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副书记:刘恒发(政法委书记)
千·敖云达来(蒙古族)
杨孟克(蒙古族纪委书记)
常 委:吕瑞亨(旗委办公室主任)
冯占平(宣传部长)
巴雅尔(组织部长)
焦和平(武装部政委)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林彬
副主任:郝永红(蒙古族)
其劳巴特尔(蒙古族)
马树旺
旗 长:娜仁图娅(女蒙古族)
副旗长:颉永烽
贾向阳
祁·毕西勒图(蒙古族)
方占章
李 明
史贵俊
刘占峰
戚新梅
芒 来(蒙古族)
政协主席:扎斯来(蒙古族)
副主席:盛子荣
嘎 鲁(蒙古族)
高尚荣
检察院检察长:左宪兰(女)
公安局长:张启义
武装部政委:焦和平
部 长:周德铭
【概况】2003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克服和化解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改善投资环境,深化各项改革,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さ确矫嫒〉孟灾杉?,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22.8%;第二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 942元,增长22.6%;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8∶29∶33,变为2003年的37∶30∶33。
【农牧业】种植结构依据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7 636公顷, 比上年增加2 82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降低19.1%;以青饲料为主的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粮经草作物种植面积构成比由上年的22∶29∶49,调整为21∶27∶52。全旗粮食总产量达44 340吨,比上年减少6 893吨,下降13.5%,其中玉米和薯类产量分别降低5.5%和35.7%。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飞播造林1.27万公顷,退耕还林0.8万公顷,年内人工造林7 820公顷, 植被覆盖度由上年的49.2%提高到52.6%。
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124.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4%,总增头数48.7万头(只),总增率50.9%; 全年牲畜出栏45.5 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8.4%,出栏率66.4%;肉类总产量12 358吨,比上年增长28.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4 636吨、183吨和7 36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7%、50%和31.7%,羊毛产量1 331吨,比上年增产138吨,山羊绒产量148吨,比上年增产7吨,增长5%。全年共建成各类青贮窖5 170处,青贮饲用玉米48.5万吨,新建模式化养殖棚355处,总量达11 935处,全年育肥出栏22.7万头(只),占牲畜出栏总数的49.8%。
农村机电井数量达11 061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5 870公顷,较上年增长16.6%,化肥施用量3 869吨,增长44.6%,农村牧区用电量837万千瓦小时,增长20.5%,订单农业、饲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均大面积增长。
【工业 建筑业】2003年末,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0.55亿元,增长3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04,产销率达到94%;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变,国有、私营、个体工业三者完成增加值比由上年的18∶50∶32,变为2003年的17∶52∶31,私营企业已成为鄂前旗工业经济的主流。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7%,资质等级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 实现利税363万元,建筑业增长主要反映在农牧林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39.4%,更新改造投资0.25亿元,比上年减少45.5%,投资结构表明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农林牧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投资加快。2003年,在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投资下降的情况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林牧水基础设施投资达9 57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农村电网改造投资2 793万元,城镇天然气输气工程投资2 460万元,均给鄂前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工业园区的企业入园建设、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等移民工程进一步实施,居民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多渠道开发的城镇商品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制镇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各地全面展开。
【交通 邮电】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6 484万元;增长18.2%。全旗公路总里程达1 55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431公里,当年新增55公里;2003年新建改建公路277公里,其中乡村道路改造158公里;货物周转量30 176万吨公里 ,增长38.8%,客运周转量完成6 490万人公里,增长5.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 884.7万元,增长21.4%。在传统邮电电信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现代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全旗本地计次电话用户10 393户,增长0.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8部,农牧区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85%,移动电话用户达12 780户,增长19.1%,全旗有17%的人使用手机。
【国内贸易 旅游业】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全旗消费品市场在上半年一度出现疲软势态,后半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认识的提高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需求和度假旅游等热点消费不断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月上升,年末达18 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 540万元,增长8%,餐饮业零售额3 384万元,增长24.8%。年内接待外地游客3.2万人次,有75人到港澳等境外旅游。乡村集市贸易成交额7 974万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得到规范。全旗市场物价总体形势平稳,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4.4%,全年在稳中趋升的区间运行。
【财政 金融 保险】在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和农牧业税停征减收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得到增长。2003年全旗财政总收入达5 0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的100.3%,同比增长50%。其中上划党中央税收完成644万元,同比增长2.7%;地方财政收入4 370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4 143万元的105.4%,同比增加1 656万元 ,增长61%,全年财政支出15 772万元,较上年增长7.2%。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 427万元,增长31.3%,各项贷款余额21 900万元,增长5.7%,同时全旗金融保险业务有长足发展,保险种类达40余种,年保险收入1 114万元,保险赔付额为253万元,均比上年大幅增长。但整体融资环境不宽松、金融机构不健全、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差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教育】全旗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5 578人,同比增长5.4%,小学在校学生数4 926人,比上年下降8.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考入市以上重点高中学生49名,占考生总数的8.2%,高考上线考生269名,高考升学率从2002年的85.7%提高到87.1%;教职工人数达到1 133人,同比增长5.4%。
