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黄志江(蒙古族 1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 1月任职)
副书记:李 克(蒙古族)
庞贵林(3月任职纪委书记)
刘还俊(3月任职)
常 委:毛中元
康旭明(蒙古族)
照那斯图(蒙古族)
珠 岚(女蒙古族)
佟格日乐(女蒙古族3月任职)
郭久银(6月离任)
魏育林(6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拉腾宝力格(蒙古族3月离任)
乌 兰(女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任:额日贺巴特尔(蒙古族3月离任)
冯荣元(3月离任)
宝力朝鲁(蒙古族)
黄小伍(蒙古族)
常 伟(3月离任)
胡忠勇(3月离任)
王九莲(女3月任职)
阿拉腾朝鲁(蒙古族3月任职)
旗 长:陈和平(蒙古族2月离任)
李 克(蒙古族3月任职)
副旗长:皇甫义(3月离任)
韩吉仁尼格(蒙古族)
恩和吉日嘎拉(蒙古族)
乌 兰(女蒙古族3月离任)
郭建华
刘 杰
王肇晟(3月任职)
裴子亮(3月任职)
崔士彪(7月任职)
政协主席:刘宪文(3月离任)
皇甫义(3月任职)
副主席:伊顺斤(蒙古族)
周 林(3月离任)
张国华(3月任职)
热西尼玛(蒙古族3月任职)
检察院检察长:蔡树林
武装部长:毛中元
政 委:贾和平
【概况】
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盟东北部,北与蒙古国交界,边界线长184.4公里,南接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东邻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西连乌拉特后旗。全旗总面积22 744平方公里(2 309 58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4 401.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3.22%;牧草地面积2 200 124.21公顷,占总面积的95.26%。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半农半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藏65种,具有一定工业开采价值的50种,已开发利用的有36种。年平均气温3.0~6.8℃,平均降水量115~250毫米。全旗总人口137 120人,其中城镇人口27 635人,农村人口84 761人,牧区人口24 724人;蒙古族25 374人,占18.3%;汉族112 575人,占81 %;其他少数民族1 000人,占0.7%。人口出生率7.17‰,人口自然增长率3.99‰。旗辖5个镇、8个苏木、3个乡。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02年,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确立"生态立旗、开放活旗、工业强旗、养殖富民、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增加财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促进全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7 685万元,可比价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 425万元,同比增长2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 313万元,增长29.7%;财政支出23 661万元,增长34.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47元,增长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737元,增长8%。银行各类存款余额达52 124万元,各类贷款余额35 265万元,净投放货币28 019万元。
【农牧业】
全旗总播种面积55.4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04万亩,同比减少0.6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7万亩,同比减少2.12万亩;饲用作物播种面积11.68万亩,同比增长159%。粮、经、草比例由上年67∶21∶12调整为40∶39∶21。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突破口,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成高标准养羊小区68处,示范户2 595户,养羊总量达52.3万只,短期育肥出栏6万只。牧区以苏尼特羊和二狼山白绒山羊为主调整牲畜品种,比例达5∶5;灌区以肉毛兼用的德国美利奴羊为主;山旱区以苏尼特羊为主。灌区重点发展麻黄、枸杞、甘草、黄芪等中药材,山旱区重点发展土豆特色经济。全旗粮食总产量11 846.7万公斤,同比增长6.6 %;油料总产量1 836.9万公斤,同比减少4.9%;种植业总产值25 752万元,同比减少10.5%。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50.83万头(只),同比增长1.35%。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117.2万头(只),同比增长5.4 %。牧业总产值22 885万元,同比增长1.5%。
【生态建设】
