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罗虎在
副书记:张利平
张 军
办公室主任:叶 旺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民
副主任:于家和
任笑春(女)
王 贵
魏 兆
县 长:刘广平
副县长:王志祥
纪全富
吉 福(蒙古族)
王铁梁
袁金莲(女藏族)
郭翔宇
刘建军
政协主席:潘学理
副主席:张丽霞
李 富
门永强
张占英
政法委书记:李立军
组织部长:李 琮
宣传部长:郭正科
纪检委书记:曹海波
公安局长:蔡新生
检察院检察长:边 荣
法院院长:赵旗生
武装部长:云润田
政 委:崔文林
【概况】商都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距市所在地集宁约7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1°18′~42°09′、东经113°08′~ 114°15′。东部与河北省尚义县、康保县为邻,南部与兴和县接壤,西部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相接,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相连,东北部与化德县交界。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境轮廓形壮大致呈西北—东南向不规则矩形。平均海拔高度为1 400多米。地貌类型多样,西北部为浅山丘陵,东南部为滩川平原。商都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1℃,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 99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6.9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左右。全县总面积4 353平方公里,辖6镇9乡,217个村委会、717个村民小组,人口34.4万人。民族有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藏、土家、布依族等。全县实现程控自动化移动通信覆盖90%的区域。县政府所在地商都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8个社区,人口约8万。
商都,满文“水漩”,又名七台。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商都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以后历经沧桑变迁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县境古无定域,清初为正黄旗辖境、张库驿站五、六、七、八台。清末放荒,民国4年(1915年)设商都垦务行局,兼设治局。民国7年(1918年)改设商都县。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3.9%,达到13.4亿元;财政收入平均递增11.8%,达5 038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达到5 180元和1 959元。
【农业】逐步淘汰低产低效的“两麦”,确立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玉米在种植业中的主导地位,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0%以上。正常年景可产1.4亿公斤粮食、115 548吨蔬菜,是内蒙古重要商品粮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
【畜牧业】到2003年底,奶牛、寒羊的饲养量分别达3 500头和10万只。年可生产优质绒毛1 000吨、皮张42.6万张、肉类2.5万吨、鲜奶1 264吨。
【林草业】全县有乔木林8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主要树种有杨、柳、榆及各类果树,年可产鲜果1 578吨。野生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柴胡、防风等,年产量达120万公斤。几年来,累计完成国家生态建设任务7.3万公顷,其中风沙源治理工程4.57万公顷、退耕还林(草)工程2.73万公顷。人工林草地面积扩大到13.27万公顷,林草覆盖率为35.4%。
【工业】工业经济确立高载能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轻纺工业、机械加工业、制酒业六大主导产业。从2002年开始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商都镇东南2公里处,紧靠呼—满大通道,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依托园区建设,三年来,共引进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达4.2亿元。现在已有四家硅铁生产企业已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达1.3亿元。500千伏变电站已开工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两个变电站10月底可同时完工运行。工业园区2×30万千瓦自备电厂2004年8月动工建设,2007年完工投产。
【城镇建设】几年间,新建和整修沥青、水泥路13条,砂石路15条,硬化人行道5万多平米,构建起“六纵六横”的城镇骨架交通网络;引资建设商都宏盛热力公司,完成供热面积7万平米;顺利完成旧城排水排污工程,新安装路灯1 000多套。商都镇控制面积由1998年的17平方公里扩大到2003年的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98年的不足5万人发展到2003年的8万多人。
商都镇规划建设蔬菜贮运批发、牧畜交易、农机、建材、皮毛、小商品零售等六大专业市场,全镇日货运量达500多吨。蔬菜市场年销售量达到2 500多万公斤,销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
【交通】商都县地处集二线边缘,集通铁路横贯全境。省道集—多、集—张公路成丁字相交于商都镇,东南经张北180公里至张家口市,距北京市400公里。西南75公里到集宁市与京包铁路相连,西北经县道商—乌线、商—土线与集二线相联,110国道经兴和到北京市,208国道经后旗通往二连,正在修建的省际呼满大通道一级公路贯穿全境,预计年内可通车运行。境内构成完整的公路交通网,商都镇是连接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锡盟、二连以及蒙古国的主要交通要道。
【名胜古迹】商都县的古迹以蒙古民族活动的遗迹、遗址、寺庙等为多。八股地乡和卯都乡东部有成吉思汗边墙遗迹(实为金壕堑)。两乡交界有铜顶山。县城东三十公里的小庙子,是闻名遐迩的塞外古刹,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县城东四十多公里的四台坊子乡境内有公主城遗迹。清康熙年间,蒙王阿捏公族与公主到此探亲,在此建土城故名。如今城垣早已夷平,只是历史的遗迹。从察右后旗大六号沿集通铁路至商都,境内已发展古遗址10多处、古墓葬5处。