【科技】2003年,全旗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费40万元,又从农口管理费中切出10万元用于科技活动,全年引进技术、组装配套和新品种推广粮料作物增产技术20项,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关键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围绕国家“861”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草业工程、种子工程等6项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建立科技示范户786户,培训农牧民12 370人次,编写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文化 卫生】全旗建成电视转播台10座,有线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31座,有线电视用户3 28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4%,转播节目26套,广播人口覆盖率80%,全旗9个苏木、乡、镇拥有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15个,拥有卫生机构29个,卫生技术人员268人,医院病床床位214张。
【环境?;ぁ?SPAN lang=EN-US>2003年,旗环保局首次开始对全旗环境进行管理和检测,现有工作人员5名,通过测定,敖镇建城区的2.4平方公里被评定为全市噪音达标区和烟尘控制达标区。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布拉格苏木成立自治区级“藏锦鸡儿自然?;で?/FONT>”??刮薰θ剂?/FONT>—天然气开发利用、绿色校园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活动。
【人口】2003年末全旗户籍总人口73 285人,比上年增加1 042人,增长1.4%,人口出生率为9.98‰,人口死亡率为2.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9‰,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从旗外迁入人口年内增加1 517人,流动人口年末达1 625人,外出打工6 273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26元,比上年增长14.6%,人均消费支出4 204元,比上年减少6.2%,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112台,电冰箱58台,固定电话98部,移动电话100部,摩托车104辆,计算机6台,家用汽车12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189元,比上年增长26.3%;农牧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95台,洗衣机17 台,电话机37部,摩托车85辆。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又比上年有所增多。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5.9平方米,农牧区居民户均住房面积78.9平方米,人们在追求住房面积的同时更加注重住房质量的提高。
【社会保障】年末全旗有3 084名职工和 746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 447名职工和1 42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就业和下岗安置工作有了进展,2003年新增失业人数552人,失业率为3.6%,有723人到就业部门求职,有410人通过人才市场找到职业。
(王虎栓)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
副书记:刘恒发(政法委书记)
千·敖云达来(蒙古族)
杨孟克(蒙古族纪委书记)
常 委:吕瑞亨(旗委办公室主任)
冯占平(宣传部长)
巴雅尔(组织部长)
焦和平(武装部政委)
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林彬
副主任:郝永红(蒙古族)
其劳巴特尔(蒙古族)
马树旺
旗 长:娜仁图娅(女蒙古族)
副旗长:颉永烽
贾向阳
祁·毕西勒图(蒙古族)
方占章
李 明
史贵俊
刘占峰
戚新梅
芒 来(蒙古族)
政协主席:扎斯来(蒙古族)
副主席:盛子荣
嘎 鲁(蒙古族)
高尚荣
检察院检察长:左宪兰(女)
公安局长:张启义
武装部政委:焦和平
部 长:周德铭
【概况】2003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克服和化解前进中的困难和矛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改善投资环境,深化各项改革,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さ确矫嫒〉孟灾杉?,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22.8%;第二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1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 942元,增长22.6%;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8∶29∶33,变为2003年的37∶30∶33。
【农牧业】种植结构依据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畜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7 636公顷, 比上年增加2 82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降低19.1%;以青饲料为主的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粮经草作物种植面积构成比由上年的22∶29∶49,调整为21∶27∶52。全旗粮食总产量达44 340吨,比上年减少6 893吨,下降13.5%,其中玉米和薯类产量分别降低5.5%和35.7%。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完成飞播造林1.27万公顷,退耕还林0.8万公顷,年内人工造林7 820公顷, 植被覆盖度由上年的49.2%提高到52.6%。
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124.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4%,总增头数48.7万头(只),总增率50.9%; 全年牲畜出栏45.5 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8.4%,出栏率66.4%;肉类总产量12 358吨,比上年增长28.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4 636吨、183吨和7 36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7%、50%和31.7%,羊毛产量1 331吨,比上年增产138吨,山羊绒产量148吨,比上年增产7吨,增长5%。全年共建成各类青贮窖5 170处,青贮饲用玉米48.5万吨,新建模式化养殖棚355处,总量达11 935处,全年育肥出栏22.7万头(只),占牲畜出栏总数的49.8%。
农村机电井数量达11 061眼,有效灌溉面积达15 870公顷,较上年增长16.6%,化肥施用量3 869吨,增长44.6%,农村牧区用电量837万千瓦小时,增长20.5%,订单农业、饲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均大面积增长。
