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高炜明(蒙古族)
副书记: ***(女)
荣林森(女蒙古族)
卢佳林
刘文玉
常 委:靳春亮(组织部长)
赵连炳(蒙古族纪委书记)
刘培成(武装部长)
云霖琼(女蒙古族宣传部长)
人大常委会主任:云仁义(蒙古族)
副主任:李景平(女蒙古族)
胡玉山
云生贵(女蒙古族)
邸志毅
王虎虎
区 长: ***(女)
副区长:张 荣
云 瑶(女蒙古族)
沈东平
李浩书(蒙古族)
王 宏(回族)
格尔图(蒙古族)
云 龙(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副主席:赵智琨
张瑞庭(满族)
王建勋(蒙古族)
云 峰(蒙古族)
王能业(蒙古族)
法院院长:张天和
检察院检察长:安卫东(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培成
政 委:杜化铭
【概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于2000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历经45年历史的郊区更名而来,2000年6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呼和浩特市4个城区之一。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36′~40°57′、东经110°40′~112°10′,东与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凉城县毗邻;南与和林县、土左旗接壤;西、北与呼和浩特市的玉泉区、新城区为邻;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41公里。赛罕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有山区、丘陵、平原。气候干燥,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穿越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由于赛罕区的方位与呼和浩特市城区扩展的主方向一致,大部分纳入呼和浩特市城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典型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类型。赛罕区有着雄厚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目前,驻区的国家、自治区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共有27所,其中科研单位8所、党政院校3所、大学3所、中专12所、私立学校1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形成了自治区高等教育文化中心;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草原研究院、内蒙古水利设计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形成了自治区科学研究中心,涉及到农牧林水、化工煤炭、冶金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区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京包铁路穿境而过,110国道、京包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呼凉、呼阳、呼清、呼托、呼武公路在这里交汇;境内的呼和浩特飞机场连接全国各地。全区总面积1 013.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个乡(西把栅乡、太平庄乡)、5个镇 (榆林镇 、黄合少镇 、巴彦镇 、金河镇、巧报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大学东路街道办事处、中专路街道办事处、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办事处),下设122个行政村、64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5.76万人,人口密度为341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22.5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2万人,蒙古族人口4.71万人,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新型城区。
2003年,全区实现现价国内产值74.24亿元(在地统计口径),剔除市下划25家企业增加值后同比增长25.6%。
【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菜奶两大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全年完成现价产值9.23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增加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年完成各种作物播种面积2.63万公顷,其中饲用作物种植2.19万公顷;蔬菜总播面积0.54万公顷,总产量达3.26亿公斤,商品量达3.1亿公斤。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1 700公顷,上市量达1.4亿公斤。
【牧业】2003年末家畜总头数达17.68万头,其中奶牛头数达10.45万头,同比增长65.8%,鲜奶产量达28.7万吨,同比增长66%。
【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完成人工造林15 824亩、封山育林3 680亩,全民义务植树80万株。森林覆盖面积达19.07%。
【工业】全部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64.4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引进入区项目35项,其中工业项目24项,开工建设14项;工业项目总投资为37.3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8亿元。引进国内资金10.09亿元,引进外资300万美元。乡街企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入库税金1.44亿元,同比增长20.2%。
【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7 085户,从业人员1.42万人,注册资金达到0.63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1 721家,从业人员达1.38万人,注册资金达到7.3亿元。
【城市建设】新市区累计入区项目55项,投资规模达30.4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03亿元;完成新市区广场建设,续建和新建道路5条。拆除临建、产权房2.01万平方米,完成12条小街巷改造治理工作;完成危旧平房改造任务6.8万平方米,新建房屋7万平方米;完成“穿衣”工程473 栋,面积44.75万平方米,“戴帽”工程68栋,面积4.31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8 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194元,同比增长16.5%和8.9%。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6 05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 480元。2003年末全区从业人员人数达11 898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9 304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 636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2 213元,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3 695元、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 328元。
