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委
书记:布小林(女 蒙古族)
副书记:陶建 张有恩 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离任)
委员:冯贵林(1月离任) 张宽治(1月离任) 谭景峰 姜玉平(9月离任) 王金喜(1月任职) 李新生(1月任职) 喇军(蒙古族 1月任职) 查斯太(蒙古族 1月任职) 薛成勇(9月任职)
人大工委
主任:布小林(女 蒙古族 11月离任)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任职)
副主任:乌兰(女 蒙古族 11月离任) 孙万元 王承华(蒙古族 11月离任) 赞德来(蒙古族 11月任职) 孙果兴(11月任职) 郭秀珍(女11月任职) 张志中(11月任职)
行署
盟长:陶建
副盟长:王金喜 巴图朝鲁(蒙古族) 龚家栋 李超英 王玉宝(蒙古族) 喇军(蒙古族 1月离任) 张国梁
政协
主席:蔡·铁木尔巴图(蒙古族)
副主席:王登山(回族 2月离任) 其木德策仁(蒙古族 12月离任) 白福易(12月离任) 陶克图(蒙古族) 赵红岩(女 蒙古族) 陈文斌 冯贵林(1月任职) 赞德来(蒙古族 1~11月任职) 孟和朝鲁(蒙古族 12月任职) 王秋才(12月任职)许景春(12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离任)
政法委
书记:谭景峰
法院
院长:张学忠(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 ***(12月离任) 董贵(12月任职)
公安局
局长:李中亚
军分区
司令员:张新华(蒙古族)
政委:姜玉平(9月离任) 薛成友(9月任职)
副司令员:赵峰 贾彦翎
副政委:申建军(10月离任) 卢小平(10月任职)
参谋长:李德海
政治部主任:石宝龙(蒙古族)
【概况】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3′,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734.572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1954年,阿拉善地区成立专区一级的政权机构。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为内蒙古20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全盟共有11个苏木、12个镇、191个嘎查和49个社区。至2007年末,全盟总人口217 300人,比上年增加3 100人。其中女性102 800人;城镇人口160 998人。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3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 616元。与2006年比,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724亿元、76.812亿元、29.852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8.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03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1%。
【农业】2007年,全盟农作物播种面积31 425公顷,比上年增播2 189公顷,粮食总产量134 095吨,比上年增产6 418吨。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9.34万千瓦,增长6.85%。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分别增长20.80%和9.70%。有效灌溉面积74.0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8.17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78千公顷。
【畜牧业】全年搬迁转移安置农牧民803户3 003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76.7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29.5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39.42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6 323吨,羊毛总产量806吨,羊绒总产量296吨。
【林业】全盟自然?;で?/span>9个,总面积358.8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で?/span>4个,自治区级自然?;で?/span>4个,旗县级自然?;で?/span>1个。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 066公顷,比上年减少3 18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 266公顷,比上年增加2 019公顷,飞播造林面积4 800公顷,比上年减少5 2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1%。
【工业】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6.7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75%。全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254亿元,增长54.4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99,比上年提高66.8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04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3.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3%,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1367亿元、47.902亿元、44.342亿元,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分别下降46.20%、19.04%,第三产业增长2.37倍。
【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2%。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铁合金、无毛绒、食用盐等,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6 00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
【交通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7 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公路总里程达6 342公里,全盟23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辆保有量达4.1万辆。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 6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全盟电话普及率达112部/百人。
全盟客运总量和周转量分别达448.33万人和每公里46 493.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3.2%和2.58%。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1 199.88万吨和每公里2 107 0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和4.1%。
【金融保险】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1 266万元,比年初增加81 534万元,增长13.60%,各项贷款余额993 788万元,比年初增加282 023万元,增长39.62%。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 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3.43%,保险业赔付额2 651万元,比上年增长33.82%。
【科技】全年取得科技成果6项,颁发盟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三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全年专利申请量7件。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 524万元,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0项。
【教育】全盟共有各类学校54所,招生9 091人,在校学生32 835人,毕业8 783人。
【文化】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8座,调频转播发射台5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8 809座,微波站22个。图书馆藏书15.73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88.8万份。
【卫生】全盟拥有卫生机构160所,卫生技术人员1 607人,执业医师662人,执业助理医师142人,注册护士403人。
【体育】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人数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42.09%。参加自治区体育比赛获奖牌33枚。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 459元,比上年增加2 058元,增长19.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72元,比上年增加663元,增长15.03%。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城镇29.82%,农牧区30.30%。
【社会保障】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职工31 053人,比上年增加1 593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7 085人,为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105.95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 007人。年末全盟城镇低?;?/span>2 930户5 454人,发放低保资金1 188万元;农牧区低?;?/span>2 115户5 593人,发放低保资金325万元。各类优抚对象689人。