【工业 建筑业】2003年末,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0.55亿元,增长3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04,产销率达到94%;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变,国有、私营、个体工业三者完成增加值比由上年的18∶50∶32,变为2003年的17∶52∶31,私营企业已成为鄂前旗工业经济的主流。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7%,资质等级四级以上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万平方米, 实现利税363万元,建筑业增长主要反映在农牧林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按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39.4%,更新改造投资0.25亿元,比上年减少45.5%,投资结构表明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投入不足。农林牧水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投资加快。2003年,在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投资下降的情况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农林牧水基础设施投资达9 57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农村电网改造投资2 793万元,城镇天然气输气工程投资2 460万元,均给鄂前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工业园区的企业入园建设、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等移民工程进一步实施,居民住宅建设步伐加快,多渠道开发的城镇商品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制镇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各地全面展开。
【交通 邮电】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6 484万元;增长18.2%。全旗公路总里程达1 550公里,其中黑色路面431公里,当年新增55公里;2003年新建改建公路277公里,其中乡村道路改造158公里;货物周转量30 176万吨公里 ,增长38.8%,客运周转量完成6 490万人公里,增长5.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 884.7万元,增长21.4%。在传统邮电电信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现代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全旗本地计次电话用户10 393户,增长0.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8部,农牧区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85%,移动电话用户达12 780户,增长19.1%,全旗有17%的人使用手机。
【国内贸易 旅游业】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全旗消费品市场在上半年一度出现疲软势态,后半年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认识的提高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需求和度假旅游等热点消费不断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月上升,年末达18 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 540万元,增长8%,餐饮业零售额3 384万元,增长24.8%。年内接待外地游客3.2万人次,有75人到港澳等境外旅游。乡村集市贸易成交额7 974万元,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得到规范。全旗市场物价总体形势平稳,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4.4%,全年在稳中趋升的区间运行。
【财政 金融 保险】在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和农牧业税停征减收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得到增长。2003年全旗财政总收入达5 0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的100.3%,同比增长50%。其中上划党中央税收完成644万元,同比增长2.7%;地方财政收入4 370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4 143万元的105.4%,同比增加1 656万元 ,增长61%,全年财政支出15 772万元,较上年增长7.2%。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 427万元,增长31.3%,各项贷款余额21 900万元,增长5.7%,同时全旗金融保险业务有长足发展,保险种类达40余种,年保险收入1 114万元,保险赔付额为253万元,均比上年大幅增长。但整体融资环境不宽松、金融机构不健全、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差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教育】全旗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5 578人,同比增长5.4%,小学在校学生数4 926人,比上年下降8.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考入市以上重点高中学生49名,占考生总数的8.2%,高考上线考生269名,高考升学率从2002年的85.7%提高到87.1%;教职工人数达到1 133人,同比增长5.4%。
【科技】2003年,全旗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费40万元,又从农口管理费中切出10万元用于科技活动,全年引进技术、组装配套和新品种推广粮料作物增产技术20项,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关键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围绕国家“861”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草业工程、种子工程等6项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建立科技示范户786户,培训农牧民12 370人次,编写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文化 卫生】全旗建成电视转播台10座,有线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31座,有线电视用户3 28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4%,转播节目26套,广播人口覆盖率80%,全旗9个苏木、乡、镇拥有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15个,拥有卫生机构29个,卫生技术人员268人,医院病床床位214张。
【环境?;ぁ?SPAN lang=EN-US>2003年,旗环保局首次开始对全旗环境进行管理和检测,现有工作人员5名,通过测定,敖镇建城区的2.4平方公里被评定为全市噪音达标区和烟尘控制达标区。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布拉格苏木成立自治区级“藏锦鸡儿自然保护区”。开展无公害燃料—天然气开发利用、绿色校园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环?;疃?。
【人口】2003年末全旗户籍总人口73 285人,比上年增加1 042人,增长1.4%,人口出生率为9.98‰,人口死亡率为2.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9‰,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从旗外迁入人口年内增加1 517人,流动人口年末达1 625人,外出打工6 273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526元,比上年增长14.6%,人均消费支出4 204元,比上年减少6.2%,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112台,电冰箱58台,固定电话98部,移动电话100部,摩托车104辆,计算机6台,家用汽车12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189元,比上年增长26.3%;农牧民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机95台,洗衣机17 台,电话机37部,摩托车85辆。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又比上年有所增多。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均住房面积25.9平方米,农牧区居民户均住房面积78.9平方米,人们在追求住房面积的同时更加注重住房质量的提高。
【社会保障】年末全旗有3 084名职工和 746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 447名职工和1 429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就业和下岗安置工作有了进展,2003年新增失业人数552人,失业率为3.6%,有723人到就业部门求职,有410人通过人才市场找到职业。
(王虎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