【金桥开发区】金桥开发区2003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市区3平方公里起步区建成,工业一区3平方公里起步区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七通一平”。工业二区开工建设5条道路,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引进呼和浩特市新电厂、白塔电厂、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20万吨甲醇项目、上??ヌ诠咎巯钅康?。
【体改现场会】2003年呼和浩特市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呼和浩特市乡街财政体制改革现场会、呼和浩特市依法理财现场会在赛罕区召开。全区实施乡镇和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村级财务核算的成功经验受到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市旗县区推广。
【无公害蔬菜基地】2003年,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建设面积200公顷,其中建设标准示范基地66.67公顷,新建日光温室4.67公顷,全部配套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前不塔气、大台两个蔬菜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证为内蒙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奶牛小区建设】金河镇舍必崖村奶牛小区建设规模160户,占地面积21.01万平方米,已建成105户,入住37户,入区奶牛412头;合林村奶牛养殖小区设计规模150户,已全部完工,入住91户,入区奶牛820头;碾格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35户,已全部完工,入住85户,入区奶牛1 200头;八拜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40户,已建成80户,入住63户,入区奶牛489头;前白庙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00户,已建成56户,入住40户,入区奶牛426头。
【区大事】
1. 4月17日,赛罕区召开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区防控“非典”工作。
2.6月金桥开发区企业蒙牛酒业正式投产,产品昂格丽玛系列奶酒远销东南亚各国。
3.7月1日,赛罕区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暨抗击‘非典’表彰大会”。
4.8月,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城区考核验收,荣获六星级文明城区称号。
5.9月,在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赛罕区承担的观摩项目大台小康文明示范村、金桥开发区及新市区、东影南街商业景观街等,受到观摩检查人员的好评。
(赵国亮、武全亮)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高炜明(蒙古族)
副书记: ***(女)
荣林森(女蒙古族)
卢佳林
刘文玉
常 委:靳春亮(组织部长)
赵连炳(蒙古族纪委书记)
刘培成(武装部长)
云霖琼(女蒙古族宣传部长)
人大常委会主任:云仁义(蒙古族)
副主任:李景平(女蒙古族)
胡玉山
云生贵(女蒙古族)
邸志毅
王虎虎
区 长: ***(女)
副区长:张 荣
云 瑶(女蒙古族)
沈东平
李浩书(蒙古族)
王 宏(回族)
格尔图(蒙古族)
云 龙(蒙古族)
政协主席:云东贵(蒙古族)
副主席:赵智琨
张瑞庭(满族)
王建勋(蒙古族)
云 峰(蒙古族)
王能业(蒙古族)
法院院长:张天和
检察院检察长:安卫东(蒙古族)
武装部长:刘培成
政 委:杜化铭
【概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于2000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历经45年历史的郊区更名而来,2000年6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呼和浩特市4个城区之一。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0°36′~40°57′、东经110°40′~112°10′,东与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凉城县毗邻;南与和林县、土左旗接壤;西、北与呼和浩特市的玉泉区、新城区为邻;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41公里。赛罕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有山区、丘陵、平原。气候干燥,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穿越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由于赛罕区的方位与呼和浩特市城区扩展的主方向一致,大部分纳入呼和浩特市城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典型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类型。赛罕区有着雄厚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目前,驻区的国家、自治区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共有27所,其中科研单位8所、党政院校3所、大学3所、中专12所、私立学校1所。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形成了自治区高等教育文化中心;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草原研究院、内蒙古水利设计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所形成了自治区科学研究中心,涉及到农牧林水、化工煤炭、冶金及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区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京包铁路穿境而过,110国道、京包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呼凉、呼阳、呼清、呼托、呼武公路在这里交汇;境内的呼和浩特飞机场连接全国各地。全区总面积1 013.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个乡(西把栅乡、太平庄乡)、5个镇 (榆林镇 、黄合少镇 、巴彦镇 、金河镇、巧报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大学东路街道办事处、中专路街道办事处、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办事处),下设122个行政村、64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5.76万人,人口密度为341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22.5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2万人,蒙古族人口4.71万人,是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新型城区。