旗委、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生态?;ひ馐?。年内完成退耕5万亩,还林草21.28万亩;围封休牧470处150万亩;天然草场飞播10万亩,人工造林23.18万亩,建绿色通道106公里。在山旱区建成1 000亩以上林业生态示范园区4个,在牧区建成以草定畜、家庭生态牧场、禁牧舍饲育肥、划区轮牧、绒山羊舍饲示范户565户。在灌区进行沙源治理1.1万亩。人工草地建设规模达到7.71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3.2万亩。乌拉特中旗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でこ?、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启动。
【水利】
年内各类水利建设工程开工1 071处,完成总土石方248万立方米,总投资达1 622.33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43万亩,平地缩块7万亩,新增井渠双灌面积2.68万亩;牧区新建配套草库伦70处,新增饲草料灌溉面积7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6 400人和5.0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工业】
全旗工业企业853个,其中国有3个,集体2个,股份制4个,外商(港商)1个,私营企业34个,个体80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30 410万元,同比增长33.7%;增加值完成11 857万元,可比价增长37.7%,其中轻工业产值9 285万元,增长6.3%;重工业产值21 125万元,增长50.7%。上缴税金1 18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2.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原煤176 223吨,铁矿石成品矿47 180吨,铅精矿含铅量2 913吨,锌精矿含锌量17 581吨,小麦粉5 400吨,白酒960吨,黄金479克,无毛绒78吨。
【招商引资】
旗委、政府将2002年确定为招商引资项目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人,明确期限、奖惩。全年共引进旗外资金3.32亿元,同比增长108%,争取国家建设项目44项,引进国内(区外)项目21项17 170万元,引进旗外(区内)项目11项2 900万元,引进境外项目3项220万美元。项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农牧业开发、农畜产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
【交通 邮电】
重点完成固海(固阳-海流图)线黑色路面工程、海川线(海流图-川井)油路建设工程,边防公路乌拉特中旗境内30公里四级砂石路工程,并对38公里等级路、47公里乡社路进行了全线维护。全年客运量51.48万人,客运周转量3 368.09万人/公里?;踉肆?.46万吨,货运周转量1 182.99万吨/公里。全旗邮电业务总量1 412万元,同比增长34.5%。固定电话用户达15 544户,移动电话16 240部,固定电话普及率城镇29部/百人,农村8部/百人。苏木乡镇全部通有程控电话。
【商贸旅游】
全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 926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批发贸易业26 026万元,同比增长10.7%,餐饮业2 171万元,同比增长31.7%;制造、农业生产者及其它为729万元,减少0.36%。边境易货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 623万元,同比增长2.8%。
年内投入123万元对希热庙景区、同和太小石林、巴仁宝力格旅游度假村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建设,并挂靠巴盟、内蒙古铁路旅行社,开辟草原旅游线路,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实现旅游业收入146万元,创历史最高效益。
【城镇建设】
继续依托海流图镇和现有条件较好的灌区中心镇德岭山镇、乌加河镇构筑乌拉特中旗“T"型小城镇框架。在海流图镇投入7 097.6万元,完成道路建设、旧城改造、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流图镇郊区工业园区、生态移民养殖基地、道路等建设任务,完成旗宾馆贵宾楼、财政局综合办公楼、影视综合楼等建设工程。在德岭山、乌加河及甘其毛道口岸共投入2 867.3万元,完成基础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
农牧业科技进步“十项工程”进展顺利,7个旗级、9个乡级科技示范园区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销牧区7所小学和灌区2所小学,并从5月起将教师工资回收旗财政局,从根本上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蒙古族中学和蒙古族完全小学分别投入10万元和4.5万元建起远程教学网络,实现与先进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内争取世行贷款110万元,为旗医院购置彩超等设施,通过农牧民健康工程,为石哈河镇建起一座扶贫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归旗卫生局管理,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文体综合大楼和广播电影电视综合办公楼,更新乌兰牧骑设备,全面推进小康文化工程和全民健身活动。电视混合覆盖率达9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初见成效。年末全旗社会养老保险参保8 017人,失业保险参保4 796人,医疗保险参保4 279人。认真落实低保制度,全旗942户1 739名低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乌拉特中旗被确定为全区农牧区税费改革试点旗之后,旗委、政府严格按照党中央、自治区有关税费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力做好税费改革工作,使“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旗税收减负率37.59%,加上其它行政性收费、集资、以资代劳的取消,全旗实际减负率达到47.74%。年底验收被评为全区税费改革先进旗县。