【党中央代表团慰问阿拉善各族人民】8月10~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之际,党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率党中央代表团第一分团赴阿拉善盟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党中央领导白立忱、李继耐等随同,自治区领导储波、、符大增等陪同。
【电视进万家工程】
【绿化贷款】
【临河—策克铁路工程建设】临河—策克口岸铁路于2006年10月在策克口岸监管区正式奠基建设。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包钢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全国最长的股份制铁路。临河—策克口岸铁路自包兰线临河车站至狼山脚下,然后进入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经图克木、银根至苏宏图之后,沿戈壁荒漠、额济纳旗绿洲行进到终点策克口岸,全长768公里,设计总投资42.7亿元。其中在阿拉善盟境内里程长达640公里,设计投资35.4亿元。至
【转移农村劳动力实施再就业】2007年,阿拉善盟委、行政公署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纳入“民心工程”,承诺“加大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能够就业的劳动力上岗就业。同时争取面向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各企业和交通运输行业转移培训安置农牧区劳动力2 000人?!?/span>2007年前3个季度阿拉善盟农牧民现金收入人均9 544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66%,绝对数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其中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人均483元,增长27.67%。2007年11月底,阿拉善盟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 068人,完成工作目标的153.4%;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安置农牧区劳动力2 019人。
【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按照不低于一般性预算支出0.25%的标准建立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用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民族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配: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包括修建苏木(镇)、嘎查(社区)人畜饮水、不通电的偏远地区风光互补电力设备等设施,以及改造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的危房;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包括科技、畜牧、旅游、蒙医医药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能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种、养殖业,扶持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生产;改善基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2007年,阿拉善盟财政从116万元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中下拨10万元,专门用于盟蒙医院蒙药制剂纯化水设备和经费补助,极大地加速了盟蒙医院蒙药制剂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还重点将目光投向近几年呼声极高的民族文化的挖掘、?;ず痛猩希诿窀?、民族古籍、民族服装服饰、蒙文诗歌的挖掘、?;ず头⒄沟确矫娑加猩婕?,如阿拉善蒙古民歌集粹、音乐专辑《金色阿拉善》和《阿拉善额鲁特民歌集》、阿拉善环保体裁的12部诗TV、《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等一系列传承阿拉善民族文化发展的作品。截至2007年底,盟财政共发放116万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投向多个领域,使26个少数民族事业发展项目得到资金保障。
【旅游业】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年共接待游客8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40.8%。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游和工业园区参观游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农牧家游在提质上档后,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阿拉善盟农牧家游共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收入1 200万元。
【空间交通网络兴起】
【存在问题】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投资拉动;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还比较繁重,安全达标、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等等。
(高国霞 李文志 王延吉 阿拉腾其其格)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委
书记:布小林(女 蒙古族)
副书记:陶建 张有恩 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离任)
委员:冯贵林(1月离任) 张宽治(1月离任) 谭景峰 姜玉平(9月离任) 王金喜(1月任职) 李新生(1月任职) 喇军(蒙古族 1月任职) 查斯太(蒙古族 1月任职) 薛成勇(9月任职)
人大工委
主任:布小林(女 蒙古族 11月离任)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任职)
副主任:乌兰(女 蒙古族 11月离任) 孙万元 王承华(蒙古族 11月离任) 赞德来(蒙古族 11月任职) 孙果兴(11月任职) 郭秀珍(女11月任职) 张志中(11月任职)
行署
盟长:陶建
副盟长:王金喜 巴图朝鲁(蒙古族) 龚家栋 李超英 王玉宝(蒙古族) 喇军(蒙古族 1月离任) 张国梁
政协
主席:蔡·铁木尔巴图(蒙古族)
副主席:王登山(回族 2月离任) 其木德策仁(蒙古族 12月离任) 白福易(12月离任) 陶克图(蒙古族) 赵红岩(女 蒙古族) 陈文斌 冯贵林(1月任职) 赞德来(蒙古族 1~11月任职) 孟和朝鲁(蒙古族 12月任职) 王秋才(12月任职)许景春(12月任职)
纪检委
书记:孟和吉日格勒(蒙古族 11月离任)
政法委
书记:谭景峰
法院
院长:张学忠(蒙古族)
检察院
检察长: ***(12月离任) 董贵(12月任职)
公安局
局长:李中亚
军分区
司令员:张新华(蒙古族)
政委:姜玉平(9月离任) 薛成友(9月任职)
副司令员:赵峰 贾彦翎
副政委:申建军(10月离任) 卢小平(10月任职)
参谋长:李德海
政治部主任:石宝龙(蒙古族)
【概况】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3′,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734.572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1954年,阿拉善地区成立专区一级的政权机构。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为内蒙古20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全盟共有11个苏木、12个镇、191个嘎查和49个社区。至2007年末,全盟总人口217 300人,比上年增加3 100人。其中女性102 800人;城镇人口160 998人。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3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 616元。与2006年比,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724亿元、76.812亿元、29.852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8.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033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3.1%。
【农业】2007年,全盟农作物播种面积31 425公顷,比上年增播2 189公顷,粮食总产量134 095吨,比上年增产6 418吨。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9.34万千瓦,增长6.85%。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牧区用电量分别增长20.80%和9.70%。有效灌溉面积74.0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8.17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0.78千公顷。
【畜牧业】全年搬迁转移安置农牧民803户3 003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76.76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29.5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39.42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6 323吨,羊毛总产量806吨,羊绒总产量296吨。
【林业】全盟自然?;で?/span>9个,总面积358.8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4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 066公顷,比上年减少3 18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 266公顷,比上年增加2 019公顷,飞播造林面积4 800公顷,比上年减少5 2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1%。
