.6%。总产量完成140.2万公斤,增长8%。造林面积完成831亩,增长2.7%。新种植优质葡萄210亩,其中示范基地60亩。开工建设黄河引水工程,投资141万元,完成乌达生态一期工程水电路渠等全部项目建设任务。
【乡街经济】 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乡街个体私营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拉动区级经济有效增长。全区乡街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151 73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93%,增长15.79%,实现增加值44 751万元,增长19.23%;实现入库税金2 189万元,增长8.6%,完成计划的100.41%。
【撤销桥西街道办事处设置桥西镇】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9月1日内民政批字(1999)58号文件精神;1.撤销桥西街道办事处改设桥西镇,总面积37平方公里。2.桥西镇政府驻地设在原街道办事处所在地。3.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镇后隶属关系和管辖范围不变。4.桥西镇的行政区域界线为原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界线。5.撤销办事处设立镇的一切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乌海市和乌达区自行解决。
【财政收人和城乡居民收入】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 968万元,完成计划的102.42%,比上年增长8.52%。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完成1 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 861万元,完成计划的102,31%,增长7.14%。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52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51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5.4%。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贷款有所增加,到年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 002万元,比年初增加6 877万元。
【改革开放】 国有工业企业通过破产、兼并、解体、拍卖等形式基本脱离国有序列,原黄磷厂、磷盐厂、津达民政福利化工厂3户破产企业完成重组并恢复生产;商业企业通过竞价折卖使转制一步到位,集体企业按照改制方案基本完成转制任务。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深入,变现国有资产1 100万元,置换1 387名职工的身份,解决700多名区属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加大再就业工程实施力度,安置下岗职工5 393人,劳务输出412人,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 307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114万元。对外开放成绩显著,高耗能工业园区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全年共引进区内外资金5 995万元,实施国内横向联合项目6项,实现对外贸易出口额141.6万美元。一批资源深加工项目在高耗能工业园区内安家落户,泰达公司金属纳“5 000吨改8 000吨技改项目”圆满完成,新引进的1.2万吨电石项目、众成公司一期年产1.2万吨电锻无烟煤项目、融鑫公司一期年产10万吨焦炭60万吨洗煤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生产。11月18日氯碱化工9万吨电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此外,泰达公司从河北引进的氯乙酸、甲基磺酰氯和氯化石蜡等3个项目以及从上海引进的硅胶项目等正在建设中。
【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3项经费累计投入19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9.71%。全年争取上级资金27万元,完成科技项目3项,推广自治区级以上适用技术1项。在开展争创科技进步性企业活动中,软体家具厂、泰达制钠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继续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12万元,新建五完小教学楼。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全会考中区职高有五个学科的优秀率列全市第一。各中小学在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得15个国家级、23个自治区级、67个市级奖项。“两基”达标成果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谷褐谛晕幕疃忧课幕谐」芾?,继续完善基层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投资开办乌达区电视自办节目,建立乌达记者站。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言政策,根据市民委要求,把巴音赛东街建成蒙汉文并用示范一条街。
【卫生 体育】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病防治工作成绩突出,在全区七办一乡一镇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精神病康复体系。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进一步落实,成功地举办全区职工篮球比赛和首届农牧民趣味体育运动会。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8.72%,人口出生率降低到10.4%。此外,统计、民政、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尹中智 王 卉)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李新征(8月免)
宝孟和(蒙古族 8月任)
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德学
区 长:宝孟和(蒙古族 8月免)
胡立华(8月任)
政协主席:柏连江
【概述】 1999年,在经济环境依然趋紧,一些深层次矛盾集中显露的情况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实现“两个提高”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解放思想,艰苦奋斗,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6 612万元,为年计划的100%,比上年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 687万元、53 329万元和30 5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8%、10.64%和12.7%。