【抗灾保畜】
在连续四年遭受旱灾的情况下,2002年又遭受特大白灾,全旗平均积雪厚度达19厘米,造成全旗牧区9个苏木镇和山旱区重度受灾,受灾面积3 100亩,牧民1 164户45 878人,牲畜107.5万头(只)。面对严峻灾情,旗委、政府及时组织开展抗灾救助活动,采取旗六大班子领导和旗直单位包片包嘎查、农区与牧区结对子等措施,加强领导,全力解决牧民群众因灾造成的饲草料储备不足、牲畜出栏难和生活困难等问题。至年末,旗直各单位、农区乡镇及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共捐助饲草料、粮油、煤炭、现金等折合110多万元,旗财政和上级部门拨专款90万元,旗信用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共300多万元,帮助牧民调运储备饲草3 747万公斤、饲料263万公斤;并通过企业收购和向农区转移牲畜,帮助牧民出栏、转移牲畜9.85万头(只),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牧民安度冬春。
【生态移民】
移民工程总投资1 3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 100万元,地方匹配210万元。从生态恶化严重的石哈河地区搬迁372户1 611人到德岭山镇水泉村和永胜村、海流图镇巴仁宝力格村从事种养业。每个移民户划拨600平方米宅基地,建40平方米住房,围建院落300平方米,电、自来水入户。至年底已建住房360户,面积14 304平方米,开发五配套水浇地6 345亩。移民搬迁户均已落实,下年开春即搬迁入住。
【存在问题】
一是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工业产品产销率较低,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不大,财政紧困,收支矛盾突出。二是扶贫抗灾工作仍面临较大困难。三是养殖项目推进力度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干部职工、农牧民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五是生态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先进单位个人】
乌拉特中旗于2002年12月28日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分区评为"双拥"工作模范旗。
李克男,蒙古族, 巴盟乌拉特中旗旗长,2002年12月28日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分区评为全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张进前)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黄志江(蒙古族 1月离任)
陈和平(蒙古族 1月任职)
副书记:李 克(蒙古族)
庞贵林(3月任职纪委书记)
刘还俊(3月任职)
常 委:毛中元
康旭明(蒙古族)
照那斯图(蒙古族)
珠 岚(女蒙古族)
佟格日乐(女蒙古族3月任职)
郭久银(6月离任)
魏育林(6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拉腾宝力格(蒙古族3月离任)
乌 兰(女蒙古族3月任职)
副主任:额日贺巴特尔(蒙古族3月离任)
冯荣元(3月离任)
宝力朝鲁(蒙古族)
黄小伍(蒙古族)
常 伟(3月离任)
胡忠勇(3月离任)
王九莲(女3月任职)
阿拉腾朝鲁(蒙古族3月任职)
旗 长:陈和平(蒙古族2月离任)
李 克(蒙古族3月任职)
副旗长:皇甫义(3月离任)
韩吉仁尼格(蒙古族)
恩和吉日嘎拉(蒙古族)
乌 兰(女蒙古族3月离任)
郭建华
刘 杰
王肇晟(3月任职)
裴子亮(3月任职)
崔士彪(7月任职)
政协主席:刘宪文(3月离任)
皇甫义(3月任职)
副主席:伊顺斤(蒙古族)
周 林(3月离任)
张国华(3月任职)
热西尼玛(蒙古族3月任职)
检察院检察长:蔡树林
武装部长:毛中元
政 委:贾和平
【概况】
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盟东北部,北与蒙古国交界,边界线长184.4公里,南接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东邻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西连乌拉特后旗。全旗总面积22 744平方公里(2 309 58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4 401.3公顷,占总土地面积3.22%;牧草地面积2 200 124.21公顷,占总面积的95.26%。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为农牧结合半农半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藏65种,具有一定工业开采价值的50种,已开发利用的有36种。年平均气温3.0~6.8℃,平均降水量115~250毫米。全旗总人口137 120人,其中城镇人口27 635人,农村人口84 761人,牧区人口24 724人;蒙古族25 374人,占18.3%;汉族112 575人,占81 %;其他少数民族1 000人,占0.7%。人口出生率7.17‰,人口自然增长率3.99‰。旗辖5个镇、8个苏木、3个乡。