(杜霄鹰)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罗虎在
副书记:张利平
张 军
办公室主任:叶 旺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建民
副主任:于家和
任笑春(女)
王 贵
魏 兆
县 长:刘广平
副县长:王志祥
纪全富
吉 福(蒙古族)
王铁梁
袁金莲(女藏族)
郭翔宇
刘建军
政协主席:潘学理
副主席:张丽霞
李 富
门永强
张占英
政法委书记:李立军
组织部长:李 琮
宣传部长:郭正科
纪检委书记:曹海波
公安局长:蔡新生
检察院检察长:边 荣
法院院长:赵旗生
武装部长:云润田
政 委:崔文林
【概况】商都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距市所在地集宁约75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1°18′~42°09′、东经113°08′~ 114°15′。东部与河北省尚义县、康保县为邻,南部与兴和县接壤,西部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相接,北部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镶黄旗相连,东北部与化德县交界。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境轮廓形壮大致呈西北—东南向不规则矩形。平均海拔高度为1 400多米。地貌类型多样,西北部为浅山丘陵,东南部为滩川平原。商都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3.1℃,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 99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56.9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左右。全县总面积4 353平方公里,辖6镇9乡,217个村委会、717个村民小组,人口34.4万人。民族有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藏、土家、布依族等。全县实现程控自动化移动通信覆盖90%的区域。县政府所在地商都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8个社区,人口约8万。
商都,满文“水漩”,又名七台。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商都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以后历经沧桑变迁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县境古无定域,清初为正黄旗辖境、张库驿站五、六、七、八台。清末放荒,民国4年(1915年)设商都垦务行局,兼设治局。民国7年(1918年)改设商都县。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3.9%,达到13.4亿元;财政收入平均递增11.8%,达5 038万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达到5 180元和1 959元。
【农业】逐步淘汰低产低效的“两麦”,确立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玉米在种植业中的主导地位,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到总播面积的80%以上。正常年景可产1.4亿公斤粮食、115 548吨蔬菜,是内蒙古重要商品粮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
【畜牧业】到2003年底,奶牛、寒羊的饲养量分别达3 500头和10万只。年可生产优质绒毛1 000吨、皮张42.6万张、肉类2.5万吨、鲜奶1 264吨。
【林草业】全县有乔木林8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主要树种有杨、柳、榆及各类果树,年可产鲜果1 578吨。野生药材有甘草、黄芪、麻黄、柴胡、防风等,年产量达120万公斤。几年来,累计完成国家生态建设任务7.3万公顷,其中风沙源治理工程4.57万公顷、退耕还林(草)工程2.73万公顷。人工林草地面积扩大到13.27万公顷,林草覆盖率为35.4%。
【工业】工业经济确立高载能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轻纺工业、机械加工业、制酒业六大主导产业。从2002年开始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商都镇东南2公里处,紧靠呼—满大通道,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依托园区建设,三年来,共引进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达4.2亿元。现在已有四家硅铁生产企业已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达1.3亿元。500千伏变电站已开工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两个变电站10月底可同时完工运行。工业园区2×30万千瓦自备电厂2004年8月动工建设,2007年完工投产。
【城镇建设】几年间,新建和整修沥青、水泥路13条,砂石路15条,硬化人行道5万多平米,构建起“六纵六横”的城镇骨架交通网络;引资建设商都宏盛热力公司,完成供热面积7万平米;顺利完成旧城排水排污工程,新安装路灯1 000多套。商都镇控制面积由1998年的17平方公里扩大到2003年的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98年的不足5万人发展到2003年的8万多人。
商都镇规划建设蔬菜贮运批发、牧畜交易、农机、建材、皮毛、小商品零售等六大专业市场,全镇日货运量达500多吨。蔬菜市场年销售量达到2 500多万公斤,销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
【交通】商都县地处集二线边缘,集通铁路横贯全境。省道集—多、集—张公路成丁字相交于商都镇,东南经张北180公里至张家口市,距北京市400公里。西南75公里到集宁市与京包铁路相连,西北经县道商—乌线、商—土线与集二线相联,110国道经兴和到北京市,208国道经后旗通往二连,正在修建的省际呼满大通道一级公路贯穿全境,预计年内可通车运行。境内构成完整的公路交通网,商都镇是连接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锡盟、二连以及蒙古国的主要交通要道。
【名胜古?!可潭枷氐墓偶R悦晒琶褡寤疃囊偶?、遗址、寺庙等为多。八股地乡和卯都乡东部有成吉思汗边墙遗迹(实为金壕堑)。两乡交界有铜顶山。县城东三十公里的小庙子,是闻名遐迩的塞外古刹,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县城东四十多公里的四台坊子乡境内有公主城遗迹。清康熙年间,蒙王阿捏公族与公主到此探亲,在此建土城故名。如今城垣早已夷平,只是历史的遗迹。从察右后旗大六号沿集通铁路至商都,境内已发展古遗址10多处、古墓葬5处。
(杜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