2003年,全区实现现价国内产值74.24亿元(在地统计口径),剔除市下划25家企业增加值后同比增长25.6%。
【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菜奶两大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全年完成现价产值9.23亿元,同比增长34.8%,实现增加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年完成各种作物播种面积2.63万公顷,其中饲用作物种植2.19万公顷;蔬菜总播面积0.54万公顷,总产量达3.26亿公斤,商品量达3.1亿公斤。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1 700公顷,上市量达1.4亿公斤。
【牧业】2003年末家畜总头数达17.68万头,其中奶牛头数达10.45万头,同比增长65.8%,鲜奶产量达28.7万吨,同比增长66%。
【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完成人工造林15 824亩、封山育林3 680亩,全民义务植树80万株。森林覆盖面积达19.07%。
【工业】全部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64.4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引进入区项目35项,其中工业项目24项,开工建设14项;工业项目总投资为37.3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8亿元。引进国内资金10.09亿元,引进外资300万美元。乡街企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入库税金1.44亿元,同比增长20.2%。
【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全区个体工商户达7 085户,从业人员1.42万人,注册资金达到0.63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1 721家,从业人员达1.38万人,注册资金达到7.3亿元。
【城市建设】新市区累计入区项目55项,投资规模达30.4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03亿元;完成新市区广场建设,续建和新建道路5条。拆除临建、产权房2.01万平方米,完成12条小街巷改造治理工作;完成危旧平房改造任务6.8万平方米,新建房屋7万平方米;完成“穿衣”工程473 栋,面积44.75万平方米,“戴帽”工程68栋,面积4.31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8 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194元,同比增长16.5%和8.9%。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6 05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 480元。2003年末全区从业人员人数达11 898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9 304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 636人,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2 213元,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3 695元、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 328元。
【金桥开发区】金桥开发区2003年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市区3平方公里起步区建成,工业一区3平方公里起步区框架基本形成,实现“七通一平”。工业二区开工建设5条道路,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引进呼和浩特市新电厂、白塔电厂、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20万吨甲醇项目、上??ヌ诠咎巯钅康取?o:p>
【体改现场会】2003年呼和浩特市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呼和浩特市乡街财政体制改革现场会、呼和浩特市依法理财现场会在赛罕区召开。全区实施乡镇和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村级财务核算的成功经验受到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市旗县区推广。
【无公害蔬菜基地】2003年,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项目建设面积200公顷,其中建设标准示范基地66.67公顷,新建日光温室4.67公顷,全部配套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前不塔气、大台两个蔬菜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农业厅认证为内蒙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奶牛小区建设】金河镇舍必崖村奶牛小区建设规模160户,占地面积21.01万平方米,已建成105户,入住37户,入区奶牛412头;合林村奶牛养殖小区设计规模150户,已全部完工,入住91户,入区奶牛820头;碾格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35户,已全部完工,入住85户,入区奶牛1 200头;八拜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40户,已建成80户,入住63户,入区奶牛489头;前白庙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模100户,已建成56户,入住40户,入区奶牛426头。
【区大事】
1. 4月17日,赛罕区召开防控“非典型肺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全区防控“非典”工作。
2.6月金桥开发区企业蒙牛酒业正式投产,产品昂格丽玛系列奶酒远销东南亚各国。
3.7月1日,赛罕区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暨抗击‘非典’表彰大会”。
4.8月,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城区考核验收,荣获六星级文明城区称号。
5.9月,在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赛罕区承担的观摩项目大台小康文明示范村、金桥开发区及新市区、东影南街商业景观街等,受到观摩检查人员的好评。
(赵国亮、武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