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02年,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确立"生态立旗、开放活旗、工业强旗、养殖富民、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增加财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带领全旗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促进全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7 685万元,可比价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 425万元,同比增长2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 313万元,增长29.7%;财政支出23 661万元,增长34.4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 447元,增长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5 737元,增长8%。银行各类存款余额达52 124万元,各类贷款余额35 265万元,净投放货币28 019万元。
【农牧业】
全旗总播种面积55.4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04万亩,同比减少0.6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7万亩,同比减少2.12万亩;饲用作物播种面积11.68万亩,同比增长159%。粮、经、草比例由上年67∶21∶12调整为40∶39∶21。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突破口,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成高标准养羊小区68处,示范户2 595户,养羊总量达52.3万只,短期育肥出栏6万只。牧区以苏尼特羊和二狼山白绒山羊为主调整牲畜品种,比例达5∶5;灌区以肉毛兼用的德国美利奴羊为主;山旱区以苏尼特羊为主。灌区重点发展麻黄、枸杞、甘草、黄芪等中药材,山旱区重点发展土豆特色经济。全旗粮食总产量11 846.7万公斤,同比增长6.6 %;油料总产量1 836.9万公斤,同比减少4.9%;种植业总产值25 752万元,同比减少10.5%。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150.83万头(只),同比增长1.35%。日历年度牲畜总头数117.2万头(只),同比增长5.4 %。牧业总产值22 885万元,同比增长1.5%。
【生态建设】
旗委、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年内完成退耕5万亩,还林草21.28万亩;围封休牧470处150万亩;天然草场飞播10万亩,人工造林23.18万亩,建绿色通道106公里。在山旱区建成1 000亩以上林业生态示范园区4个,在牧区建成以草定畜、家庭生态牧场、禁牧舍饲育肥、划区轮牧、绒山羊舍饲示范户565户。在灌区进行沙源治理1.1万亩。人工草地建设规模达到7.71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3.2万亩。乌拉特中旗梭梭林-蒙古野驴自然?;でこ獭⑸泼窆こ倘嫫舳?。
【水利】
年内各类水利建设工程开工1 071处,完成总土石方248万立方米,总投资达1 622.33万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43万亩,平地缩块7万亩,新增井渠双灌面积2.68万亩;牧区新建配套草库伦70处,新增饲草料灌溉面积7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6 400人和5.0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工业】
全旗工业企业853个,其中国有3个,集体2个,股份制4个,外商(港商)1个,私营企业34个,个体80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30 410万元,同比增长33.7%;增加值完成11 857万元,可比价增长37.7%,其中轻工业产值9 285万元,增长6.3%;重工业产值21 125万元,增长50.7%。上缴税金1 18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2.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原煤176 223吨,铁矿石成品矿47 180吨,铅精矿含铅量2 913吨,锌精矿含锌量17 581吨,小麦粉5 400吨,白酒960吨,黄金479克,无毛绒78吨。
【招商引资】
旗委、政府将2002年确定为招商引资项目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人,明确期限、奖惩。全年共引进旗外资金3.32亿元,同比增长108%,争取国家建设项目44项,引进国内(区外)项目21项17 170万元,引进旗外(区内)项目11项2 900万元,引进境外项目3项220万美元。项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农牧业开发、农畜产品加工、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
【交通 邮电】
重点完成固海(固阳-海流图)线黑色路面工程、海川线(海流图-川井)油路建设工程,边防公路乌拉特中旗境内30公里四级砂石路工程,并对38公里等级路、47公里乡社路进行了全线维护。全年客运量51.48万人,客运周转量3 368.09万人/公里。货运量7.46万吨,货运周转量1 182.99万吨/公里。全旗邮电业务总量1 412万元,同比增长34.5%。固定电话用户达15 544户,移动电话16 240部,固定电话普及率城镇29部/百人,农村8部/百人。苏木乡镇全部通有程控电话。
【商贸旅游】