【工业】 区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9 567万元,销售产值完成41 931万元;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 030万元,完成计划的113.24%;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08%,经济效益指数为113.24。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8.3万吨,比上年下降48.6%;洗精煤27万吨,完成计划的135%,比上年增长39.18%;金属钠完成6 666吨,完成计划的111%,比上年增长32.87%。
【农业】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菜篮子”工程、生态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城效型农业,保持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势头。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 0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6%。总播面积完成6 300亩,其中粮食面积完成3 554亩,比上年减少2.6%。总产量完成140.2万公斤,增长8%。造林面积完成831亩,增长2.7%。新种植优质葡萄210亩,其中示范基地60亩。开工建设黄河引水工程,投资141万元,完成乌达生态一期工程水电路渠等全部项目建设任务。
【乡街经济】 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乡街个体私营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拉动区级经济有效增长。全区乡街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151 73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3.93%,增长15.79%,实现增加值44 751万元,增长19.23%;实现入库税金2 189万元,增长8.6%,完成计划的100.41%。
【撤销桥西街道办事处设置桥西镇】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9月1日内民政批字(1999)58号文件精神;1.撤销桥西街道办事处改设桥西镇,总面积37平方公里。2.桥西镇政府驻地设在原街道办事处所在地。3.撤销街道办事处改设镇后隶属关系和管辖范围不变。4.桥西镇的行政区域界线为原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界线。5.撤销办事处设立镇的一切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乌海市和乌达区自行解决。
【财政收人和城乡居民收入】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 968万元,完成计划的102.42%,比上年增长8.52%。其中上划党中央增值税完成1 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 861万元,完成计划的102,31%,增长7.14%。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 52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51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25.4%。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贷款有所增加,到年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 002万元,比年初增加6 877万元。
【改革开放】 国有工业企业通过破产、兼并、解体、拍卖等形式基本脱离国有序列,原黄磷厂、磷盐厂、津达民政福利化工厂3户破产企业完成重组并恢复生产;商业企业通过竞价折卖使转制一步到位,集体企业按照改制方案基本完成转制任务。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深入,变现国有资产1 100万元,置换1 387名职工的身份,解决700多名区属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加大再就业工程实施力度,安置下岗职工5 393人,劳务输出412人,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 307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114万元。对外开放成绩显著,高耗能工业园区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全年共引进区内外资金5 995万元,实施国内横向联合项目6项,实现对外贸易出口额141.6万美元。一批资源深加工项目在高耗能工业园区内安家落户,泰达公司金属纳“5 000吨改8 000吨技改项目”圆满完成,新引进的1.2万吨电石项目、众成公司一期年产1.2万吨电锻无烟煤项目、融鑫公司一期年产10万吨焦炭60万吨洗煤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生产。11月18日氯碱化工9万吨电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此外,泰达公司从河北引进的氯乙酸、甲基磺酰氯和氯化石蜡等3个项目以及从上海引进的硅胶项目等正在建设中。
【科技教育文化】 科技3项经费累计投入19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9.71%。全年争取上级资金27万元,完成科技项目3项,推广自治区级以上适用技术1项。在开展争创科技进步性企业活动中,软体家具厂、泰达制钠公司等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继续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112万元,新建五完小教学楼。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中全会考中区职高有五个学科的优秀率列全市第一。各中小学在各类知识竞赛中获得15个国家级、23个自治区级、67个市级奖项?!傲交贝锉瓿晒诠痰幕∩嫌行碌奶岣??;谷褐谛晕幕疃忧课幕谐」芾?,继续完善基层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投资开办乌达区电视自办节目,建立乌达记者站。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言政策,根据市民委要求,把巴音赛东街建成蒙汉文并用示范一条街。
【卫生 体育】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病防治工作成绩突出,在全区七办一乡一镇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精神病康复体系。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度窠∩砑苹僖返玫浇徊铰涫担晒Φ鼐侔烊肮だ呵虮热褪捉炫┠撩袢の短逵硕?。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8.72%,人口出生率降低到10.4%。此外,统计、民政、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尹中智 王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