【工业】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6.7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75%。全年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254亿元,增长54.4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7.99,比上年提高66.8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0.04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3.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3%,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1367亿元、47.902亿元、44.342亿元,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分别下降46.20%、19.04%,第三产业增长2.37倍。
【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2%。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属钠、铁合金、无毛绒、食用盐等,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6 00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4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
【交通邮电】全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7 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公路总里程达6 342公里,全盟23个苏木镇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机动车辆保有量达4.1万辆。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9 6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全盟电话普及率达112部/百人。
全盟客运总量和周转量分别达448.33万人和每公里46 493.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3.2%和2.58%。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达1 199.88万吨和每公里2 107 0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4%和4.1%。
【金融保险】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1 266万元,比年初增加81 534万元,增长13.60%,各项贷款余额993 788万元,比年初增加282 023万元,增长39.62%。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 007万元,比上年增长23.43%,保险业赔付额2 651万元,比上年增长33.82%。
【科技】全年取得科技成果6项,颁发盟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三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全年专利申请量7件。年内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 524万元,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0项。
【教育】全盟共有各类学校54所,招生9 091人,在校学生32 835人,毕业8 783人。
【文化】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8座,调频转播发射台5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8 809座,微波站22个。图书馆藏书15.73万册,全年出版报纸188.8万份。
【卫生】全盟拥有卫生机构160所,卫生技术人员1 607人,执业医师662人,执业助理医师142人,注册护士403人。
【体育】全年全社会参加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人数18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42.09%。参加自治区体育比赛获奖牌33枚。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 459元,比上年增加2 058元,增长19.7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72元,比上年增加663元,增长15.03%。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的比重:城镇29.82%,农牧区30.30%。
【社会保障】年末全盟参加基本养老职工31 053人,比上年增加1 593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7 085人,为失业人员发放救济金105.95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 007人。年末全盟城镇低?;?/span>2 930户5 454人,发放低保资金1 188万元;农牧区低保户2 115户5 593人,发放低保资金325万元。各类优抚对象689人。
【党中央代表团慰问阿拉善各族人民】8月10~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之际,党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率党中央代表团第一分团赴阿拉善盟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党中央领导白立忱、李继耐等随同,自治区领导储波、、符大增等陪同。
【电视进万家工程】
【绿化贷款】
【临河—策克铁路工程建设】临河—策克口岸铁路于2006年10月在策克口岸监管区正式奠基建设。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首钢控股公司、内蒙古庆华集团、包钢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全国最长的股份制铁路。临河—策克口岸铁路自包兰线临河车站至狼山脚下,然后进入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经图克木、银根至苏宏图之后,沿戈壁荒漠、额济纳旗绿洲行进到终点策克口岸,全长768公里,设计总投资42.7亿元。其中在阿拉善盟境内里程长达640公里,设计投资35.4亿元。至
【转移农村劳动力实施再就业】2007年,阿拉善盟委、行政公署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纳入“民心工程”,承诺“加大劳动力就业培训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能够就业的劳动力上岗就业。同时争取面向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各企业和交通运输行业转移培训安置农牧区劳动力2 000人?!?/span>2007年前3个季度阿拉善盟农牧民现金收入人均9 544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66%,绝对数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其中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人均483元,增长27.67%。2007年11月底,阿拉善盟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 068人,完成工作目标的153.4%;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安置农牧区劳动力2 019人。
【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按照不低于一般性预算支出0.25%的标准建立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用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民族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配: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包括修建苏木(镇)、嘎查(社区)人畜饮水、不通电的偏远地区风光互补电力设备等设施,以及改造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的危房;培训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包括科技、畜牧、旅游、蒙医医药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能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的种、养殖业,扶持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生产;改善基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2007年,阿拉善盟财政从116万元的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中下拨10万元,专门用于盟蒙医院蒙药制剂纯化水设备和经费补助,极大地加速了盟蒙医院蒙药制剂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怪氐憬抗馔断蚪改旰羯叩拿褡逦幕耐诰颉⒈;ず痛猩?,在民歌、民族古籍、民族服装服饰、蒙文诗歌的挖掘、?;ず头⒄沟确矫娑加猩婕埃绨⒗泼晒琶窀杓狻⒁衾肿督鹕⒗啤泛汀栋⒗贫盥程孛窀杓?、阿拉善环保体裁的12部诗TV、《阿拉善蒙古族民俗风情荟萃》等一系列传承阿拉善民族文化发展的作品。截至2007年底,盟财政共发放116万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资金,投向多个领域,使26个少数民族事业发展项目得到资金保障。
【旅游业】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年共接待游客8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40.8%。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游和工业园区参观游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农牧家游在提质上档后,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阿拉善盟农牧家游共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收入1 200万元。
【空间交通网络兴起】
【存在问题】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投资拉动;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还比较繁重,安全达标、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等等。
(高国霞 李文志 王延吉 阿拉腾其其格)