全旗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8 926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批发贸易业26 026万元,同比增长10.7%,餐饮业2 171万元,同比增长31.7%;制造、农业生产者及其它为729万元,减少0.36%。边境易货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 623万元,同比增长2.8%。
年内投入123万元对希热庙景区、同和太小石林、巴仁宝力格旅游度假村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建设,并挂靠巴盟、内蒙古铁路旅行社,开辟草原旅游线路,共吸引游客10万余人,实现旅游业收入146万元,创历史最高效益。
【城镇建设】
继续依托海流图镇和现有条件较好的灌区中心镇德岭山镇、乌加河镇构筑乌拉特中旗“T"型小城镇框架。在海流图镇投入7 097.6万元,完成道路建设、旧城改造、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流图镇郊区工业园区、生态移民养殖基地、道路等建设任务,完成旗宾馆贵宾楼、财政局综合办公楼、影视综合楼等建设工程。在德岭山、乌加河及甘其毛道口岸共投入2 867.3万元,完成基础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
农牧业科技进步“十项工程”进展顺利,7个旗级、9个乡级科技示范园区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销牧区7所小学和灌区2所小学,并从5月起将教师工资回收旗财政局,从根本上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蒙古族中学和蒙古族完全小学分别投入10万元和4.5万元建起远程教学网络,实现与先进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内争取世行贷款110万元,为旗医院购置彩超等设施,通过农牧民健康工程,为石哈河镇建起一座扶贫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人财物统一归旗卫生局管理,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文体综合大楼和广播电影电视综合办公楼,更新乌兰牧骑设备,全面推进小康文化工程和全民健身活动。电视混合覆盖率达9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制度初见成效。年末全旗社会养老保险参保8 017人,失业保险参保4 796人,医疗保险参保4 279人。认真落实低保制度,全旗942户1 739名低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乌拉特中旗被确定为全区农牧区税费改革试点旗之后,旗委、政府严格按照党中央、自治区有关税费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力做好税费改革工作,使“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旗税收减负率37.59%,加上其它行政性收费、集资、以资代劳的取消,全旗实际减负率达到47.74%。年底验收被评为全区税费改革先进旗县。
【抗灾保畜】
在连续四年遭受旱灾的情况下,2002年又遭受特大白灾,全旗平均积雪厚度达19厘米,造成全旗牧区9个苏木镇和山旱区重度受灾,受灾面积3 100亩,牧民1 164户45 878人,牲畜107.5万头(只)。面对严峻灾情,旗委、政府及时组织开展抗灾救助活动,采取旗六大班子领导和旗直单位包片包嘎查、农区与牧区结对子等措施,加强领导,全力解决牧民群众因灾造成的饲草料储备不足、牲畜出栏难和生活困难等问题。至年末,旗直各单位、农区乡镇及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共捐助饲草料、粮油、煤炭、现金等折合110多万元,旗财政和上级部门拨专款90万元,旗信用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共300多万元,帮助牧民调运储备饲草3 747万公斤、饲料263万公斤;并通过企业收购和向农区转移牲畜,帮助牧民出栏、转移牲畜9.85万头(只),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牧民安度冬春。
【生态移民】
移民工程总投资1 3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 100万元,地方匹配210万元。从生态恶化严重的石哈河地区搬迁372户1 611人到德岭山镇水泉村和永胜村、海流图镇巴仁宝力格村从事种养业。每个移民户划拨600平方米宅基地,建40平方米住房,围建院落300平方米,电、自来水入户。至年底已建住房360户,面积14 304平方米,开发五配套水浇地6 345亩。移民搬迁户均已落实,下年开春即搬迁入住。
【存在问题】
一是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工业产品产销率较低,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不大,财政紧困,收支矛盾突出。二是扶贫抗灾工作仍面临较大困难。三是养殖项目推进力度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不高。四是干部职工、农牧民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五是生态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先进单位个人】
乌拉特中旗于2002年12月28日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分区评为"双拥"工作模范旗。
李克男,蒙古族, 巴盟乌拉特中旗旗长,2002年12月28日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分区评为全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张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